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危机即将被引爆 美国不愿再当"出头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08:1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据BBC报道,以色列外交官称,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于本周公布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的证据。据称,这份证据包括伊朗用计算机模型设计核弹头的情报。在刚过去的一周,借这份报告争执“轰炸伊朗”的声音似乎达到了过去10年来的最高分贝。
以色列:战争可能性“越来越大”
美以最近的军事动向引发了美国和以色列可能对伊朗动武的新猜测。美国负责政治军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安德鲁·夏皮罗5日称,美国和以色列将展开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双方将有多达5000名士兵参加,同时还将模拟实验以色列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英国《卫报》报道,美国将用导弹袭击伊朗一些重要设施,但美方不愿意“单干”,英国方面必须做好参战准备。为此英方称,它正研究其军舰部署的最佳位置。与此同时,以色列2日宣布,以军方当天极具针对性地发射了一枚弹道导弹。当地媒体猜测,以政府正在将袭击伊朗核设施的计划付诸实施之中。
英国外交部说,英方希望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但不排除包括军事打击在内的其他手段。这一说法意在回应有关英方加紧制定军事打击伊朗计划的报道。
消息人士说,英国先前认定,美国明年总统选举后才决定是否打击伊朗。不过,从眼下局势分析,美国可能提前发起袭击。
据外电报道,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当地时间5日晚些时候说,以色列和其它国家对伊朗发起军事打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11月2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国防部长巴拉克在内阁赢得了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打击的支持。民调显示,41%的以色列人支持对伊朗发起军事打击,30%的受访者反对,20%的人未能做出决定。
以色列军方称,3日,为应对潜在的常规或非常规导弹袭击,以色列在特拉维夫地区举行了大规模的民防演练,并成功试射了“弹道导弹”。
伊朗:军事威胁言论是“猫叫”
对于国际原子能机构拟公布伊朗研制核武器情况一事,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7日回应说,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不应成为“美国手里的工具”。
哈梅内伊当天在首都德黑兰一场宰牲节祷告活动中讲话,矛头指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如果天野之弥先生没有自己的意志,沦为美国手中的工具,公开美国人所递交报告中的谎言,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失去它仅剩的一点信誉。”
法新社援引西方外交官的话报道,一份新报告定于8日或9日在各国驻国际原子能机构外交官之间传阅,可望披露伊朗核计划所涉及军事应用的信息。
伊朗迅速作出反应。外交部长、伊朗原子能组织前主席阿里·阿克巴尔·萨利希5日强调,国际原子能机构即将公开报告的一些内容纯属捏造。他指认这家机构屈服于美方压力、指责伊朗。
对于以色列发出的战争信号,伊朗则发出态度强硬的警告称,如果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打击,伊朗将采取措施“惩罚”以色列。伊朗媒体引用伊朗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哈桑·费鲁兹阿巴迪的话说:“我们的武装部队已处于最高戒备状态,以色列的任何可能侵略都会受到严惩。”
伊朗资深宗教人士阿亚图拉马哈茂德·阿拉维6日嘲笑以色列只敢说空话,不敢真动武。阿拉维称以色列言论“不是狮吼”,“而是墙角里的猫叫”。
他说,佩雷斯释放出不排除武力打击伊朗言论的中心意图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是“犹太人的主人(美国)为了转移国内对华尔街运动的注意”。
此前伊朗官员还警告,美国在波斯湾地区的利益目标都有可能遭伊朗袭击,包括对全球能源经济至关重要的海湾地区原油运输线。
美国:“尼日尔丑闻”成前车之鉴?
法国外长朱佩6日在接受欧洲第一电台采访时说:“军事干预可能在整个地区引发彻底动乱局面。”朱佩说,相比军事干预伊朗核项目,法国更加倾向于施加更加严厉的制裁。
此刻出面诠释法国在伊朗核项目方面的立场,朱佩似在纠正外界对法国的误读。几天前,萨科齐在公开场合称如果以色列受到威胁法国不会“袖手旁观”。佩雷斯6日称,以色列和“其他国家”对伊朗动武可能性增加。两人的表述一结合,使人随即反应法国就是“其他国家”之一。
观察人士认为,以色列此刻释放强硬近乎威胁的言论,意在强化外界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而非真正有意实施打击。近期伊朗局势严峻实为“人为制造”,是华盛顿加大对伊朗制裁前的“人为氛围烘托”。因为即便在以色列和美国内部,是否动武分歧同样严重。路透社说,以色列和美国一些保守的军事专家警告,动武后果严重,可能引发无法预测的局面。
伊朗外长萨利希5日把国际原子能机构即将公开的报告比作伊拉克战争前的“尼日尔丑闻”。
“尼日尔丑闻”是指美国前总统布什政府以伊拉克企图从尼日尔购买铀饼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却没有找到其佐战争理由的证据。
美国《纽约时报》6日分析,奥巴马政府之所以在处理这份新报告过程中没有充当“出头鸟”,而让它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独立产物”,是为避免出现类似“丑闻”。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7日警告,对伊朗动武将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将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本报综合
(责任编辑:袁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