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韩国汉江奇迹失落与再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0 06: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推行“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以来,诞生出“三星”、“现代”、“大宇”、L G、SK、“乐天”等数十家土生土长、规模庞大的世界级企业集团,创造了“汉江奇迹”。然而,经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这种大企业模式受到程度不同冲击,由此,韩国开始反思其“财阀经济”,转变发展战略,推动大小企业协同发展,其中诸多措施与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汉江奇迹”受挫金融危机

  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推行“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以来,长期通过低息贷款和出口补贴等措施扶持私营大企业,造就了“三星”、“现代”、“大宇”、LG、SK、“乐天”等数十家土生土长、规模庞大的世界级企业集团,形成了一批如汽车、造船、半导体、电脑、通信设备等具有核心技术、竞争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附加值产业,迅速完成从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化国家的巨大转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

  然而,长期依赖大企业发展战略的韩国经济却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举步维艰,甚至陷入绝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大企业接踵倒闭或陷入经营危机,起亚、大宇、H A IT A I等“非死即伤”,现代、三星、LG、SK等损失惨重。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韩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增长势头大幅放缓,特别是韩国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紧张和消费萎缩的严峻考验,破产企业数量达到2005年3月以来的最高纪录,韩国“财阀经济”模式受到极大质疑。

  在长期的“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韩国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逐步形成中心—外围(C ore-Periph-ery)的关系格局。大企业或与其所属企业形成垂直生产体系,或横向联合组成企业集团,掌握着国民经济发展主导权,成为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而中小企业则难以将其触角伸入主要产业部门,仅限局于剩余的有限空间,发展极为缓慢,在其国民经济体系中被严重边缘化。少数成功的核心大企业集团和大量落后的边缘化中小企业形成了韩国产业发展典型的二元结构。

  大企业低头牵手“小兄弟”

  目前,处于国民经济中心地位的大企业已经形成独立的封闭性循环系统和进口诱发型发展机制,原材料来源和制成品销路大都依靠国外市场,而所需零部件的生产以及销售和售后的配套服务均利用内部所属企业完成,无需外围企业的过多配合。这造成韩国外围中小企业和核心大企业各自在两个不同的轨道上发展,使外围的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大企业的支持,最具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难以得到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难以实现,应对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缺乏中小企业的韩国经济几乎陷入绝境,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也使韩国大部分产业的增长势头大幅放缓,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到严峻考验。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大企业发展战略带来的明显消极作用,改变零部件严重依赖国外进口的状况,增强国民经济的发展活力,韩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整顿措施,扶植中小企业,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专业化生产及其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产业竞争力。在《中小企业基本法》促进“专业化、系列化”、《中小企业振兴法》促进(加工组装工业中)企业间的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基础上,韩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取消对大企业优惠,转而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如制定了《中小企业创立补助法》、《中小企业产品购买促进法》,实施挖掘和支持外销中小企业制度,提供特别信用保证和税收减免等,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大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

  政府的支持使中小企业最近几年得到较好发展。韩国中小企业产值在制造业产值的比重由1975年的30.7%上升至1995的46 .5%,附加值的比重由1975年的31.7%上升至1995的46.3%;2004年中小企业在G D P的比重达到48 .6%;2007年中小企业的总产值高达350万亿韩元(约合2.8万亿人民币),约为全国企业生产总值的1/2;韩国经济正在走上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之路。

  政府出手:为中小企业做好三件事

  一、通过专业机构推动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

  由于韩国本土资源和市场有限,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类企业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但是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力量研究当地市场环境、法律法规和经济文化等。为了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国门,韩国政府组建专业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

  成立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简称K O T R A ),在全球70多个国家设立近百个贸易馆,为中小企业提供从产品出口手续到客户资源拓展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支持,具体包括搜集海外市场信息、海外人才招募、解读当地法律法规与政策环境、支援中小企业海外投资与市场开拓等,目前成为韩国中小企业走向全球的“桥梁”。特别是,为了消除韩国中小企业对到中国投资的诸多疑虑,K O T R A专门组织人力负责向韩国企业讲解在中国投资建厂的相关法律条文,以及在中国雇用员工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劳动法》的具体内容等,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环境、准确判断市场发展趋势。

  成立韩国中小企业振兴财团(非营利性政府机构),通过金融支持、技术咨询、培训和国际产业合作等方式,促进中小企业的海外发展。目前该机构已经成为韩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帮手。

  同时,韩国政府还将国外具有丰富当地经验和坚实网络的优秀民间咨询公司和营销公司指定为“民间海外支持中心”,帮助调查海外投资的可行性、推广韩国中小企业、协助国际技术合作等。

