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昆明晋宁县核桃园村变“汽车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1 09:33 来源: 商务部网站

  距晋宁县城50余公里的彝家村寨核桃园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生态旅游型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引进种植项目等,大大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如今,这个名为“核桃园”的彝家村寨已成为晋宁有名的“汽车村”,全村6成农户开上了私家车。

  核桃园村隶属晋宁县双河乡,地处昆明东南部,与玉溪相邻,距昆明90公里,属民族聚居地,现有农户161户、620人,彝族人口占98℅。核桃园村有丰富的自然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87℅,土特产品有花椒、白云豆、松子等,全村耕地面积 2480亩,人均耕地 4亩。

  10月27日,淋着久违的秋雨,记者走进了核桃园村,村内平整水泥路面清扫得干干净净,道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铺设得井然有序。村里最为醒目的是屋舍墙面上一幅幅生动的彝族风俗画,内容有开展彝族祭祀活动的、有彝族同胞生产劳作的、有彝家儿女载歌载舞的……冒雨细细玩味一幅幅生动的墙画间,不时有小轿车、微型车从身旁驶过。“全村161户村民现有95辆汽车,年内肯定能突破100辆。”核桃园村委会主任普国大介绍,核桃园村变为“汽车村”,得益于当地政府积极帮助群众调整产业结构。

  核桃园村结合气候和土地特点,调整产业结构,以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引导群众种植经济价值较好的夹豆、青花、番茄等蔬菜,大大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

  同时,依托独特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浓厚的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核桃园村还积极建设生态旅游型新农村,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度假休闲和彝家农家乐产业。现已开发11家农家乐,组建了一支300人的迎宾歌舞队,专业编排节目4个,可提供300名游客吃、住及娱乐服务,被评为昆明十佳农家旅游景区。

  产业搞活了,农副产品也批量种植出来,为方便运输和出行,村里农户相继购买面包车。近两年,购车成了核桃园村农民的目标。加之这两年农民购买排量小的家庭用车还能够享受国家汽车下乡补贴。这不,村民祁卫花5万余元购买了一辆长安之星微型车,国家还给补贴了3000元,他家的摩托车也就正式“下岗”了。

  “种植蔬菜,一年至少也有五六万元的纯收入。”村民李文有说,他家除了有一辆微型车外,今年8月份又买了辆桑塔纳。

  平坦的村级公路通到了每家大门口,耕地旁的道路基本硬化,交通上的便利为“汽车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微型车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 普国大说,开着汽车去种地,有两个好处:一是节约时间可多干农活;二是便于运输农资和销售蔬菜。

  已成为“汽车村”的核桃园,并未停下发展的步伐。双河乡党委书记杨望成介绍,在“种好田,发展果;夯基础,保生态”的发展思路下,双河乡乘势而上,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泡核桃种植项目,在核桃园村建成3000亩的泡核桃种植基地,带动了泡核桃产业的发展。泡核桃种植基地交通方便,原材料及成品进出方便,具备灌溉水源,预计7年后挂果,10年后进入盛产期。

  杨望成算了这样一笔账:种一亩坡地的粮食,收入最多不过400元,而用来种植核桃树,一亩坡地能种10至15棵,只要核桃进入盛产期后,一棵核桃收入就有400至900元,种一棵核桃胜过种2亩坡地粮食。届时,核桃园村将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核桃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