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焦瑾璞:要大力鼓励和设立微型金融机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2 16:13 来源: 财新网

  

  【财新网】(记者张冰)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党组书记焦瑾璞周六在财新峰会上表示,现在金融机构的缺陷造成的问题需要深化改革。

  他表示,上一轮改革的红利已经完成,现在金融改革的一些动力和红利基本上消失已尽。下一步在金融方面想要统盘的和系统的解决问题,就是两个方向,工农中建这些大的银行就要去搞国际化,不要再设立小企业信贷部。而另外一个方向,要大力鼓励和设立微型金融机构,包括允许一些民间资本的进入,完善我们国家从国际化到大银行、中银行以及微型金融机构一种完整的金融体系,奠定我们国家金融经济发展的基础。

  焦瑾璞认为,金融本身就是一个财产权,是资金的财产权。现在经过30年的展,大家已经有了一些资金,为什么不放开个人资金的使用权。但如果法律不解决这个问题,民间金融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如果融资平台算是正规金融体系给了正规的企业,民间金融是民间的资金给了其他企业,那么两者是一种并行的关系。应该给大家财产使用权,特别是民间的放贷权,包括个人的放贷权,而不是金融这个行业由银行自己垄断。

  焦认为,还要反思和重新认识监管的边界。从理论上来讲,对于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有巨大的外部性,应该审慎监管。对于一些定向募集资金的,如信托这些金融机构叫做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可以审慎性监管,可以非审慎性监管。对于一些不吸收存款的放贷机构应该是分审慎性监管的,目前全国统一性的监管,这种监管结果是造成农村资金互助社50万块钱的一个机构都需要银监会来批。

  他表示,在这种监管体制下,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只让长自己的草,不让长别人的树,这就遏制和扼杀了监管的创新或者机制的创新,这必然是出了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问题。上世纪90年代之后出现金融过热,地方政府对金融的管理权限上消失。而现在应该反思,像中国这么大的一些国家,中央集权的监管能不能管理下去。可以比较中国的一个省和欧洲的一个国家差不多,由于地方政府参与的积极性不强,造成监管集中,客观上也造成了金融体系往上走集中,贷款垒大户,这样就扼杀了基层金融、微型金融发展的积极性,金融体系结构造成的问题必然反映到贷款的投向问题,制造了融资平台这样一个怪物或者这个肿瘤。

  焦瑾璞称,现在确实应该重新认识地方政府在监管方面的作用,应该重新探讨双层监管或者中央和地方的金融监管的分权问题,包括事权以及责任制的问题。此外,由于受以前认识的影响,我们国家的金融法规基本上是按机构来设置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证监法》《商业银行法》,这些基本上是按机构监管,从生到死。

  焦称,实际上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务的发展,现在各种业务是在交织的,现在突出一个综合性的平台,比如中国平安。平安收购深发展以后,平安银行和深发展银行如果并账,我想它将来的重点肯定银行业务占重要地位,但是由谁来监管?我们通常的功能监管,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不了功能监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