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在“技”与“道”之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陈二泉
渐闻原名冼建文,出生于广东湛江,喝过鉴江水,是一个极富艺术气质的广东人,大学毕业后又入广西艺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现为深圳市石岩美术书法协会会长,深圳市宝安书法家协会理事,深圳市宝安美术家协会理事。渐闻外表文儒,聪明灵慧,知书达理,与人为善,处事豁达,不势利,不趋炎。酷爱书画,又别恋摄影。登山探险,更是在行,并有一颗十分敏锐直率的心灵。平时我呼他“冼公”,一个“公”字,包含我对他的几分敬重。
桂林山水陶铸了他特有的富有抒情性的诗情画意。沉郁秀伟、灵动苍凉的绘画风格,以他精湛的笔墨和诗人般的情思赢得画界的瞩目,在深圳都有一定的影响。渐闻是一位极富创意的画家,他不拘泥于传统绘画程式,而依据自我的心灵感受,大胆革新变法,独辟蹊径,树立自己的绘画风格,在推陈出新的艰苦道路上迈出了十分可喜的步伐。
最早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在纪念毛泽东诞生108周年全国书画展中荣获一等奖的作品《荷塘秋色》。作品表现的是秋天荷花荷塘景象,静静的荷塘中有两个水鸟在相望对话,他在表达中成功地运用了传统与新技法结合,画中的荷叶秋色,背景朦胧丰富,具有秋天清晨的景象,笔墨技法和审美情调给人以一种新奇、神秘的视觉效果让人耳目一新。作品中他注重表现的是一种引导的力量,这种引导旨在吸引人们理解真朴与超脱这种高层次的、积极的审美意识,从而达到提升心灵明净度的目的。
传统的书法艺术。渐闻学习书法的时间不算长,但以鲜明的个性面目驰誉书坛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从他下工夫最多成绩最显著的隶书来看,或许他对诸如《张迁碑》、《爨宝子碑》、《石门颂》等经典碑刻都曾有过程度不同的攻习或涉猎,但在其相对成熟的作品中却很难找出专门摹仿某一碑刻的碑切痕迹。我猜想他可能也经历过一个尽管勤奋临习却苦于不能自运的烦恼阶段,直到有一天从某一点上获得启发,产生顿悟。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他此前的学习努力都是毫无价值的徒劳,相反,从前练习中所掌握的基础技巧能力,这时已转化为一种深层的支撑在不自觉中发挥出功效。事实上,在古往今来许多成功书家的艺术历程中都存在着这样类似的茅塞顿开、脱胎换骨一般的蜕变转折。
前几年在深圳的一次书画大展中,展出是爨宝子碑对联,观众评价很高,专家欣赏渐闻展览的作品评价也很高……从渐闻奇峭、生动、老辣的隶书风格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到渐闻的聪颖和自信,他的隶书显然不是循规蹈矩、墨守成法的重复古人,也不是闭门造车、盲目创新的自由涂抹,其中既有隶书传统的规范法则,又有渐闻的提炼发挥。在这里,对传统经典的理解、选择与个人性情、敏悟自然和谐地融汇在一起,构成了风格面目背后的内涵及延伸。
我与渐闻是多年认识的好友,彼此志趣相投、性情笃深。心灵相照有加,艺术交流不断,彼此常常借艺术以激励人生。渐闻那开阔的胸怀,洒脱的气质,善良的为人,以及他对艺术的执着,都使我深深为之钦佩。步入中年,渐闻在绘画书法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是可喜的。他还经常组织石岩书画爱好者笔会与艺术交流、书画展览,带动一批批艺术爱好者,于是,在这里记下这些心灵的言语,是喜悦,是祝愿,也是自勉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