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11月14日财经头条(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17:40 来源: 新华08网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3日发表宣言,成员国同意到2015年底之前将对所有绿色商品的关税削减到5%以下(包括5%);避免采取阻碍成员国企业间知识产权转移的措施;期望至2035年将区内总能源消耗量较目前减少45%。另外,各成员国还承诺将加强合作、对抗贸易保护主义、消除关税上限以促进经济增长及创造新业职位,应对全球经济的显注下行风险。

  ***本期导读***

  【财经要闻】

  >货币供应核算口径扩大

  >社保险资亿元增仓17股

  【产业公司】

  >发改委首出手重罚垄断

  >石油流通指导意见发布

  【环球财经】

  >蒙蒂被正式任为意总理

  >日三季度GDP大幅反弹

  【财经分析】

  >通胀率降新兴体或减息

  >欧元区核心国家正减少

  【指数行情】

  名称 收盘价 涨跌%

  上证综指 2528.714 1.92

  深证成指 10645.68 2.18

  恒生指数 19508.18 1.94

  台湾加权 7525.65 2.15

  日经指数 8603.70 1.05

  沪指放量涨1.9%收复2500

  --------------

  沪深股市全天呈现单边上扬走势,黄金、煤炭、环保、锂电池概念活跃,带动市场人气。沪指重新站上2500点整数关口,收复5日、10日均线。截至收盘,沪指报2528.71点,涨1.92%,成交825亿元;深成指报10645.68点,涨2.18%,成交903亿元。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明显放大。两市各板块全线上涨,钢铁、石油、银行、水泥板块表现落后于大盘。

  亚太股市周一普遍走高

  --------------

  投资者受到欧洲债务危机担忧缓解以及强劲的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鼓舞,纷纷买进法努克等成长股;因市场预计该股未必会退市,奥林巴斯大幅上扬。东京股市周一走高,日经指数涨1.05%。台湾股市周一上涨,加权指数涨2.15%,第一金证券的本地分析师说,意大利形势最新进展令投资者感到鼓舞。香港恒生指数涨1.94%。

  

  【中资H股】

  名称 收盘价 涨跌%

  中兴通讯 23.20 5.22

  长城科技 1.90 1.60

  比亚迪 20.85 26.06

  中国石油 10.62 1.92

  中国银行 2.76 2.22

  中国联通 16.72 2.70

  (单位:港元)

  【财经要闻】

  央行扩大10月份货币供应量核算口径

  --------------

  央行发布数据报告显示,10月央行扩大了货币供应量核算口径:”货币供应量已包括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央行数据显示,扩大口径后的10月广义货币(M2)余额为8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分析人士称,央行扩大了10月货币供应量核算口径,使得M2统计范围更大,更能体现金融市场真实的流动性状态。

  发改委:明年CPI可控制在4%以内

  --------------

  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刘刚14日表示,明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行压力可能增加,食品价格上涨的供求压力在减弱,且今年价格对明年的翘尾因素影响会有所减弱,预计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可控制在4%以内。他强调,物价的压力仍会很大,今后应立足粮食生产和安全,继续将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宏观调控首位。

  强强联合 社保险资亿元增仓17股

  --------------

  据统计,三季度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强强联合“一齐增仓或新进了26只个股。从合计增仓股数看,保利地产被合计增仓16481万股位列首位。从预估耗资看,有17只个股耗资额超过亿元,保利地产、万科A、上海医药等位居前列。市场方面,奥飞动漫、围海股份、四方股份、光明乳业、天坛生物10月以来涨幅均超10%。

  国资委:央企海外并购要重视风险

  --------------

  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刘文炳近日表示,近年来,许多中央企业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实施了一系列海外并购,但少部分中央企业的海外并购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科学的决策机制,海外并购的经验和整合经验不足。中央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购目标企业各方面的风险。

  10月北京CPI达5.9% 5个月首次跌破6

  --------------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今日联合发布数据,10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9%,5个月以来首次”破6“,环比回落0.6%,这是连续两个月回落,成为今年以来最大的跌幅。从影响CPI升降的八大类消费价格看,10月为”七升一降“,食品类和居住类仍是拉动价格上涨的主要类别,但涨幅较上月均有所回落。

  瑞银:2012年新增银行贷款或达8万亿

  --------------

  瑞银14日发布报告称,预计今年新增贷款总额不会超过7.5万亿,2012年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总量均将增长14%-15%,新增银行贷款可能达8万亿。瑞银认为,中国政府可能会在不明显改变政策基调的情况下,逐渐放松银行借贷、增加财政支出,但是,报告认为进一步的放松将取决于经济数据,并且会维持较小的规模。

