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老板跑路:无赖还是无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面对危机,企业在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与银行、民间借贷、政府的关系?处理得好,关系捋顺了,各方获益,可谓多赢。处理不好,各方俱亏,万劫不复……
温州目前的小企业老板跑路潮已达到相当惊人的程度。"要么跑路,要么跳楼,要是换了你,你选哪个?"日前,温州一小企业老板戴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了这样的慨叹。他的公司在高利贷的重压下已到停产倒闭的边缘。对于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温州和义乌中小企业主将资产转移海外,假破产真移民",并且描绘了资产转移的路线图,戴敏连声喊"冤"!"要是还有哪怕百分之一的希望,我相信他们都不会出走的!"
老板跑路:中小企业在危险中
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本报记者,在跑路"重灾区"龙湾永强,仅8月份就发生了20多起跑路事件,其中涉及10亿元以上的"老高"跑了3人。
据不完全统计,四月以来温州已见诸报端的涉嫌高利贷的老板跑路事件已不下10家:江南皮革董事长黄鹤逃往国外,波特曼咖啡老板严勤为、天石电子老板叶建乐、巨邦鞋业老板王和霞、锦潮电器老板戴列竣、耐当劳鞋材公司老板戴志雄、落之神鞋业老板吴伟华、蝶梦儿鞋厂老板黄杰等均出走,百乐家电女老板郑珠菊携款潜逃被警方追捕归案……
在温州民间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跑路潮实属罕见。周德文认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是国家税收和解决就业的主体。如此大面积的中小企业和微小企业老板跑路、企业倒闭,势必导致经济增长疲弱,税收减少,工厂停产,工人下岗。而民间借贷以高利贷方式非法吸储,一旦资金链断裂,将导致担保公司歇业,债主闹事,继而酿成大的社会问题。
"对于温州老板跑路现象,不能一概而论。我认为,那种指责温州老板假破产真移民的说法,实际上是社会舆论存在偏见和歪曲。导致温州老板跑路的原因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蓄意携款潜逃;另一类是由于资金链断裂,企业实在无以为继之下的无奈之举。前者实属少数,大多数还是属于后者。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这些人不会逃的。"周德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一般欠几千万都不会跑。而跑路的老板大多出于对政策稳定性、社会稳定性的担忧。"他指出,有的债权人有黑社会后台,债务人一跑人身安全就失去了保障,而温州人乡土观念重、好面子,跑路等于自毁后半生的信用。
早在今年1月,周德文便向社会发出了"预警":如果目前的银根紧缩政策不改变,如果政府再不出手相救,今年下半年,国内存量中小企业将有40%面临停产、半停产甚至倒闭。周德文回忆道,"每年我们都要做大量的调研,考察中小企业生存内外部因素的变化。春节过后我们发现,有的企业3条流水线只有1条生产,危机重重。"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一次又一次地印证周德文的判断。存款准备金率一月一提,利率两月一加;货币政策越来越紧之下,江浙一带的三旗集团、江南皮革、波特曼餐饮连锁、浙江天石电子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相继破产,老板弃厂出逃。
民间借贷:原罪能否招安
对于时下温州老板面临的困境,周德文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九个盖子盖十口锅",以此来形容流动性资金捉襟见肘的窘境,并以一组因果关系加以说明:成本上涨等因素造成传统制造业的利润日渐低下→传统制造企业被迫转型,新兴产业是政府引导的主要道路→传统制造业企业进军新兴产业,但新兴产业一般具有前期投入大、产出缓慢的特点→企业需要借贷,但国家信贷紧缩,融资困难→选择民间借贷→投入、扩张、资金链断裂。
而资金链一旦断裂,中小企业主除了选择跑路,就只能坐以待毙,因为在短时间内很难再筹到大笔资金来填补资金链上的巨大窟窿。"这些'跑路'的企业主几乎都参与了民间借贷,不是借贷人就是参与放贷。"在周德文看来,这些"跑路"的企业主几乎都已经放弃了实业,或是兼办担保公司,要么专门放贷,"现在银根紧缩,企业利润变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只能选择'跑路'。"近期,温州民间借贷案发增多。今年4月份来,温州多家知名企业倒闭,老板潜逃,而一个老板出逃可能有数十个民间借贷者在哭泣。
今年6月,温州铁通电器合金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范乐乐"跑路"就是最典型的案例。范乐乐通过向亲戚朋友借贷,然后将这些钱再用于放贷,结果因为无法收回其中的几笔借贷,导致无法偿还之前的债务,只能选择"跑路"。而更多的老板"跑路"则因无力偿还高利贷。
"温州现在有一种现象很普遍,就是企业的名字还在,厂还在,但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经营,就是一个空壳子。"温州烟具行业协会会长、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很多温州企业还活着,或者说勉强维持着,生产经营并不是企业老板所关心的,他只是想把企业作为一个融资的平台,从银行获得贷款后进入楼市、股市,或者转而放贷,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样的企业没有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动力,任其发展下去,对于温州的经济将是致命的打击。"黄发静甚至很担心,温州到底还有多少人愿意再做实业。
"甚至一些有规模的企业保持实业只是为了能向银行贷到款,但是,企业获得贷款后并不制造生产,而是把钱以更高一些的利率放出去,从中赚取利率差。"温州一位企业界人士透露,"一家年产值1亿元左右的企业,居然能获得银行总授信10亿元。"他表示,"很多情况下,企业也是没有办法,它们知道贷款投入实业没利润,还可能亏本。与其这样,还不如投入资本市场,赚得更稳妥一些,这些企业实际变成了投资公司。"
