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小企业困局之二:技术薄弱导致缺乏核心竞争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15: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中小企业正遭遇生存和成长的困境,这一问题正在引起全社会关注。据工信部公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介绍,中小企业成长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经济巨大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势在必行。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任务重,压力大。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体现在缺乏”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四方面。本网通过对一些资料的收集整理,力求从“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四方面着手,梳理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本文将从技术方面来剖析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进入到2011以来,在“内忧”和“外患”叠加的影响下,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也变得相当艰难。当各方都把目光集中在“融资难”的问题上时,部分专家也看到了一些更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众多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技术力量薄弱导致竞争力不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户,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经济总量的60%、57%和50%,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然而,在经济占比不断提高的同时,中小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却并不多,导致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
目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缺少核心技术的公司,产品大多来自于模仿,核心技术部分掌握在被模仿国内外大企业的手里。因为缺少核心技术,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严重,同行之间只能通过价格战来竞争。尤其是近几年,外需的减少和国内各种生产成本的不断走高,导致众多企业的利润一降再降。在经济高涨的环境下,微薄的利润还尚可维持企业的经营,但在经济出现波动的时候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弊端就显露无疑。而越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只能靠资金来撑过经济寒冬,但这样没有竞争力没有自己核心技术的公司又怎么会贷到钱呢?
以工业企业为例,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经营成本增加、融资困难、出口锐减、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大大挤压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更是遭遇困境。全国工商联近日调查显示,江浙等16省中小企业目前经营困难,生存状况“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要艰难。”其中,长三角地区更是出现大量企业停工、半停工局面。
在如此严峻的环境面前,众多企业主们也意识到,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尽快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只有自身力量得到加强,再加上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才能度过这次危机。
专家建言企业修炼“内功”最重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就曾表示,企业不能完全依赖于政府支持,而是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转变经营增长模式,努力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和联合创新,掌握行业核心技术,以确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在企业自己手中,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和优势。
对此,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几点建议:民营中小企业应首先加快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培育自己的品牌。其次还要加强传统产业的研发和设计能力,围绕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和有特色的专业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李子彬会长同时还表示,一直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在帮助中小企业联系银行贷款、帮助企业推销节能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帮助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和集合票据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实质性探索,今后还会继续在这些方面开展工作,并将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等。
政策力促科技企业“技术升级”
日前,科技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中提出,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自主创新的信贷支持。
就在国家政策出台的同时,社会各界也给予中小企业最大的支持和便利。刚刚成立的中国天津技术创业大赛基金联盟,就是致力于为天津乃至全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该联盟还创建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合资合作、技术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上市等全方位服务的协作平台,通过参与参赛项目评审,并对参赛项目进行培训、辅导、对接,重点培育具有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