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市场与区域板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13:37 来源: 新华08网
金雪军 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内需市场的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如何维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式应是转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一个重要方面是改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减少我国经济发展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发展内需市场。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存在巨大的内需市场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相对优势就是内需发展能够支撑中国未来发展的空间。
何谓市场,市场就是供需双方互为所需,交换各自所拥有的资源。因此,发展内需市场的含义是建立国内的交易系统,扩大内需市场容量落实到具体措施。除了提高人们收入水平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等外,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交易系统,促进商品在区域间顺利流通,这也能最终缩短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最终有效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加入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不断融入世界经济,而深入内陆的西部地区则出现被隔离和边缘的倾向,东西部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不断下降,我国区域经济分割的现象明显。东中西地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定位明确,分工合理,多层次的区际交易系统即成为发展内需市场的基础条件。
建立多层次区域交易系统需要通过区域结构调整来完成.这可以通过几个方面体现,一是划分功能区。今年6月,我国正式公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按开发方式的不同,将我国国土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大功能区,旨在通过构建新的经济布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实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点“,”面“结合,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以区域间协调发展夯实扩大内需的基础,壮大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能量,并希望通过发展中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来拉动国内内需市场。二是确定区域发展规划,并升级国家发展战略。各地在制定所属区域的发展规划时,一方面,充分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将国家战略决策细化与实化到区域发展规划中,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地方的实际现状与需求差异,如由于历史、地理、经济体制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地区间产业结构水平,贸易方式层次的不同,注重发挥相关地区的比较优势。国家积极扩大内需市场的发展战略也为区域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动力。各地积极升级区域发展规划,通过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层次,加速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形成我国新的区域经济格局,反过来促进内需市场的扩大。三是调整区域内经济结构,促进区域内地区共同发展。在通过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建立国内贸易系统中,各区域还根据区域内地区之间发展差异性的情况,支持欠发达地区有效承载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带动欠发地区跨越式发展,推进区域结构调整升级的新空间。
区域结构调整将转化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特色:区域板块轮动,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供需矛盾,结构矛盾等原因,政府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与调控,政策干预与调控成为市场波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使我国的资本市场呈现出明显特点。另一方面,虽然资本市场运行变化的基本原因是由国家经济形势的总体概况决定,但市场的走势也需要板块的带领和推动,板块轮动也就成了我国资本市场运行的规律之一。
从2009年开始国家通过出台一系列区域经济振兴规划,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表明区域板块在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和完善内需市场建设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新政策导致区域振兴板块受到追捧,资本市场开始给予区域经济板块很高的关注度。从泛珠三角概念股的崛起,到海西板块的逆势而上,再到海南板块、厦门板块的走强,国家政策的扶持给相应地区的上市公司带来了极佳的业绩上涨预期,逐利而来的资金追捧也会给这些上市公司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区域投资有可能会带出一批有价值的潜力股,成为资本市场新的”宠儿“。可以说,区域板块轮动的存在并具有长期性、基础性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