周德文认为,必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倾斜力度。他说,针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是剂猛药,害苦了中小企业。政府应适当调整遏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两者兼顾,既要顾及民众的菜篮子,更好顾及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尤其是银行,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另一方面,加大对民间资本的"招安"步伐,即将那些原来不合法的善意的民间集资转为合法化,并对之进行规范。当大量善意的民间集资合法化之后,只剩下恶意的集资行为,那么打击非法金融就易如反掌,也就能结束非法金融猖獗的局面。
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主要在于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利润下滑,极少部分能维持正常生产,目前来自国内、国外的订单依然正常,但企业的流动性资金跟不上日常运转和订货周期。由于从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被切断,中小企业转而把高利贷当作救命稻草。据最近一些监管机构透露出的信息,温州民间借贷大约达1200亿的规模。而民间高利贷月息是银行贷款利率的几十倍,除了贩毒、洗钱、赌博,在证券市场上有特殊渠道的公司当中,没有任何一家正规经营的企业能够承担起这样高的资金成本,这样的利率也等于逼实体企业自杀。在融资成本方面,国有企业平均实际利率为1.6%,民营及中小企业平均实际利息为5.4%。
被融资难掐住脖子的中小企业,生存岌岌可危,整个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大大受挫,中国经济大局也会受到影响。民间借贷潜伏巨大的风险。这些年,由于劳动力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人民币汇率不断提高,加上今年国家紧缩的货币政策,银行连续10多次提高准备金率,企业要从银行获得贷款难上加难,无奈之下被迫转向民间借贷,进一步推高了民间借贷利率,推大了民间借贷的规模,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3~6分,有的高达1角,甚至高到1角5分,年化利率高达180%,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年毛利润率不会超过10%,一般在3~5%之间。在利润的诱惑下,相当多企业抽出生产资金,投向民间借贷。
银行:釜底抽薪催债忙
"银根缩紧政策再持续下去,到2011年末,中国将有40%以上的民企倒闭!"周德文对本报记者反复强调着当前形势的严峻。他表示,温州中小企业承受着"死亡"威胁的煎熬,这绝非危言耸听。
在周德文看来,今年中小企业陷入严重的困难:融资越来越难,资金链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利润大幅降低,生存空间被紧紧压缩,已成不争的事实。贷款难,资金短缺,是温州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压力。今年1-3月份,温州市新增贷款投放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66.5%,42.9%的企业资金吃紧。在最近调查的11家企业当中,有8家企业表示资金周转趋紧。周德文告诉本报记者,温州的一位企业家朋友最近向他诉苦"正为贷款的事急得寝食难安。"
这位企业家的企业由于精心经营,发展良好,被温州市政府部门确认为成长型中小企业。为了加快发展,去年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6月底有500万到还贷日期,银行的领导答应让他还贷后重新给他放贷。这位企业家通过民间借贷,还了500万贷款,结果银行领导客气的告诉他:"很抱歉,现在银根收紧银行已没有贷款额度了。"企业家朋友一下子傻了眼,民间借贷高利息,根本无法承受,且已承诺短期拆借,马上得归还,另外银行的500万很快也到还贷期限了,怎么办?资金链一旦断裂,意味着企业就将停止运转,急得他欲哭无泪。
周德文举的另一个例子是信泰集团被巨额贷款拖垮的例子。该集团老板胡福林曾是温州的"眼镜大王",最终拖垮信泰的,却是几乎陌生的太阳能光伏产业。2008年,国家拿出4万亿元以刺激经济摆脱金融危机。那时正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的信贷员甚至把贷款直接送到胡福林家里。信泰集团从银行获得贷款后,一举斥资6亿元,进军光伏产业。周德文回忆说:"2008年银行的利率是五六厘,一般借贷也就一分多一点,短期周转的最多也就两三分。"只要企业规模尚可,就会有许多银行信贷员主动要求放贷给企业。也就是在那时,胡福林"头脑一热",从银行拿到了超过10亿元的贷款,企业规模迅速膨胀数倍。
但从今年初开始,为减少坏账,各家银行开始全力回收中小企业贷款。于是,断贷像一场噩梦,突然降临到中小企业面前。据统计,今年8月,温州市银行业机构小企业贷款比7月份减少373亿元。银行贷款"断供"之后,胡福林发现,自己已身背八九亿元的债务,本来期望用银行贷款偿还民间高利贷,却失去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源头。
政府:为企业减负责无旁贷
信泰集团胡福林9月下旬赴美国寻求资金拆借,却被疑为"落跑"而引起轩然大波。他回国后于10月11日接受东方卫视专访时说了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政府也保证尽量大力支持我,政策上像原来一样支持,银行也表示继续给我们信贷支持,所以我比较有信心回来,觉得有靠山了,有安全感了。"
从胡福林的言谈当中,人们能感受到政府对于化解中小企业危机所起的作用。
周德文认为,在平时,向政府依法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义务,而当企业面临资金紧缺的危机时,帮企业减负政府责无旁贷。其中,在税收上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同时各种行政性费用也要逐步消除,以减轻制度成本。通过税收、信贷、财政政策等多个渠道,促使企业转型,从技术改造、生产工艺、经营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改变低价竞争格局,增强品牌影响力,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减少企业对低成本的过度依赖,增强企业竞争力。
中小企业经不起太多的折腾,如果他们的生存环境继续恶化,他们可能就此断了最后一口气,真的迈不过"后危机"这道坎了。如果能够减税,那么就增加了收入预期,从而保证金融机构第一还款来源的稳定性和资金安全性。减税可以加大收益预期,促进民间资本的有效投入,有效促使中小企业的技术升级和转型,更加高效地投入竞争,维护市场的均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