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04:45 来源: 经济日报10月26日,备受瞩目的《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经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四川省政府强调,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实现培育新的增长极、带动全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形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此前的10月17日,在第十二届西博会开馆的前一天,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内容首次亮相成都规划馆。这是自今年5月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并将“天府新区”纳入规划内容后,天府新区总体规划首次公布。天府新区总体规划提出,再造一个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城,以强化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的引擎作用。
当天,西门子与成都正式签署投资协议,将在天府新区建立世界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产品生产及研发基地。第十二届西博会期间,25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加天府新区的项目洽谈,足见天府新区的吸引力。
强化成都引擎作用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地区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增长较快的区域,肩负着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的重任。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成都如何进一步强化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乃至西部地区快速发展?
“建设天府新区正是要增强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的引擎作用,与重庆两江新区一起,成为西部发展的重要门户,带动周边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快速发展。”成都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松涛说。
“总体定位: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在成都规划馆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展区,鲜明的橙色字体向人们描绘了天府新区的蓝图。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在制定过程中,考虑到重庆、成都是经济区中心城市,集聚能力强,经济总量大,能够发挥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确定了规划空间布局为“双核五带”,并要求“双核”之间要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城市功能,实现错位发展,建设成为带动经济区发展的双引擎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城市。
按照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今后成都市要建设高端产业集中、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家创新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以及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大都市,并把规划建设天府新区作为提升城市功能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天府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天府新区总体规划提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把成都建成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其规划范围主要包括成都市的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四川省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其中成都1293平方公里。到2030年,天府新区城镇人口计划控制在580万至630万人。
按照规划,天府新区将承担“一门户、两基地、两中心”的核心功能。作为内陆开放门户,天府新区是内陆面向欧亚对外开放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西部地区与全球经济、技术、信息、文化流与合作的通道和平台。核心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高端制造业基地,前者以电子信息为龙头产业,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后者以汽车研发制造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工程机械以及节能环保设备等高端制造产业。两中心则具体为西部高端服务业中心和国家自主创新中心。
理念更加绿色低碳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规划建设天府新区,不仅有利于引导成都市的人口和产业向浅丘和台地为主、拓展空间充足、生态承载能力较大的南面、东面聚集,为成都及周边地区产业和城市发展拓展新空间;同时,有利于整合周边地区的优势资源,提升成都市作为特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辐射带动和创新发展能力,带动相对落后地区发展,有力支撑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引领和带动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
“天府新区融合了各种先进的规划理念。”王松涛向记者介绍了天府新区四大规划理念:山水环绕,组合布局;城乡统筹,生态田园;产城融合,(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集约发展,智能低碳。
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对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等内容更加强调。该规划的目标体系提出,天府新区总体规划有门户能力、创新能力、高端产业、宜居环境、低碳节能、社会民生六大指标,其中一半直接涉及低碳环保、“产城一体”的规划理念。
规划提出,在1578平方公里的范围里,绿地将占到694平方公里。到2030年,天府新区内将集聚300个国际机构与总部,达到每年1亿人次的航空旅客吞吐量;研发占GDP比重达到6%,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要达到75%;公共交通出行比重增加到45%;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35平方米,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7床,城乡居民收入比控制在2床以内。与同等规模的城市相比,将节约六分之五的土地,减少52%的能耗、94%的垃圾填埋、69%的碳排放、36%的用水。
以位于双流县丘陵地区的现代高端服务业聚集区的规划为例,其在集约利用土地、高效节能、产城一体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在这个项目里,集聚了医疗、文化、教育、创新产业等五大功能区。在1.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居住9万人口,昼间人口14万左右,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可在本区域内就业,实现居住、就业一体。
建“产城一体”的新区
“根据总体规划,天府新区的开发建设用地达650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的人口达600万。无论是土地规模还是人口规模,都略大于现有的中心城区,如此大的区域,如果城市和产业发展协调,相互间将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王松涛表示,“产城一体”的规划理念,有助于减少传统城市化进程中“产城脱节”带来的“城市病”,有助于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
未来的天府新区将与成都市中心城区形成“双中心”的格局,如何减少传统城市发展中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的问题?
