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PMI转跌 定向宽松预期进一步增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2 08:52 来源: 中国网

  昨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10月份PMI数据,10月份PMI降至50.4%,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仅略高于扩张和萎缩中间线,但下滑幅度超出预期,显示表内外信贷同时收紧环境下实体经济下滑速度已明显加快。同时,10月PMI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回落至46.2%,也显示通胀压力得到明显缓解。这些均为未来宏观政策放松提供了有利条件。

  具体分析,10月份PMI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均由升转降,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0.5%,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显示国内需求增长不足。同时,生产指数下降0.4个百分点至52.3%,反映需求增长回落时生产难以单边提升。这些情况表明,持续紧缩政策下出现了实体经济下滑加快现象,工业生产与投资均会因信贷紧缩政策而有所下滑。

  由此推测,10月份其他主要经济数据也会表现疲软,其中社会零售品总额同比增长或为17.4%,预计10月份工业增速同比增长回落至13%,固定资产投资比上月略减至24.6%。并且,预计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增速仍将下行,四季度经济增速将从三季度的9.1%降至8.6%。尽管如此,中国经济还不至于出现“硬着陆”,明年经济增长很可能会呈现“前低后高”的运行态势。

  当然,通胀压力将继续放缓。10月份购进价格指数为46.2%,比9月份回落10.4个百分点。这也是购进价格指数自2009年4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

  另外,跟踪高频食品价格数据显示,10月份商务部、农业部和统计局三大官方部门发布的食品价格均出现回落,预示带动本轮通胀的“第一推手”食品价格涨势已有所减轻;近几个月租房价格涨幅逐步回落,有助于缓解居住价格上涨趋势。另外,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影响,PPI高位回落也减轻了其对CPI变化的传导影响〖虑到紧缩政策效应日渐深入、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及海外需求放缓等因素都将有利于减轻输入型通胀压力,据此预计,10月份CPI或降至5.4%,年末CPI涨幅有可能回落至4.5%。

  不过,出口增长明显回落现象值得关注。10月份进口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均出现回落态势,低于扩张和萎缩中间线。其中,10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6%,比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这表明,外部环境恶化和海外需求减少等因素对我国出口增长放缓的显著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另一方面,进口指数为47.0%,比上月回落3.1个百分点,显示出国内紧缩政策对进口的一定影响。

  据此预测,10月份出口增速将可能从9月的17%降至12%,四季度出口增速可能下滑至个位数。其中,预计10月份进口同比增长24%,贸易顺差将达173亿美元左右,全年贸易顺差预计为1500亿美元左右。同时,人民币仍将维持稳步升值趋势,今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升值至6.25。

  面对这样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宏观政策应当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已成为市场对未来宏观政策会趋于定向宽松的一致性预期,从中也显示了相关部门对信贷环境过于收紧可能导致实体经济下滑过快的一定担忧。这是因为,根据早前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量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新增社会融资总量大幅下滑,从二季度的3.6万亿下降至2万亿,季度环比下降43%。另从各项社会融资来源来看,几乎所有的融资渠道都已全面收窄。

  事实上,目前宏观政策面向定向宽松的诸多措施早已展开。例如,大量高铁项目因缺钱停工,但伴随着财政部宣布对其减半征收利息所得税,发改委明确为政府支持债券,由此化解了高铁的融资困境。还有,最近银监会下发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对小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以防范中小企业运行风险加大等。这些事件都标志着当前国内的宏观政策正缓步趋于定向宽松。

  再结合昨天公布的PMI数据,笔者认为,紧缩货币政策的“变调”前奏或已奏响,其中预计未来两个月信贷额度将大幅提升,特别是当房价下降趋势更明朗及通胀回落至4.5%左右水平时,率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非不可能。(作者:沈建光 瑞穗证券亚太首席经济学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