昆明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1 08:18 来源: 商务部网站![MSN财经](http://stimgcn1.s-msn.com/portal/health/content_v2/buffer.jpg)
文化古迹承载着历史和文明,记录着城市变迁、兴衰、演化的沧桑。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近日率相关区及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调研文化古迹时要求,全市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细化措施、创新体制、凝聚合力,切实抓好文化古迹保护、开发和管理各项工作,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品牌,使文化古迹成为提高城市品位、彰显城市内涵的永久地标。
昆明具有1240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38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项。仇和、保建彬、赵立功等领导实地察看了高新区马金铺化城魁星阁等文化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现状,详细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
马金铺化城村是滇池流域保存下来的城池格局相对完整的古村落之一,目前已纳入正在修编的《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昆明高新区马金铺基地的大规模建设过程中,对化城历史名村进行保护与更新,成为提升该片区城市特色的重要举措。
“文物化人、文内化外、文空化实、文深化广、文微化宏。”阐述文化的深远影响和意义,仇和在调研中指出,包括历史建筑、传统文化街区、古树名木在内的历史文化遗迹,是昆明最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标识。要切实增强保护文化古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重经济、轻人文,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传承的思想倾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保留、保存、保护和利用,以严格的保护促进更好的开发,以合理的开发提高保护的水平,让城市历史得以延续,城市文化得以延伸,城市文明得以繁衍,加快建设泛亚历史文化名城,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品牌,使文化古迹成为提高城市品位、彰显城市内涵的永久地标。
仇和要求,全面普查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细化保护措施,坚持统筹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最大限度地维护文化古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做到城市现代化进程与历史遗迹保护有机统一,现代建筑与历史建筑相得益彰,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交相辉映。严厉打击破坏文化古迹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严肃追究因决策失误、玩忽职守,造成文化古迹破坏、被盗或流失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学习借鉴国内外文化古迹保护先进经验,尽快修改完善《昆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使其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和特色性。制定全市文化古迹保护规划,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尽快确定一批新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确保护责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保护、修缮、管理。创新融资渠道,降低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准入门槛,多元化筹集保护资金。
仇和强调,要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培育市场引导力、组织社会参与力、运用法制规范力、发挥党政推动力,推动文化古迹保护由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再向市场主体行为,最终向全社会共同行为上升和转变。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保护历史建筑、传统文化街区和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保护文化古迹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