  

  

  【产业公司】

  发改委首次出手重罚垄断 两药企被罚没近700万

  --------------

  据媒体今日消息,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开出巨额罚单,山东潍坊顺通医药有限公司和潍坊市华新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由于控制复方利血平原料,强迫下游生产企业抬高投标价格,严重破坏了国家药品价格招投标制度。依据反垄断法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总计687.7万元和15.26万元。据悉,此案为首起垄断重罚案。

  ”十二五“石油流通行业发展指导意见发布

  --------------

  商务部14日发布《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石油流通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大财政对石油流通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鼓励石油流通企业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建立高效便捷的新型物流配送体系。全面推动清洁汽柴油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构建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

  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

  --------------

  工信部14日印发《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称,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出现势必为电子认证服务的应用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到”十二五“末期,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并在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模式探索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电子认证服务市场规模突破80亿元。

  未来十年中国新能源投资累计将达5万亿元

  --------------

  近日由清华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2年《低碳发展蓝皮书》指出,《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及《”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目前均已上报国务院待批。蓝皮书预测《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有望在今年年底出台,预计出台后将引发新能源投资热潮,未来十年内中国新能源投资累计将达5万亿元。

  9月我国船舶业承接订单为两年多来月度最低值

  --------------

  工信部14日发布数据,1-9月,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394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下降1.9个百分点。9月当月,我国船舶行业仅承接船舶订单94万载重吨,是2009年6月以来月度成交的最低值。截至9月底,全国约有30%的船厂没有接到订单,一些中小船厂已开始停产、转产。

  京沪高铁被召回动车拟16日恢复运营

  --------------

  媒体今日消息,之前因质量问题召回在京沪高铁线上运营的动车组,有望于本月16日正式恢复上线载客运营。铁路系统权威人士透露,中国北车生产的CRH380BL型动车组计划将于本月16日正式回到京沪高铁线,恢复上线载客运营。CRH380BL型动车组存在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并已在京沪高铁线上空车试跑了一段时间。

  鱼跃医疗遭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减持

  --------------

  鱼跃医疗(002223)14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在8月8日至11月11日期间通过证券交易系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为4.887%,合计减持数量为1998.24万股。公司股份最新收报25.41元,下跌0.43%。

  北新路桥中标2.6亿工程 占去年营收11%

  --------------

  北新路桥(002307)14日晚间公告称,公司被确定为海口至洋浦一小时交通圈西线高速公路白莲立交至白马井立交段改建工程(第3合同段)中标人。中标价为2.66亿元。该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占公司2010年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11.08%,合同履行不影响公司业务的独立性。

  海翔药业非公开发行股份获证监会通过

  --------------

  海翔药业(002099)14日晚间公告,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据此前的公告,公司拟向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在内不超过十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2350万股,发行价格不低于21.58元/股;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亿元。

  

  

  【环球财经】

  蒙蒂被正式任命为意大利新总理

  --------------

  据意大利安莎社报道,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13日任命马里奥-蒙蒂为总理,负责组建过渡政府。蒙蒂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意大利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当前危机,意大利既是欧盟创始国之一、也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因此意大利应当成为拉动欧盟增长的力量,而不是欧盟的软肋。

  IMF总裁:APEC成员国都有责任帮助解决欧元区危机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周日向亚太地区领导人表示,虽然亚太地区经济对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对于解决欧元区危机每个国家都负有一定责任。拉加德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应在必要情况下允许本币进一步升值,她相信未来数年里中国政府会让人民币继续升值。

  欧洲央行官员:欧洲央行不是成员国政府的最后贷款人

  --------------

  据外媒周日报道,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魏德曼表示,欧洲央行肯定不会成为欧洲主权国家的最后贷款人,因为这不仅有悖欧盟条约内容,而且也不属于欧洲央行的职责范围。他还称,欧洲央行的流动性供应是无法解决意大利信心危机的。

  德国总理希望加快欧盟改革步伐

  --------------

  据外媒周日报道,消息人士透露德国总理默克尔希望加快欧盟改革步伐,并希望欧元区所有成员国在2012年年底前通过相关方案。德国希望对《里斯本条约》进行修改,以对违反预算规则的成员国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日本第三季度GDP大幅反弹

  --------------

  日本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长6.0%,这是日本经济在经历了3月11日地震和海啸冲击以来首次实现增长。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GDP较环比增长1.5%。日本经济财政政策担当大臣古川元久称,第三季度GDP的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灾后供应链的重建工作取得快速进展。