“天府新区相当于是再造一个成都,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常住人口,都比中心城区大一些。如此大规模的城市系统,需要强有力的支撑系统,包括交通、能源供给、通讯,以及各种废弃物的处理能力。”王松涛说。
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实现了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从空间结构、规划布局,到交通体系、市政设施这样的支撑系统,都充分考虑了产业和城市共同的发展需要,而非就产业谈产业、就城市谈城市。
以交通为例,未来天府新区将形成高速路连接系统、快速路连接系统,以加强天府新区城市组团与中心城区、组团与组团之间的快速连接。每个城市组团依托轨道枢纽站点形成组团综合交通枢纽,并以综合交通枢纽为节点;在组团内部发展公共交通。根据现有规划,天府新区共360多公里的轨道线路,平均每平方公里0.5公里,略高于中心城区标准。
而在路网走廊下,将铺设水、电、气、讯、油等主管道,从而最大限度节约城市空间资源。
从产业布局看,天府新区内,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已经或正在形成产业聚集。成都市经信委工业园区处副处长朱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天府新区的产业发展已有较好基础。2010年,天府新区规划区域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71亿元,其中成都73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65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4%。
据了解,按照“产城一体”的理念,天府新区的建设将分三步走:
2011年至2015年是快速启动、重点突破时期,这一阶段,将主抓产业项目,推进新区的发展。具体而言,是以国家级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基础设施先行,快速推进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及高端服务业。
2016年至2020年是全面推进、形成框架时期,产业项目、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将围绕枢纽强化新区高端产业和高端服务职能,国家级现代产业高地基本形成,实现再造“产业成都”的目标。
2021年至2030年是优化提升、持续发展时期,强调消费、科技创新、文化交往。将强化高端消费、科技创新和文化交往功能,完善城市综合服务职能,基本建成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天府新区建设有助于西部创新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戴 宾
今年5月5日,获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作出了规划建设“天府新区”的战略部署。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对于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实施、加快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步伐、推动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我国先后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等国家级“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有两大目的:一是带动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承担我国新一轮改革“探路者”的重任。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期国策,成渝经济区则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也是我国内陆开放的主阵地。成渝经济区是一个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双核经济区,重庆、成都也是国家批准设立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府新区建设对成都发展核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双核带动、双区引领”将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新模式。
因此,天府新区一方面承载着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引领西部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任;另一方面,也担负着探索内陆开放、创新发展的改革重任。内陆开放门户、高技术产业基地、高端制造业基地、西部高端服务业中心和国家自主创新中心的五大核心功能定位,将使天府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天府新区的发展定位是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要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高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产业,建设万亿高技术产业基地和万亿高端制造产业基地,建设西部高端服务业中心。
规划建设天府新区为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一次产业集聚的新机遇,这一轮新的产业集聚无论在规模上、水平上、范围上都远远超过四川近代以来的产业集聚。天府新区建设通过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将使四川的产业规模、产业水平、产业竞争力达到一个新高度,促进四川新的产业分工、区域发展格局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有利于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成内陆开放高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在成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将为成都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大都市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其一,在空间布局上,天府新区与既有的成都中心城区将形成“两区、双中心”的空间发展格局,成为成渝经济区成都发展核的主体,打破了成都有史以来圈层扩张的惯性,在已经具有相对规模的基础上再次突破了城市发展的门槛,城市发展空间实现倍增,也为超大城市的发展探索了一种新的空间发展模式。
其二,天府新区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下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高端产业基地,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力争形成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西部一流的优势产业集群,将使成都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和提升,极大地推动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
其三,天府新区主要集聚新型城市功能,包括科技、商务、行政文化、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将与中心城区形成功能上的错位和互补,有效疏解和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形成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成为西部地区与全球经济、技术、信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通道和平台,从整体上增强城市的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文化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使成都城市综合功能和城市品质得到极大地提升。
(本报记者 钟华林 通讯员 陈 伟 整理)
江苏启动“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提升城乡空间布局、功能形态、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城乡一体化的“江苏探索”
本报记者 薛海燕
江苏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启动仪式日前在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前石塘村举行。“十二五”时期,江苏省将组织实施城乡规划引导计划、城镇功能品质提升计划、节约型城乡建设推进计划和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在未来5至10年内,江苏城乡空间布局、功能形态、人居环境、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等将实现新的大提升。
作为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份之一,江苏在实施城市化战略的理论创新、规划引导、政策支撑和组织推动等方面,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据介绍,统筹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使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这是历届江苏省委、省政府长期关注的问题。
早在2000年,江苏就率先提出将城市化作为全省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2005年,江苏又提出“城乡规划全覆盖”的概念,并率先开展镇村布局等工作,以规划引领城乡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今年9月9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引领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创新性地提出“美好城乡建设行动计划”,对未来5年的城乡发展指明方向。
《意见》绘就了江苏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未来蓝图,并明确了各项政策措施,可以说是举全省之力组织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齐心协力打造美好江苏。
《意见》明确,“十二五”时期,全省组织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城乡规划引导计划;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城镇功能品质提升计划;节约型城乡建设推进计划。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对于四项行动计划作了详细阐述——
城乡规划引导计划:强调增强各级各类城乡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前瞻性,以规划为龙头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到2015年,全省要通过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形成1000个省级“康居示范村”,带动1万个规划布点村庄达到康居乡村建设标准,其他村庄环境普遍改善。
城镇功能品质提升计划:重点在住房保障,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交通现代化和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绿色生态网络构建等方面加大力度,全面提升城镇空间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到2015年,全省住房保障覆盖面扩大到20%以上的城镇家庭;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0%和80%;市、县(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100%和95%;基本建成环太湖、古运河、沿长江绿色生态公共空间示范区;逐步形成具有江苏特色、历史底蕴、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城市风貌。
节约型城乡建设推进计划:侧重于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坚持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的理念贯彻到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领域。到2015年,全省新建建筑全面实施65%的节能标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60%;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40%以上,50%的城市建成省级以上节水型城市。
“‘美好城乡’重在行动。这四项行动计划,是未来一段时期江苏美好城乡建设的行动指南。”周岚说。
举行启动仪式的前石塘村,是“江苏省康居示范村”和“南京市乡村旅游示范村”,由苏州科赛集团与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共同出资改造,围绕着“新农村建设是主题、乡村旅游是主线”的定位,把旅游产业、农业产业放在改造的第一位,并注重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村民服务意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了前石塘村整体的发展。有关人士分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成功模式,将成为江苏新农村推向市场化的典范和城镇运营市场化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