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咨询李书福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2 03:4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付辉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收购。
瑞典当地时间2011年10月27日,萨博汽车与两家中国公司达成收购协议。青年汽车与庞大集团以1亿欧元的价格收购萨博汽车100%的股权(主要包括SAAB与Saab Great Britain等)。达成这项交易后,时任这家瑞典汽车制造商CEO的穆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既高兴又疲惫。高兴的是萨博汽车终于卖给了中国的买家;疲惫的是谈判过程持续的时间很长,精疲力尽。
即便在协议达成后,穆勒不再担任CEO也无法阻止他们的高兴。于穆勒而言,他作为CEO的职责已基本完成,作为大股东聘任的经理人,他需要做的是确保萨博汽车不再贬值。两家中国公司的到来,确保了他能完成任务,而且完成得不错。
如穆勒所言,把萨博汽车卖给中国公司,不是结束是开始。这是对于萨博汽车的开始。当然,这更是对两家中国公司的开始。或许,现在他们也能如穆勒一样高兴。套用中国话说,这又是一起跨国收购,或者中国汽车走向国际舞台的机会。
如果是这样,高兴是真的吗?
在萨博启动到中国寻求买家的时候,国内诸多的整车制造商都成为关注对象。华泰、长城等都被轮番论及,最后庞大集团与青年汽车成为接盘者。但这并不是说,对萨博关注的整车制造商只有这些。如果要窥见这其中的奥妙,那么发改委的态度说明了一些问题。
2011年5月18日,发改委组织国内几家有意竞购萨博的整车制造商举行了“协商会”,禁止国内的收购者哄抬萨博的收购价格。这其中的道理,只有中国人才能熟知。这不是规则,是潜规则。在这样的“协调”后,庞大与萨博开始高兴。
与穆勒达成协议后,除萨博汽车宣称的,在两家中国公司注资后,萨博汽车将裁员500人之外,两家中国公司对瑞典方面的承诺是不裁员。换言之,在中国公司注资后,萨博汽车的工人不用担心失去工作。所以,协议达成后,代表萨博汽车蓝领工人的Metall工会与代表白领工人的Unionen工会,都暂时收声。当然,他们一定会记住这两家中国公司的CEO所说的话。
如果把时间放到通用汽车收购萨博时,通用汽车高管在收购时首先谈的不是与工会之间怎么样合作,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首先传递的是与萨博汽车合作,有利于提升萨博汽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同时可以对两家公司的股东有最好的交代。至于工会,他们需要做的是能与通用汽车合作,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到现在为止,两家中国公司以及主管两家中国公司的政府官员,都没有在他们应该给出答案的方面给出答案。收购萨博后,这家瑞典汽车制造商将会变成怎样的公司。他们唯一给出的说法是,到2014年萨博汽车会盈利。工会会在多大程度上在乎股东方的经济状况?
在瑞典,工会从来不会害怕股东方的任何决定,除了与雇佣工人数量、工人薪酬标准、工人福利条件、工人工作条件等有关的事宜之外。现在,无论是哪一方都在等着两家中国公司,能让几近沉没的萨博起死回生。
对100%收购的含义,瑞典方面与中国方面的理解并不一致。李书福收购沃尔沃时,也是百分之百收购了沃尔沃汽车的股权。但在涉及沃尔沃公司的营运与决策方面,沃尔沃的董事会才是真正掌握话语权的地方,李书福代表的仅是“一方的观点”。
当李书福希望沃尔沃能如其竞争对手一样,在中国生产大型的高档汽车时,直接遭到了董事会的拒绝。在董事会看来,李书福的要求并不符合沃尔沃汽车的公司理念。李书福对沃尔沃董事会的影响,并没有如中国人所理解的那样强大。这显然不是李书福与主管中国汽车行业的官员所能解决的问题。所以,至少在看得见的层面,鲜有政府官员对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乘用车品牌给出这种或那种“指点”。
假如庞大集团与青年汽车能顺利地收购萨博汽车,就个中问题向李书福咨询或许会有比较中肯的建议。据说,李书福也曾到萨博汽车门前问询过。
在被通用汽车出售前后,底特律曾坦承,他们在管理萨博品牌期间,从未真正让萨博融入到通用汽车之中。所以,在决定进行品牌整合时,通用首先出售了萨博汽车。青年汽车与庞大集团怎样才能让萨博汽车变成中国汽车市场不可获取的品牌,胜负难知。
可以让世界汽车市场看到的是,在收购前后,中国特色的确增加了这一过程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