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实质援欧 悬!(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08:3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实质援欧悬!(图)

  时隔两年,20国领导人又站在了携手解决危机的前沿。

  2009年,20国领导人在欧洲共同寻求美国次债危机解决之道。两年后,欧债危机成了牵动全球神经的“烫手山芋”。在欧洲电影之城戛纳,此次G20领导会议能否再一次凝聚各国力量解决欧债危机,带领全球走出经济低谷,成为这两天全球焦点所在。

  2011年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将于11月3日至4日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戛纳举行。法国今年初接任G20轮值主席时,确定了三个优先议题: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抑制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过度波动和全球治理。但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由于最近欧盟峰会刚达成了拯救欧债的三项协议,如何推动将成为G20峰会逃脱不了的议题。

  日前,两位最高级别的官员——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已经提前开始公关,联名向G20其他成员国的领导人发出呼吁,希望各国向深陷困境的欧元区提供支援,其公关的重点目标之一便是中国。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昨日呼吁,G20成员国应继续携手合作,加强宏观调控,发出团结合作的信号,应对全球经济重大挑战,巩固经济复苏形势,恢复市场信心。

  未来两天各国将如何博弈,这场好戏将如何上演?本期南方时事圆桌邀请权威专家共同为G20峰会进行前瞻预测。

  ■本期嘉宾

  戴炳然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让莫内终身名誉教授

  江时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副所长

  蔡 红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周春生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曾任美联储货币委员会顾问

  话题

  1

  欧洲人早已看到出路,不用G20领导人给指点出路

  能否为欧债危机找到出路

  南方日报:本次G20峰会避不开探讨欧债危机解决的议题,但希腊突然的公投或使G20难以达成援助的实质协议,G20能否为欧盟找到出路?

  戴炳然:欧盟问题的解决最终是要靠发展才能解决。G20的议题和解决是两回事,因为G20是一个经济合作论坛,不论是改革还是治理方面,它只能提出一些建议、构想,但最终的执行和落实还是要看各个国家的表现。

  目前峰会的局势还是由发达国家主宰的,无论是在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要动摇美国的地位都不太可能。

  相对于中美关系,我认为近来的中欧关系总体是比较稳定的,未来中欧关系还是平稳发展,不会有太多突破。

  江时学:任何一种危机的解决都是在内部,而非外部,尽管外部援助是十分重要的。其实欧洲人自己早已看到了解决危机的出路,不用G20峰会的领导人去让欧洲人“茅塞顿开”。

  周春生:这次峰会各国面临的欧债危机,是一个“救他人”的议题,先救他人,再希望能够惠及自身。这个救助产生的积极效应肯定是存在的,但是其好处同时也是不确定的,这是本轮危机最大的问题所在。按照目前多国博弈的格局,我认为G20会议最终肯定会达成某种意义上的协议,但是靠一次会议完全解决欧债危机并不现实。

  蔡红:根据《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盟领导人首次外交战略的研讨,欧盟将未来与中国的关系定位为经济关系。

  金融与债务危机以后,中欧关系将越来越务实,相关度越来越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欧在经贸领域的竞争和摩擦会越来越多,双方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强烈。

  话题

  2

  若以欧元区为担保发行债券,中国应该愿意伸出援手

  救援欧洲中国会出手吗

  南方日报:欧盟提出,如果可能应该向具有较大外部盈余的国家寻求资助,暗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通过IMF系统向欧洲提供援助。对欧援救中国是否会出手或者是否应该出手呢?

  戴炳然:欧元区应该是有能力自救的,但是问题是欧元区的17个成员国本身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这样的话欧元区以外的经济体就更不可能伸出援手了。欧盟可以发行欧元区债券,不是一个国家的债券,这样才能吸引其它国家来援助,如果一味要求中国购买一个国家的债券,比如目前信用情况最糟的希腊,就无法给中国定心丸。

  所以,如果以欧元区为担保发行债券,中国应该是愿意伸出援手的。而且,如果真要购买债券的话,我从欧债与美债的对比来看,我认为中国购买欧债会比美债好一些。

  蔡红:基于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国家利益,在保障中国投资安全的前提下,中国政府会有策略地参与稳定欧洲的援助行动。从经济利益上看,援欧也是救己。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大的出口市场。2010年,中欧双边贸易达4800亿美元。欧洲贸易需求不旺会导致中国大量中小企业倒闭、产生大量失业。

  周春生:我认为,目前中国国内经济出现放缓,国内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不少中小企业都面临着经验欠缺和贷款难的问题,资本市场前段时间经历大跌,PMI数据已充分显示经济放缓迹象。目前这种情况并不允许中国去对别国施援,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实力。

  对于目前用“施救”以换政治筹码的观点,我并不赞同。我认为中国不能过度追求目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些政策优惠。

  话题

  3

  能否推进亚洲货币国际化,主要看中日的态度和表现

  新经济体将获多少实惠

  南方日报:货币体系改革已刻不容缓,如果各国央行在G20峰会上无法达成限制货币操纵的协议,将引发更大力度的货币防御。新兴经济体将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中得到多大的实惠?

  戴炳然:在国际货币、国际金融的环境下,金融市场的监管首先是国内的问题,其次是地区合作的问题,再次才上升到国际层面,IMF提出的协议,如果各个国家不真正跟随、执行的话,金融市场仍旧会维持原状。

  对于亚洲来说,货币国际化已经进行讨论和起步了,但如果是实质性的话,就要探讨亚元的问题。如果要建立起亚元就是比较长远的问题了。所以G20只是提出一个议题,能否真正推进亚洲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主要还是要看中国和日本的态度和表现。

  江时学:G20峰会可能会推进亚洲货币国际化,至少在舆论上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一种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美元的垄断地位坚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另一方面,IMF的地位目前来看难以撼动,也没有必要削弱它。G20不妨在尊重IMF有关准则的基础上,调整其特别提款权(SDR)的货币“篮子”,以提高SDR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蔡红:亚洲货币国际化进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它的进展将受到诸多主客观条件,以及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条件制约。当然,如果能有一个新兴市场基金组织,例如亚洲货币基金组织,最好由中国牵头,绕开IMF,对于打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独大的局面当然有利。

  (特别鸣谢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提供支持)

  (责任编辑:杨晓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