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第三季度财报出炉 欧洲厂商大赚本土厂商大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9 07:4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第三季度财报出炉欧洲厂商大赚本土厂商大赔

  插图/宋溪

  时至岁末,国内车市传来一个“噩耗”:本土汽车厂商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第三季度,本土汽车厂商净利润大幅下滑,多数厂商下滑幅度超50%,向来规模宏大、经济雄厚的主流厂商--长安汽车、一汽汽车等甚至已经出现亏损。而综观跨国厂商的盈利情况,相比本土厂商而言,总体要好得多,但具体而言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跨国厂商中欧企可谓赚得钵满盆溢,日企却亏损不少。

   多数净利润下滑超50%

  本土厂商亏损“警报”拉响?

  在已披露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的本土汽车厂商中,多家自主品牌上市车企净利润同比下滑50%以上,而长安汽车、一汽轿车、广汽长丰等甚至出现了亏损。

  长安汽车

  第三季度亏损1.42亿元

  财报显示,长安汽车第三季度以1.42亿元的亏损拔得本土厂商亏损“头筹”。其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0.7亿元,同比下滑18.6%;净利润亏损1.4亿元,同比下降140%。而2009年长安汽车净利润同比飙增43倍、2010年同比也攀升80%。长安汽车解释称,利润下滑主要是受到微车销量下降影响。

  从财务数据上看,幸运的是,其总资产负债率仍控制在60%以内,且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下滑。

  一汽汽车

  第三季度净亏4900万元

  同长安汽车一样,国企上市公司一汽轿车也发布了净亏4900万元的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一汽轿车第三季度净亏4990万元,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降5成,预计2011年全年利润在3.72亿至9.30亿元之间,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0%-80%。一汽轿车表示,货币政策收紧、成本升高、鼓励政策退出等一系列因素使公司产品受到了较大冲击。

  江淮汽车

  第三季度净利下滑87%

  最新财报显示,江淮汽车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仅为4544.93万元,净利润同比下滑了87%。就在公布财报的前一天,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近期收到了安徽合肥市财政局补贴款合计人民币4877万元,这部分补贴款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江淮汽车第三季度利润尚不及刚获得的这笔财政补贴。负债方面,截至今年9月底,其流动资产为97.04亿元,而流动负债则达到109.89亿元。

  东风汽车

  前三季度净利减少42.27%

  东风汽车今年利润增长率远远低于往年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3.1155亿元,同比减少42.27%。而在2010年,东风汽车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0%。

  比亚迪

  前三季度净利下滑85%

  最新财报显示,比亚迪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85%。截至9月末,比亚迪的净利润只有3.52亿元。比亚迪的资产流动比率仍维持着今年以来的高压状态:流动资产仅有198.36亿元,流动负债却高达310.16亿元。

   广汽长丰

  前三季度亏损1亿元

  半年财报中已经出现“小幅”亏损的广汽长丰财务状况继续恶化,前三季度亏损额达到1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10.20亿元,同比下降32.4%,环比下滑23.0%,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0.80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收入 36.13 亿元,同比下降24.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02 亿元,同比下降162%,对应每股收益-0.2 元。

  上海汽车

  净利润增速减缓

  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上海汽车依然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第三季度实现营收769亿元,净利润47.16亿元,增幅分别为16.22%和27%。根据上海汽车的财报,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为22.71%;净利润增长幅度为38.69%。第三季度这两个指标的增速都在减缓。

  (责任编辑:林秀敏)

  

  日企亏损 欧企大赚

  跨国厂商几家欢喜几家愁

  相比本土汽车厂商几乎“全军覆灭”而言,跨国厂商的盈利状况要稍好些。根据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跨国厂商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Motorlink新华信分析表示,受日元升值影响,日企普遍利润下滑;欧美车企均实现盈利,对欧美车企利润贡献最大的主要是中国等新兴市场。

