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记者观察新课改的“拦路虎”马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7 02:1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马晖 北京报道

  十年,对于一场改革而言,不能言短。

  新课程改革始自2001年秋,是建国后第8次课程内容方面的大动作。

  彼时,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新的教育改革政策。欧洲理事会颁布“教育和培训2010计划”,声言要把欧洲建成“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最具活力的知识经济”;美国新任总统布什则向国会提交了名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改革计划,这是他上台后的首份立法动议。

  显然,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聚焦于决定人力资源素质的教育领域。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个文件的下发,意味着新世纪中国课程改革大幕正式拉开。这场改革是针对当时基础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着的教学内容“难、繁、偏、旧”,学生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痼疾而展开。

  对于新的课程改革,教育部明确提出,将力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我们当时总结了新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全程参与新课改的相关人士表示。这六大目标,包括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而这场改革的顶层设计则可归纳为五大项:制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研制义务教育和高中的课程设置方案,研制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写审定各学科教科书以及重启考试评价改革的制度建设。

  据这场改革的推动者、原教育部基础二司副司长朱慕菊介绍,当时教育部牵头成立了基础教育工作小组,包括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宣部、外交部等9部委。教育部内则有考试中心、师范司、督导办等9司局参与。

  2001年是新课改的开局之年,义务教育阶段首先由各省自己物色志愿军,以县区为代表作为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最后确定了42个国家级试验区进行试验。2005年,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学生均已进入新课程。截至目前,全国1.7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使用新课程。

  高中课程改革则始自2004年,教育部原计划用4年时间将改革推至全国。后因2004、2005年前后社会上对新课改有较强反对之声,决策层态度为之一变,改革进入僵持期进而拖延了整个进度。迄今,全国32个省级单位仍有广西自治区未进入。

  十年改革路,可用跌宕起伏形容。其中尤以2005年所遭遇挑战为甚,其阻力之大远远超出主事者预期。

  当年全国“两会”上,多位学界代表、委员突然发难,直指新课改中数学课程设置环节。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姜伯驹领衔提交提案,建议教育部门立即修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简称《数学新课标》)。认为“这个改革的方向有重大偏差,课程体系完全另起炉灶,在教学实践中已引起混乱”。

  四川大学副校长刘应明、李乐民等45位人大代表亦联名发出紧急呼吁:停止在全国统一推行新课标初中数学教材,请求教育部允许各省市自选数学教材。

  面对汹汹舆情,主管部门并未取正面的应对之策,也未就新课改进程涌现之争与公众展开坦承交流。

  “当社会上对新课改有不同看法时,政府不说话了,我当时有句话‘课程改革成在教师,败在领导’,政府自身没有尽到责任,非常遗憾。”上述全程参与新课改的相关人士表示。

  此后,随着教育部人事更迭,新任部长对课程改革似已无甚兴趣,支持力度锐减。以资金为例,前任部长任上曾拨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推进(为期五年,每年2000万)。继任者则无此举措,2004年至2009年之间,具体操办机构落入“基本上没有一分钱经费”的窘境,很多前期开展项目都被迫停摆。

  而对于这场改革,参与者——那些一线的教师又作何评价?

  近期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新课改合作自主、探究的理念颇深入人心,94%教师认同新课改理念,93%教师认为新课改在所在学校得到积极开展,32%的教师认为有很大或者较大的改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师对新课改成效评价却不甚高,仅有四分之一教师对成效表示满意,而有47%的教师认为新课改之后学生课业负担反而加重。

  对于新课改“收效甚微”的讥评,主事者则以“国情论”辩驳,称以中国如此之大国,城乡差距甚巨,兼有超稳定高考制度掣肘,政府亦无有利支持,新课改十年即便仅有四分之一教师发生实质变化,“已是非常难得”。

  一场改革,捧之贬之,皆因视角不同。尽管如此,十年前埋下的课程改革火种,现在已然生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