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代周刊解密希拉里宏伟计划:力撑美国巧实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10:1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时代周刊解密希拉里宏伟计划:力撑美国巧实力

  10月18日,利比亚的黎波里,希拉里乘专机离开的黎波里前同利比亚士兵合影。(资料图)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的宏伟计划是:创立一套21世纪的治国之道适应崭新的世界,包括在保有军事硬实力的同时,结合经济与技术等软实力;在发展大国关系的同时,利用公共外交和新媒体等一切手段。在“阿拉伯之春”中,她不动声色地实践着这一蓝图。

  【美国《时代》周刊11月7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题:希拉里 克林顿与巧实力的兴起(作者马西莫 卡拉布雷西)

  从街头情况来看,不太像是美国赢了。10月18日在的黎波里,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走下“环球霸王”C-17(Ⅲ)型运输机,迎接她的是夺得胜利的反对派拼凑起来的仪仗队,他们穿着很不协调的制服,跟随她穿过空空荡荡满地垃圾的街道,在她的车队里窜进窜出,随身携带的AK47指向空中。在吵吵闹闹、不时受苍蝇侵扰的会谈中,希拉里敦促反对派领导人追查数以千计下落不明的肩式发射导弹,它们对该地区所有客机构成严重威胁。利比亚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将遍布充满复仇色彩的混乱现象。

   适应时代:让美国的影响力“改头换面”

  但或许美国在21世纪的胜利就是这副样子的。没有军乐队和写在羊皮纸上的条约,只有无法无天的叛乱者和选举承诺。这与美国为首的干预产生混乱而不确定的结果很相配,从一开始,此次行动就不仅关乎美国力量之广度也关乎其限度。今年3月,为了增强对联军袭击卡扎菲部队的支持,希拉里不得不争取阿拉伯国家领导人支持此次行动,说服国会相信其他国家会承担大部分费用,安排将军事指挥权迅速移交给北约从而安抚五角大楼。访问期间,希拉里在公开场合轻松愉快地对利比亚的未来表示乐观,但私下颇有些愁绪。黄昏时分,结束了在利比亚的漫长一天之后,她在新建的美国驻的黎波里大使馆一一以前的大使馆被亲卡扎菲部队洗劫一空——发表讲话,外面不时响起庆祝胜利的枪声。她笑着说:“应当告诉他们别浪费弹药。”

  如果说保存力量是希拉里这些日子的所思所想,那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七个月的利比亚战争强有力地体现了希拉里 克林顿的宏伟计划:创立一套21世纪的治国之道适应崭新的世界,在这个崭新的世界里,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使人民相对于统治者的力量有所增强,美国的影响力不仅受制于“基地”组织等松散团体和中国等迅猛上升国家的崛起,也受制于美国面临的经济挑战和公众对海外冒险行动的冷淡。但是,海外危机四伏和各中央政府缺乏决断力的新时代为美国推进其利益既带来障碍也带来机遇。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军事硬实力和经济、开发、技术等软实力巧妙结合,美国的影响力在21世纪逐渐改头换面。“一切力量都是有限度的,”希拉里在的黎波里之行的第二天前往阿富汗访问途中告诉本刊记者。她说:“在一个网络化程度大大提高的多极世界中,我们不可能挥着魔杖对中国、巴西或印度说‘停止增长,停止利用你的经济来施展力量’……我们要设法想明白如何使自己摆好架势在各种威胁和机遇面前尽可能有效地应对各种情况。”

  外交政策传统主义者宣称,关于运用社交媒体和动员非政府势力等新技能在引导这个时代的事态发展方面堪与大国关系相比的想法是幼稚的。他们指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乱局、日益恶化的阿拉伯一以色列关系和围攻伊朗的失败,质问如何通过“推特”解决这些问题。但希拉里善于想出有创意的办法来充分利用有限的力量。她的事业成绩斐然。

  (责任编辑:刘蕾)

  

  幕后牵头:启动美国的 “召集力量”

  希拉里离开利比亚的两天后,她的长期助手胡默 阿卜丁递给她黑莓手机,上面显示,反对派在苏尔特抓获卡扎菲。希拉里的第一反应是干脆地更新了恺撤著名的硬实力宣言——她对手下工作人员说:“我们来过,看过。他死了。”

