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方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01:2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秦朔
有一个字,最平常也最不平常,就是中国的“中”。
对这个字的理解,可能决定着,我们能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国”。
从历史上看,中国有过“天朝大国”那样的妄自尊大,“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马克思语),也有过自我贬抑、仰人鼻息、丧失民族主体性的痛苦经历。历史已经证明,这些或自大或自卑的定位,都不是文明之道,而是蒙昧之道。一个成熟的民族,其发之于中的声音,应该有开放宽广的气象,有理性的自尊,也有在不断反思中求取进步的追求。
“中”是一种不高不低、不左不右的姿态,一种“不堕极端,脱离二边”、不偏不倚的恰当性,中是“和”。在中国文化中,“中庸之道”既指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样的修身之道,更指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样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致中和”,依靠的是至善与至诚,“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也就是说,有一个最诚实守信、诚笃负责的大环境,就可以让一切人和一切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和作用,创造物质财富,领悟天地奥秘,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中”是正直,是正道、中道,是公平合理之道。正道坏则邪径成,所以要始终坚持“中正公方”,“防邪僻而近中正”。这里的“中”,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原则与道路,体现的是历史进步的合理性与方向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经过了三十多年。如果不带偏见,以持平之心回首这段历史,我想我们无法否认,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经济史诗,一部由亿万劳动者、创业者、创造者,在和平贸易的世界里,在自由交换的市场上,通过他们的勤劳付出和智慧努力,通过为他人创造出合适的、同时不断改进的商品和劳务,所成就的一部伟大史诗。这个基本的逻辑,就是劳动创造价值,奋斗成就繁荣,而保证这一逻辑能够实现的条件,是劳动能被激励,资源能够获取,产品能找到市场,企业家与经理人能创造与发展出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劳动组织。与此相呼应的是,包括基础设施、要素市场、政府服务、法治、教育等在内的软硬件环境,从总体上支持了让更多的人更有意愿、更有动力,去创造、去奋斗、去为他人服务的历史性进程。
因为有这样的逻辑,因为这样的逻辑得到支持,所以,中国经济才有了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发展,中国人才有了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生活——不仅是物质生活,也是知识和精神成长的生活。
毋庸讳言,今天的中国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很多挑战和压力,在三十多年前是无法预料的。中国已经走完上半场。在上半场,中国抓住了不少机遇,或者说,没有错过大的机遇。在下半场,中国还能这样幸运吗?
我们能看到的是,在下半场,中国要抓住新的机遇,激发新的活力,必须克服那些试图把各种性质和各种形态的“机会主义”固化的顽症。凡是那些不是通过公平的方式来获取资源,不是通过公平的竞争来赢得市场,不是通过公正的规则来谋求利益,不是通过踏踏实实的劳动与创造来增益福利……所有这些行为和现象,都是“机会主义”。
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因为我们相信,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她已经走上了一条“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陈独秀语)的大道。大道有崎岖,有风雨,但大道即天道,即人道。道不远人,方为人道。
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下半场。但是,只要我们在配置资源的时候,建设市场的时候,推进福祉的时候,能够经常大声地问自己,这样做对谁最有利?这样做公平不公平?这样做能不能持久?这样做是不是健康?这样做是不是最大程度地善待了宝贵的人、财、物和自然资源?这样做是不是更有利于劳动者创造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迸发?这样做是不是正道、是不是中道、是不是大道?只要我们按照这样的逻辑去问,按照这样的逻辑去做,我们就会走在阳光里,中国就会走在大道上。
今天的中国,已不习惯强求一律,而追求和而不同。但是,“和”,需要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要走正道。中道是正道。只有正道光明,众人才能向善,择善而执,众志成城,众善汇聚。
和中道字面相似,但内涵恰恰相反的,是“半道”。“半道”好像也在半中间,但其实是一种不正之道,例如,半权力半法治,半权贵半市场。半生不熟,似是而非。
对某些既得利益者而言,“半道”是最佳获利之道。但是,对整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半道”则废,则衰。“半道”就是不彻底,就是扭曲,就是畸形。
中国下半场的逻辑,或者说是“前逻辑”——即许多具体方略的大前提,是要真正汲取我们写就上半场伟大史诗的精髓之所在,以此为起点,为基石,再出发,再创造,再创新。舍此而另觅,别无可持续之路。
半途而废,中道方兴。
中国的下半场,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路上。
(作者为本报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