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海劳动力平均年龄35.46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10:05 来源: 上海商报

  

  在业人口1279万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最多

  商报记者 王雅君

  市统计局昨天公布上海劳动力资源与就业状况报告显示,2010年上海劳动适龄人口达1671.6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6%,与2000年相比,劳动力资源总量增加了510.02万人;在业人口1279.22万人,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437.66万人左右。作为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系列分析报告之一,昨天公布的这份报告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的劳动力资源持续增长,就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比重提高。

  劳动力年龄逐步抬高

  2010年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显示,劳动适龄人口中,15-24岁的比重为22.4%,25-44岁的比重为50.8%,45-59岁(其中女性45-54岁)的比重为26.8%。15-24岁和25-4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比2000年分别下降0.4个和0.5个百分点,45-59岁组的比重增加0.9个百分点。自1990年以来,上海劳动适龄人口中大年龄组比重呈上升趋势。

  从平均年龄的角度来看,1982年上海劳动适龄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2.59岁,1990年为34.36岁,2000年为35.33岁,2010年为35.46岁,全市劳动力年龄逐步抬高。外来劳动适龄人口的大量增加减缓了全市劳动力老化程度。

  在业率提升至55.6%

  “六普”10%长表抽样资料显示,全市在业率为55.6%,比“五普”时上升4.3个百分点。据推算,全部在业人口从2000年约841.56万人增加至2010年的1279.22万人左右,增幅为52%,年均增长4.8%。表明全市就业人员规模继续扩大,在业率稳步提高。

  资料显示,在全市在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在业总人数比重为28.3%,高中占21.5%,初中40.2%,小学占9%,文盲半文盲占1%。与“五普”时相比较,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比重大幅提高了14.5个百分点。

  从行业分布看,高学历劳动者占60%以上的行业是信息、金融、科学研究、教育等。而在农林牧渔、建筑、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劳动者占了60%以上。

  户籍在业人口文化素质高于外来在业人口。户籍高中以上学历在业人口多于外来在业人口,而外来在业人口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中的人数多于户籍在业人口。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最多

  近10年来,上海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实施三二一产业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就。“六普”10%长表数据表明,全市在业人口快速向第三产业转移。按三次产业划分,2010年第一产业在业人口占在业人口总数的比重为2.9%,第二产业占42.6%,第三产业占54.5%。与“五普”时相比,第一产业下降8.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上升了11.9个百分点。

  全市在业人口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这4个行业吸纳了全市64.8%的在业人口。其中,户籍在业人口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外来在业人口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