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永城:"白色经济"引领农区走向工业化之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2 15:1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人民广场一角
现代化的面粉加工车间
中国经济网河南永城11月2日讯(记者党涤寰 汪俊杰、通讯员姚坤鹏)几天来,深秋的豫东平原,气温开始直线下降,天还下起了小雨。10月30日,中国经济网记者来到“中国面粉城”河南省永城市。清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麦芽顶起的点点绿光在乳白色的水气中闪动,远处隐约可见三三两两的村民已在辛勤劳作。
记者赶到李寨镇二郎村时,刚好碰上村民何振杰等正在田里种晚茬小麦。提起自家的小麦,何振杰半开玩笑地说,“别看咱这地里的小麦还没发芽,那可已经是‘名花有主’了。”
“过去小麦根本卖不上价,再加上‘粮贩子’拼命压低价格,一亩地赚个几百块钱就不错了。现在我们这里的价格比周边市场价高出3分钱呢,更特殊的就是我们这儿没有‘粮贩子’了,少了一道程序,一斤又能多买5分钱,一亩地就能多挣好几百呢!”何振杰说完得意地笑了,指着他身后的年轻人说,你们来巧了,他就是我刚才说的“名花主人”。
这个年轻人叫丁卫生,是河南华星粉业集团下属河南汉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李寨镇小麦基地负责人,这天他专程带着技术员来指导村民种植晚茬小麦。丁卫生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公司的小麦基地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播种、统一田间技术管理,这样既能保证粮食质量安全,公司也有了稳定的原料来源。
随行的永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崔振华介绍说,近年来,永城市不断鼓励面粉企业开展土地流转和发展订单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既保证了企业生产的原料供应,又减轻了农产品的销售流通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真正实现了民企共赢。
目前,永城市内的华星集团、三顺集团等面粉企业已陆续开展土地流转和订单农业,华星集团5年间在永城和周边地区累计建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10万亩,普通小麦生产基地180万亩,仅此一项就为农户增加收入7000万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来自面粉产业。
“我们镇通过土地流转或建立小麦基地,由一家一户的单块种植形成大规模的成方连片,引导农民规模种植,目前仅二郎一个行政村就有规模种植3000多亩。”李寨镇党委书记王明义告诉记者,“种粮大户与面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小麦刚到收获季节就已经完成销售,农民收入得到保障;面粉企业与种粮大户和农业合作社强强联手,就有了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永城是一个农业资源大市,也是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小麦常年产量在7亿公斤以上。依托独特的自然优势和良好的面粉工业基础,加上广阔的市场前景,永城市委市政府决定因地制宜,大力实施以发展面粉食品加工为主的“白色经济”,拉长粮食产业链条,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永城市从搭建平台入手,着力转变政府职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不断完善培训、网络、科技、环境、咨询等服务体系,制定了一整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从2005年开始,永城就本着“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办会宗旨,连续举办了6届全国面粉食品行业经贸洽谈会。“国字号”盛会的成功举办,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面粉食品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牢固树立了永城在全国面粉食品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大大提高了永城面粉食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05年10月12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永城“中国面粉城”称号,并明确提出要把永城面粉作为“规范和提高全国面粉质量的一块试验田”给予大力支持和培育。
在面粉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小型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题也摆在永城市委市政府面前。
如何创新机制,打破瓶颈制约?
2006年7月9日,面粉行业贷款联保协会在永城市应运而生。
该协会会长李梅香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协会以会员基金和协会集体信用为最终担保人,与市农联社签订了贷款协议,既保障了银行部门的资金安全,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现已有32家公司加入协会,银企合作,架起了一座金色桥梁,为企业发展开通了“直通快车。
与此同时,中国面粉质量检测研发中心和中国面粉食品企业家联谊会相继在永城成立,确立了永城在面粉质量标准测定、检测等方面的绝对发言权,全国面粉食品企业联系联谊网络藉此建立起来。
永城市“白色经济”也由此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03年全市面粉企业设计生产总量15亿公斤,至2006年年底已达到20亿公斤,全市面粉销售总量也由2003年的13.5亿公斤,增加至2006年的16亿公斤。2005年永城市面粉企业与农民的订单农业17万亩,2006年底已达到30万亩,农民储粮难、卖粮难的问题迎刃而解。2005年全市面粉企业销售额约27亿元,2006年达到了30亿元,面粉食品企业对全市经济贡献的综合指数逐年提高。
永城的面粉食品档次向着高端发展,品牌效应迅速提升。面粉产业链条快速延伸,由单一生产普通粉发展至生产专用粉、营养粉。面制品也不再局限于挂面生产,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等新品种不断推出。面粉——面制品——食品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并向着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商丘市委常委、永城市委书记吴孟铎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如今,永城‘白色经济’的内涵在不断深化,外延也在不断扩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条越拉越长。永城面粉食品工业已形成面食、肉食和白酒饮料三大门类、上百个品种,跨上了食品产业品牌化、名牌化的崭新台阶。同时,围绕面粉食品工业,又形成了冷库仓储、冷链物流、塑编包装、饮食服务等相关产业,推动了永城服务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徐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