   丰田:财季业绩不被看好

  至记者截稿时止,丰田汽车公司的第三季度财报暂未公布。但在《华尔街日报》头条刊文的《日元升值或伤及丰田财报业绩》中写到,按照计划,日本头号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将在本周二对外发布该公司在今年7月至9月的财报业绩。分析师指出,在该财季中丰田汽车的业绩可能会因日元的强劲升值以及在地震中的车辆减产而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瑞士信贷分析师表示,投资者对丰田汽车在7月至9月的财季业绩并不十分看好。

  本田:第三季度净利下滑56%

  据外媒报道,日本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公司10月31日公布,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56%,主要归咎于日元升值以及美国、日本市场的销售疲软。财报显示,本田公司的第三季度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1359亿日元降至604亿日元(合7.6亿美元),略低于汤森路透分析师的平均预期626亿日元。该公司的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6%,至1.886万亿日元。

   三菱:第三季度净利下降8.7%

  三菱汽车财报显示,受强势日元影响,公司利润走弱,同时表示泰国严重洪灾造成的供应链受损将带来更多问题。三菱汽车宣布今年7-9月的季度净利润下降了8.7%。该公司预计,强势日元加上洪灾造成的产量下降将使本财年的运营利润降低250亿日元。不过,公司仍维持运营利润500亿日元的预期,因为公司已经计划削减广告和宣传支出。此外,三菱汽车的净利润预期也保持在200亿日元的水平不变。

  起亚:第三季度净利下滑8%

  据外电报道,韩国起亚汽车公司10月31日公布,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8%,由去年同期的7045亿韩元降至6479亿韩元,主要归咎于汇率变动带来的巨额损失。财报显示,起亚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2%,由去年同期的6790亿韩元增至8276亿韩元;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5%,由去年同期的8.695万亿韩元增至9.99万亿韩元。该公司在声明中称:“欧美、中国等主要市场的强劲销售表现未能抵补韩元走弱、起亚附属公司的股权收益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

   大众:前9月营利超越去年全年

  大众汽车日前公布了其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的财务报表,尽管欧洲市场出现疲软,但在中国为代表的市场推动下,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收入与利润增长明显,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已经超越去年全年营利总额。第三季度销售收入385.12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307.28亿欧元上涨25.3%;前三季度累计销售收入1162.79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925.47亿欧元上涨25.6%。

  增幅最明显的为利润项目。扣除息税等开支之后的营业利润方面,第三季度由去年同期的19.85亿欧元增加到28.91亿欧元,增幅达45.7%,而前三季度累计营业利润则由去年同期的48.62亿欧元增加到89.77亿欧元,增幅高达86.0%;利润率也从5.2%提高到7.7%。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全年营业利润为71亿欧元,这意味着今年前9个月的营业利润已经超过了去年的全年水平。

   戴姆勒:第三季度利润下降

  戴姆勒集团的财报显示,戴姆勒第三季度的销售额有所增长但是利润却出现下降。第三季度戴姆勒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至264.1亿欧元(约370亿美元),但是息税前利润同比下降19%至19.68亿欧元(约27.6亿美元),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6.1亿欧元(约22.5亿美元)下降至13.6亿欧元(约19.0亿美元)。

   菲亚特:第三季度利润大增

  菲亚特日前透露其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8.51亿欧元(12.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2.56亿欧元)取得大幅度增长。菲亚特第三季度的销售额几乎翻倍至176亿欧元(约249亿美元),鉴于第三季度销售额以及营业利润的增长,菲亚特调高全年销售额目标至580亿欧元(约821亿美元)以上,营业利润目标为21亿欧元(约30亿美元)以上。

  沃尔沃:第三季度亏损1.16亿美元

  虽然9月份沃尔沃在中国销量实现了111%的暴增,并刷新了在中国的单月销量记录,不过仍然难以抵消今年第三季度报亏的盈利现状。财务报告显示,沃尔沃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69亿瑞典克朗(约合40.6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亿瑞典克朗,增幅近6%。不过,沃尔沃第三季度加大了对汽车新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因而扣除成本开支后出现7.63亿瑞典克朗(约合1.16亿美元)的亏损,而去年第三季度息税前利润为7.48亿瑞典克朗(约合1.13亿美元)。