  二、“大小企业合作”拉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韩国政府除了大力引进海外技术,加强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联合技术开发以外,正在大力推动“大小企业合作”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自2002年开始,韩国政府与三星、浦项制铁等大企业及公共机构签订了官民合作计划,促进“以购买为前提的新技术开发事业”,即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产品得到大企业购买时,政府即向中小企业支持部分研发费用。目前参与“以购买为前提的新技术开发事业”的企业数已经由2007年的51家增加到2008年年底的69家,较好地推动了韩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同时,韩国政府积极推动大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由“制度上的共赢”转向“文化上的共赢”,推动以采购为主的合作模式向涉及研发、质量等所有领域合作的共赢模式。2004年韩国产业资源部决定将30%的产业基础资金支援给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合作事业,支持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开发、设备投资、人才培养、提高质量、推进销售等事业,推动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三、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的技术融资

  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强化金融支持,韩国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长期低息贷款,一般贷款周期为8年,利率一般在2%~8%,远低于10%左右的商业贷款。同时,设计了多种以政府为背景的风险投资基金,以补充和引导民间风险投资。更重要的是,韩国还以技术作为担保依据,由政府基金向银行提供担保,银行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主要支持资产规模小、资金不足,但创新能力很强、具有成功前景的风险企业。

  韩国政府为了促进民间金融机构的“技术中小企业融资”,从2006年开始强化民间的技术评价能力,设计并普及企业的技术评价模型,通过技术评估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融资。截至2008年7月,已有3000亿韩元来自民间金融机构的资金,以民间技术评价机构的评估报告为基础,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进行了投资。另外,韩国引入“共同中小企业融资”(Co-Finance)制度,即韩国中小企业振兴财团以信用方式提供政策性资金贷款,而民间银行提供对等的资金支持,通过官民合作强化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

  韩国战略转型对中国的启示

  “纵向联盟”

  产业联盟对于我国产业技术的整体提升、提高龙头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产业联盟主要是大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盟,对于最具创新效率和活力的中小企业的作用有限,如果没有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这种状况容易使中国的产业结构走向大企业、中小企业各自独立循环的二元结构、中小企业彻底边缘化,导致国内就业岗位下滑、内需难以启动。

  国家应该成立专门引导计划(或基金)大力推动产业链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纵向联盟,通过推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合作,打通上下游企业的产业联系,保障企业原料和销售的稳定,实现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大企业的技术溢出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推动中小企业借助大企业平台快速嵌入全球生产与贸易体系。通过引导计划(或基金),要求纵向联盟中的大企业必须采购一定比例的国内中小企业配套产品,从而在促使大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提高技术标准的同时,缓解国内中小企业的市场难题。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推动形成“大小企业配套生产国家计划”,在所有产业中推动大小企业的生产配套与协同发展。但在推动纵向联盟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大企业的并购等内部化行为,防止形成市场垄断;同时也要注意防止中小企业对于大企业的高度依赖而导致路径依赖或创新惰性。

  细分市场

  细分市场是中小企业扬长避短、避免与大企业竞争、发挥自有专长的机会,是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但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在细分市场开拓方面缺乏足够的能力与精力(如寻找细分市场、研究当地商业环境等方面的能力),政府对中小企业市场开拓的综合性服务非常少。

  为了引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我国需要建立全国性的细分市场信息平台及其综合性服务体系。

  一方面,为切实推动中小企业尽快嵌入全球生产体系,抢占国际细分市场,实现价值链的提升,可仿照韩国贸易投资振兴财团的模式,建立非盈利的我国海外贸易投资机构,专门负责搜集海外市场信息、解读当地法律法规与政策环境、推动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等。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国内市场信息体系以及综合服务体系,分行业建立和完善细分市场信息发掘、收集与发布平台体系,搭建中小企业与全国细分市场的“桥梁”,为中小企业的国内市场开拓与调控服务,特别是为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开拓综合性服务。

  融资模式

  创新型中小企业是“企业家精神”的摇篮,是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潜在力量,是一个国家的未来竞争优势,但融资难成为创新型企业创新创业的最大瓶颈之一。我国应大力推动基于专业技术评估的融资模式,推进中小企业技术融资:积极培育各行业专业技术评估机构(特别是民间专业技术评估机构),提升其专业技术评估能力;积极开展对中小企业与创业者的专业技术的评估工作,选拔技术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创业者与中小企业作为后备创新型中小企业予以重点扶植和培育;以专业技术评估为基础,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民间信贷等优先向创新型企业投资或提供金融支持,可建立国家技术评估担保计划,在技术评估对申请企业(人)的技术进行货币价值估算的基础上,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向申请企业(人)提供与其技术估算价值等量的金额担保,为成千上万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打开通往成功大道的创业之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