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去上海时装周“轧闹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5 06:3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生活家

  作为一个爱“轧闹忙”(沪语:凑热闹)的时装人,无论旅途多奔波、事前事后有多少工作要做,去时装周是那么多时装活动中最愿意参加的。和圈内人聊一下时装八卦、在秀场直击半年甚至一年后将要发生的事,这种感觉就一句话来形容“I'm in”。

  每季我也会收到上海时装周的邀请函。到现在还藏着2004年Jean Paul Gaultier的合影,那一次的上海时装周是起点,可惜也是巅峰。之后的上海时装周便再也没有出现过够分量的设计大师。其实这也无伤大雅,时装周本来就是一个公开的推广平台,无论国外品牌还是国内品牌都可在此同场竞技,西方不亮东方亮。可惜国内成功的商业品牌对此并不感冒,在上海时装周上出现的多是初出茅庐的新锐品牌。这也说得过去,小品牌比大品牌更需要扶持,时装周这样一个布满聚光灯的舞台自然是他们最佳的选择。不过,扶持和赶鸭子上架是两回事。许多小品牌的设计甚至都未成系列便被拔苗助长地带到了聚焦处。聚光灯是诚实的,无论美、丑都会让他更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曾经看过一份本地外文媒体,直接用mess这个词来形容上海时装周。当你发现一个官方的活动像是设计学院的毕业作品秀,你的失望之情自然会把你带向这样消极的词汇。

  很多媒体也不太愿参与进来,他们实在不知道从何角度来报道这样一个时装周,没有所谓的潮流预报,也没有行业新闻,没有观点的时装周是上海这座时尚之都最令人心里五味杂陈的鸡肋之一。普通民众对此知之甚少,对于他们来说打折信息比看模特儿走秀更有诱惑力。

  今年,大师几乎绝迹的上海时装周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大人物Vivienne Westwood,但关心时尚的人其实心知肚明,这位西太后早就是教授级的人物,所谓教授就是那些躲在幕后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而非指点江山的弄潮儿。Westwood此次到来也并非完全出于时装周的盛情难却,其品牌意欲在中国全面铺开市场恐怕才是她飞过亚欧大陆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此次时装周还有设计学院的学生联展、瑞典和美国等地设计师专场和各式的编外展出。从新闻稿上可以看出,主办方已经竭尽所能结合资源来填满这一周时间,但没有亮点始终是个致命伤。

  让我们暂时把视线向上转移,亚欧大陆的北边,与上海时装周同期举行的还有莫斯科时装周,行程表上也同样是本地设计师,国外品牌和设计比赛这些大同小异的环节。点开照片你就能发现惊喜,俄罗斯本土设计师早就迎头赶上了国外力量,即便没有国外品牌,也照样能有声有色。再看南半球的巴西圣保罗时装周,今年来其势头甚至有赶超东京时装周的趋势。与日本设计师求另类的特点相比,巴西设计师更爱展现人体之美,这使得他们在世界时装舞台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巴西时装周已经自信到可以请世界各地的媒体前去报道。

  其实时装周的重点是时装,无论是本国还是外国,只要时装够美就一定有人来看,外围的展览不过是时装周盘子上的装饰而已。我们有成功的商业品牌,有转型中的时装加工工场,唯独缺少能够撑起台面的时装品牌,这才是我们的致命伤。中国奇迹可以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被复制,至于像时装这样创意主导的行业,也许耐心等待之后才会有收获。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