  日中同意联手应对全球金融挑战

  --------------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上周六一致同意,两国应联手应对全球金融问题以及其他挑战,此举表明日中愿意相互合作以应对欧洲主权债务问题。此次会谈持续了35分钟,并未涉及合作的具体形式。日本官员表示,两位领导人讨论了全球金融挑战、气候变化以及环境问题。

  利比亚:明年年底前石油产量重回战前水平

  --------------

  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董事长周日宣布,利比亚的石油产量预计将在2012年年底前达到内战前水平,即每天160万桶左右。他表示,利比亚现在的石油产量为每天60万桶左右,其中有14万桶输往炼厂;预计利比亚石油产量将在12月底之前达到每天80万桶,在2012年年底前达到内战前水平。

  本周欧美地区将公布的重要经济数据

  --------------

  周二:法国、德国和欧元区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初步统计数据,意大利9月份对外贸易统计数据,美国10月份零售数据及当月生产者价格指数。周三:欧元区10月份通胀率修正数据,美国10月份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及当月工业生产、设备开工率数据。周四:美国10月份新房开工量及新房建筑许可证发放量数据、上周初领失业救济人数。周五:德国意大利发布9月份工业订单数据。

  

  

  【财经分析】

  通胀率下降为新兴经济体留出减息余地

  --------------

  直到一个月前还在困扰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通货膨胀显示出见顶的迹象,从而为央行下调利率并采取措施抑制全球经济衰退留出余地。

  过去一周中,中国和巴西均公布通货膨胀率下滑幅度超出预期。这增强了市场的如下预期:巴西银行在累计将基准利率下调1个百分点后将继续降息,中国可能会暂停持续一年的货币紧缩政策并转而实行更宽松的政策。

  德意志银行亚洲经济学家表示,亚洲各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触及或度过了本轮周期的顶部;这种前景应当能够促使决策者在年底前将当前的紧缩信贷政策立场转为中性。

  美国英国的低利率使得信贷市场得以维持流动性。若新兴经济体进一步放松政策,现金和信贷的流动性都将得到增强。当然,由于本轮危机并没有2008年危机那么严重,因此新兴经济体放松货币政策的程度不会达到2008年的程度。

  10月份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升幅从9月份的6.1%大幅降至5.5%。分析师普遍预计,这意味着央行将采取稳健的政策立场,维持利率不变。不过,如果欧元区危机恶化并对全球需求和信贷环境造成更沉重的打击,物价压力缓解的情况至少为中国央行提供了减息空间。部分人士认为,如果在明年夏季前通货膨胀率降至3%,央行也将会做好减息准备。

  分析师表示,尽管通货膨胀率出现下行迹象,但央行仍需谨慎行事。过度放松政策可能令本币面临贬值压力并重新引发通货膨胀风险。鉴于印尼上周将利率下调50个基点,德意志银行表示,这加剧了有关融资成本下降导致信贷迅速增长的担忧。

  欧元区核心国家的范围正迅速缩小

  --------------

  欧元区核心的定义已不同以往。这轮债务危机已经席卷了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外围成员国。现在,法国国债与德国国债的收益率之差也在不断扩大。这会给法国乃至整个欧元区带来麻烦。

  法国国债与德国国债的收益率之差目前已达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投资者已经不再将法国国债视为避险资产。在市场避险情绪高涨时,法国国债遭遇抛售;在风险偏好升温时,法国国债上涨。

  这背后有两个因素在发挥作用。首先,法国虽然已在加速实施旨在捍卫主权信用评级的政策,但其自身仍显脆弱。法国经济正在放缓;与此同时,在拥有AAA评级的欧元区国家中,法国的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是最高的。苏格兰皇家银行指出,法国要比意大利花更大的力气来整顿财政,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第二个因素是欧元。2007年,欧元区主要的债券发行国中有七个国家拥有AAA评级,这七个国家的GDP总和占欧元区GDP的73.7%。其中五个国家目前仍拥有AAA评级,但在投资者看来,现在只有德国、芬兰及荷兰的债券可以称作避险资产,这三个国家GDP总和仅占欧元区GDP的35.6%。法国只是徒有AAA评级的虚名,奥地利的情况也一样。

  危险的是,法国国债与德国国债收益率之差的不断扩大已开始影响到法国参与应对危机。对法国与德国之间的政治联盟构成了威胁。就经济而言,这可能会导致跨境信贷资金进一步撤出,从而损害经济增长。事实上,债券市场的走势正在瓦解欧元。法国已无法再确保其欧元区核心成员国的地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