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媒体曝卡扎菲曾向印度寻求核武器 结果大失所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1 14:0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媒体曝卡扎菲曾向印度寻求核武器结果大失所望

  这是2011年3月2日,卡扎菲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参加支持者集会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张锰摄(资料图)

  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虽已身死,他的故事却没有结束。10月30日,利“全国过渡委员会”证实,发现两处存放化学武器的地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疯狂”的卡扎菲上校执政时期曾长期寻求的,可以说,他为得到此类武器费尽了心思。最终,尽管卡扎菲成功制造出化学武器,对梦寐以求的核武器却一直可望而不可即。据《印度时报》日前披露,1978年,卡扎菲曾派人赴印度寻求核帮助,结果仍是大失所望。

  在核大国面前接连碰壁

  卡扎菲1969年政变成功后不久,就派要员访问中国,希望能够以特别有诱惑力的价格买一枚核弹,遭到中国总理周恩来拒绝。后来,卡扎菲还设法联系过法国、苏联等国,但他为了购买核弹储备在瑞士银行里的专项巨资,一直没有机会花掉。无奈之下,卡扎菲走上购买核技术,雇佣和培养核人才这样一条道路。

  早先卡扎菲主要和美苏等国的核能机构建立关系。在利比亚和美国关系尚好时,利比亚和美国一家核反应堆及核电站的主要出口商达成合作意向,但随后被美国政府出面制止。1975年,利比亚同苏联签署协议,由苏联帮助建立一个原子研究中心,但卡扎菲认为这不足以支撑核武器生产。1977年,利比亚进一步和苏联签署了另一个协定,向苏联购买两个440兆瓦的核动力反应堆。但苏联没有履行合同,甚至后来卡扎菲访问莫斯科亲自提出这个问题,也被当面拒绝。

  真正的突破出现在巴基斯坦。出于同一个宗教信仰,卡扎菲的助手们成功地与巴基斯坦建立联系。1971年,阿里 布托出任巴政府总统,与前任不同,他坚决支持巴基斯坦的核计划从民用转向核武器生产。1974年印度核爆成功,更加速了巴国上下对核武器的渴求,但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的努力却受财力所限,而卡扎菲最不缺的就是钱。

  1974年,利比亚与巴基斯坦签署长期协议,由利比亚提供资金,帮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而巴基斯坦则向利比亚提供生产核武器的材料,帮助提供、培养核技术人才。可是,在1977年巴国内发生政变后,两国关系恶化,双方的核合作也就跟着泡汤了。

  将目光投向原盟友的宿敌

  “善变”的卡扎菲很快转移目标,这次他相中了印度。在卡扎菲看来,印度有着巴基斯坦所不具有的优势,即印度的核技术已经相当不错,而且真真切切地实现了核装置爆炸。印度在核能研发上一度走在亚洲的前列,由于得到英美等国的帮助,印度曾拥有亚洲第一个可操作的反应堆。印度还拥有大批优秀的核科学人才,从1955至1974年,超过1100名印度核科学家被送到美国的各种科研机构参加培训。

  卡扎菲对印度充满希望。1978年7月,卡扎菲派副手、利比亚二号人物贾卢德(《印度时报》称,派来的人名叫穆斯塔法 阿卜杜勒 贾利勒——编者注)到新德里,和印度谈判一项协议,首要目的就是获得钚的再处理技术和一座试验用的反应堆,并希望这个反应堆能成为制造核武器的基础。贾卢德毫不掩饰地表示,作为交换,会以优惠价格向印度提供石油,并为印度公司在利比亚获得工程合同提供便利。

  (责任编辑:刘蕾)

  

  印度国防部长乔治 费尔南德斯对贾卢德的建议相当重视,进行初步分析后,向印度总理莫拉尔吉 德赛做了汇报。没有料到的是,德赛当即表示拒绝。原来,由于印度1974年核爆的刺激,美国开始反思核扩散的危害,带头于1975年成立了“核供应国集团”,后来还通过了《核不扩散法案》,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核出口控制制度。印度的核生产和核技术受益于美国,也受制于美国,印度本国甚至不能够保证基本的核反应堆燃料供应。所以,1977年6月,德赛特意向美国总统卡特保证,印度与美国在核不扩散上将保持一致,由此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才发放了向印度运输核燃料的出口许可证,并同意再次向印度供应2.5吨核燃料。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卡扎菲突如其来的赤裸裸要求,印度是无法表态同意的。

  贾卢德获悉后相当恼火,威胁说自己马上离开印度。但他没有走,卡扎菲托他带来的优厚条件吸引着印度,印度对于争取过来巴基斯坦的老朋友也深感兴趣。须知,在1971年印巴战争期间,利比亚曾严词谴责印度的军事行动,据说卡扎菲还派运输机运送一批士兵到巴基斯坦帮助巴国抗印。最终,印度方面虽然没有满足卡扎菲的要求,但也没有让卡扎菲彻底失望,而是做了积极的协调,把3名核科学家艾扬格、莫可尼、托马斯派到的黎波里,为利比亚的核产业进行先期准备。

   与印度的合作无果而终

  印度派出的3名专家都是印度核工业的重要人物,其中的莫可尼在1981年还成为印度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核安全小组组长。除此之外,印利两国还签署了具有实质性的协议,即由利比亚向印度每年出口额度为100万吨的廉价石油,并附加其他资助,印度则同意与利比亚分享部分敏感的核技术,尤其是核武器生产所涉及的钚离析等技术。

  之后,利比亚和印度的关系维持了一个短暂的蜜月期,印度驻利比亚大使表现得非常积极,经常以各种方式和卡扎菲联络,充满热情地谈论核合作。但卡扎菲并不满意,表示希望对方在热情讨论的同时能够具体落实好一步步的细节。于是,印度大使和核专家建议利比亚培养和储备自己的核技术人才,因为核技术的获得需要建立在足够丰富的人力资源支撑之上。渐渐地,卡扎菲等不及了,他的手下说如果印度人再这么敷衍的话,他们将直接甩开印度,向加拿大寻求帮助。但事实上,什么也没有发生,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卡扎菲和利比亚很难找到更好的合作方。

  由于印度满足不了卡扎菲的迫切要求,提供的帮助仅限于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核训练方面,卡扎菲大为失望,最终于1979年停止向印度输送石油。于是,这场短暂的合作以印度意外获得一笔丰厚的石油财富,卡扎菲借印度获得独立核能力的努力宣告破产结束。(艾唐)

  (责任编辑:刘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