   福特:第三季度实现净利16亿美元

  第三季度,福特汽车公司实现净利16亿美元,同比下降3800万美元;第三季度税前营运利润为19亿美元,同比下降1.11亿美元。这是福特连续九个季度实现税前营运利润。今年前九个月,福特汽车公司税前营业利润为77亿美元,净利66亿美元,汽车业务相关现金流49亿美元。

  第三季度,福特汽车公司汽车业务税前营业利润为1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00万美元。福特北美和南美在第三季度均实现税前盈利,而福特欧洲及福特亚太和非洲区未实现盈利。

  福特汽车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3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亿美元,公司同时还在此季度取得了汽车业务相关正现金流4亿美元。

   克莱斯勒集团:第三季度盈利2.12亿美元

  美国克莱斯勒宣布,该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达到2.12亿美元,是今年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盈利,公司去年同期还蒙受8400万美元的净亏损。公司在第三季度实现收入为131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克莱斯勒预计其2011全年收入将超过550亿美元,净利润将达到6亿美元。

  (责任编辑:林秀敏)

  

  暂时的亏损并不可怕

  随着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的披露,本土汽车厂商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高成本、高借贷、低收入、低盈利……这些帽子似乎全扣在了头上。这让人感到伤心、悲哀的同时,又不禁疑惑:作为中国经济支柱的本土汽车厂商,在经历前几年的成长壮大后,今年怎么如此脆弱?

  有媒体大骂本土汽车厂商,说眼下的这一切都是由其盲目扩产、疯狂投资、过分依赖合资伙伴利润分成等自己原因造成的。笔者举双手反对。确实有个别存在盲目扩张、疯狂投资等非理性行为,但不能以偏盖全。因为,目前大多数本土汽车厂商日子不好过,是与目前的大环境忧戚相关。

  一、销量下滑。至笔者截稿时止,有关今年10月份国内汽车产销数据暂未公布,但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汽车累计产销1346.12万辆和1363.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5%和3.62%,此数据远远低于2010年36%的同比产销增幅。依靠销售汽车过日子的本土汽车厂商,当销量增速出现大幅下滑时,必然带来利润的下降。

  二、刺激政策退出。2009年开始实施的1.6L及以下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对本土厂商的销售拉动非常大,而合资品牌的受益相对较小。当这项刺激政策在2011年退出以后,的盈利仍没有从“政策驱动型”过渡到“内在自主增长型”的方式,销售必将大幅下滑。

  三、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对本土厂商是灾难,对合资品牌却是福音。毕竟合资品牌进口零部件因为汇率而大幅降低进口成本,换来的就是利润。本土厂商出口产品,汇率提升导致出口价格的降低,挤压的就是利润。

  四、存贷款利率上升。存贷款利率上升对合资企业来说是件喜事,由于合资企业拥有巨额的利润,而且有良好的流动资金,因此利率上升对合资企业来说,其太多的利润积累都是闲钱,利息上涨带来财务成本的大幅下降,甚至财务成本为负。本土厂商则不同,长期投资带来的贷款利率压力很大,成本直线上升。

  五、人工成本上升。近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主要是农民工和低端劳动群体成本上升。但与此同时,合资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远超100%,血汗工厂的超额利润也是很高。因此,面对人工成本的上升,合资企业的劳动成本压力很小,而本土厂商的压 力更大一些。

  六、技术提升的投入。合资品牌的技术从跨国集团直接引进,而本土厂商在近两年的研发投入增加很大,此次的首期节能车补贴中,本土厂商小排量车表现突出,其背后的研发和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的高投入显示效果,而这样的研发高投入是对利润的巨大影响。

  所以,在找到问题症结之所在后,笔者认为不应过分去“责难”本土厂商,本土厂商目前的困境或许只是短暂的,对于暂时的亏损并不可怕,可怕的从此一直亏损下去。

  眼下,本土厂商的当务之急是: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局势中,尽快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合理路径。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