  希拉里颇引以为豪的是,美国没有深入利比亚去征服它。她牵头展开幕后工作最终促成卡扎菲死亡,敦促谨慎的邻国帮助反对派暴动。3月12日,阿拉伯联盟要求联合国实施禁飞区,知道只有美国能领导这种行动。希拉里告诉阿拉伯国家,仅靠美国领导的禁飞区保护不了它本应给予保护的平民,但有助于说服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约旦与美国联手在地面打击卡扎菲的部队。

  在这一点上的成功使希拉里有机会改变俄罗斯对于联合国授权美国领导军事干预的决议总是条件反射般的否决。希拉里告诉奥巴马,在阿拉伯国家请求帮助并加入战斗的情况下,她觉得自己能让俄罗斯改弦易辙。“我们试试吧,”奥巴马回答。于是,3月份在突尼斯访问期间,希拉里给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 拉夫罗夫打了15分钟电话,说服他对联合国授权直接打击卡扎菲部队的决议案投弃权票。“谢尔盖,这很重要,阿拉伯联盟和阿拉伯国家都支持我们,”希拉里记得自己在电话里对拉夫罗夫说。拉夫罗夫的首肯扫清了障碍,奥巴马得以对利比亚各地发射了200多枚“战斧” 式导弹,并指挥和控制法国、英国和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战机。

  卡扎菲逃往的黎波里后,幕后工作进一步加强。9月22日正午刚过,希拉里来到纽约市的卡塔尔驻联合国代表处会见卡塔尔的埃米尔谢赫哈马德 本 哈利法 阿勒萨尼。阿勒萨尼身材魁梧,思想独立,是半岛电视台的资助人。在希拉里为利比亚战争而组建的联盟中,他是—个至关重要的阿拉伯国家代表。他还是将卡扎菲从的黎波里赶出去的几个利比亚反对派人物的强大后台。希拉里担心反对派会相互倾轧致使利比亚陷入混乱,她敦促阿勒萨尼鼓励反对派武装团结起来。

  阿勒萨尼表示会尽力而为。但他担心,由于的黎波里已经沦陷——而且卡扎菲有可能发起反击,其他盟友对反对派领导班子的支持也许会减弱。他请希拉里在当天晚些时候召集盟友举行紧急会议。到下午5点30分,希拉里的工作人员已经通知英国、法国、意大利、卡塔尔、约旦及其他国家的代表来到她在几个街区以外华道夫阿斯多里亚饭店第34层的套房。

  她强调,利比亚的局势“可能会很快失控”。最后,各位外交宫承诺继续攻打卡扎菲部队,并再次表示支持反对派领导班子。

  希拉里认为这个“召集力量”是重建美国海外影响力的关键。“我当国务卿肯定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好吧,我们愿牵头。不管要做什么事,有没有其他国家愿意参加?恕我直言,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许多碎片。”希拉里说,利比亚给了她机会证明,美国不仅能与老盟友、也能与新盟友组建联盟。那种召集力量正是希拉里所称巧实力的组成部分:利用从公共外交和新媒体到发展援助和公私协作的一切手段,以美国军事力量做不到的方式保护和推进美国的海外利益。

  (责任编辑:刘蕾)

  

  领导世界: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利益

  希拉里的耐力惊人。从利比亚到中亚和南亚的一周访问期间,她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9月份在纽约市那天结束了无休止的会谈、公开露面和集中讨论之后,她与27位欧盟外长坐下来举行闭门会议,听取每个人发表对美国外交政策的看法。尽管工作人员已经表情凝滞,但希拉里依然神态轻松,平静地随口答复对美国扬言在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上投否决票的尖锐批评。

  希拉里表示,她打算干完一个任期就离开政府。她与白宫的关系是职业性的。希拉里10月26日就64岁了,而公众依然觉得她很迷人,觉得她是潜在的总司令。本刊在8月初对838名可能会参加投票的人所做的民意测验发现,若论与潜在的2012年大选对手较量,希拉里远比奥巴马要出色。这导致有人猜测她也许会在2016年再度竞选总统,但与她关系最密切的工作人员不以为然。年近古稀恐怕不是开展总统竞选活动的理想时刻,但希拉里早就明白,无论是政治还是外交,做任何事恐怕都从来不会具备理想的条件。

  “回顾对‘阿拉伯之春’的处理,”希拉里告诉本刊记者:“我们一直在设法影响其方向,深知我们既没有所有权也没有控制权,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事发生。但我们想按照我们的价值观和我们的利益来发挥领导作用……”

  这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对变化中的21世纪世界的看法,也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看法。但希拉里 克林顿以她的政绩为赌注,断定这是极具美国特色的看法。

  (责任编辑:刘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