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海外扩张再出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01:3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曹金玲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和资本项目自由化不断优化中资银行国际化的环境
从11月8日起的20天里,交通银行(601328.SH,01328.HK,下称“交行”)有3家海外分行或子银行集中开业。
分业监管的格局、稳健发展的思路,使得中国银行业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总体受伤较小。中资商业银行海外扩张之路正紧锣密鼓地展开,国际化战略实施正加速挺进。可以看到的是,未来10年,中国商业银行将在海外走得更远。
银行国际化战略布局
11月8日晚,交通银行(英国)有限公司宣布正式成立,这也是交行在海外的第一家子银行。事实上,早在1993年,交行就在伦敦设立了代表处,是最早在英设立机构的中资金融机构之一。
继交行英国子银行挂牌后,本月内,交行旧金山分行会正式开业,悉尼代表处则将升格为分行;其中旧金山分行更是金融危机后美国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第一家中资金融机构。此外,交行胡志明市分行已于今年2月份正式开业,9月底交行台北办事处设立已满一年,交行台北分行的筹备申设工作也正稳步推进,目前正在等待相关部门批准。
用交行董事长胡怀邦的话说,交行“以亚太为主体、欧美为两翼”的国际经营网络基本搭建成型,有助于交行全球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目前,交行已建立香港、纽约、东京、新加坡等11个境外机构,交行境外员工人数超过1600人,主要服务对象为当地中资企业、华人华侨以及部分当地优质企业客户,服务范围包括存款、贷款、结算、清算、汇款、债券投资以及理财等银行业务。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最新获悉的数字显示,截至2011年9月末,交行海外行资产规模达到3339.92亿,较年初增长39.24%,大幅超过集团总资产增幅28.8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海外行实现利润同比增长70.54%。
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11月9日在“2011国际金融论坛全球年会”上透露,截至2010年底,国内五大行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共设有89家一级境外营业机构,收购和参股10家境外机构,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在境外设立5家分行、5家贷款处;而这些机构在境外除了开展传统业务外,积极开拓其他各类新型业务,包括财务顾问、现金管理服务等。
当然,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内商业银行,中行的海外业务扩张也非常迅猛。截至2010年末,中行海外资产总额达2.3万亿元,是2006年末的1.8倍;海外净利润达239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末增长50%。
中行2011年中报则显示,除了去年9月作为首批获准在台湾设立台北代表处的大陆银行,中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新设机构 12 家。
除了设立分支机构,中行还加强与境外代理行的业务合作,推出“中国柜台”服务模式,在未设立分支机构的海外地区设立“中国业务柜台”。该行已在阿曼、加纳、秘鲁、阿联酋等国设立了“中国业务柜台”,为“走出去”中资企业、个人以及外国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风险与机遇并存
值得注意的是,工行今年在海外业务上可谓“大刀阔斧”。1月,工行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荷兰阿姆斯特丹、意大利米兰和西班牙马德里五家分行正式对外营业。同时,工行还宣布将其在卢森堡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卢森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欧洲)有限公司”,下设五家分行。至此,工行在欧洲的德国、卢森堡、英国、俄罗斯、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9个国家拥有了营业机构。
5月,工行孟买分行成功获得了由印度储备银行颁发的经营牌照。同样在5月,巴基斯坦卡拉奇分行和伊斯兰堡分行开业。此前,工行已获得了巴基斯坦监管机构颁发的金融业务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成为巴基斯坦目前唯一一家中资商业银行。
8月,工行又宣布就阿根廷标准银行及其两家关联公司80%股权买卖交易与南非标准银行集团有限公司等达成协议,并于阿根廷当地时间4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签署了股份买卖协议文件。
此外,今年3月11日,工行首家海外人民币业务中心在该行新加坡分行正式开始营业,开启了该行大规模开拓海外人民币业务市场的序幕。
工行行长杨凯生近日公开表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工行海外总资产1230亿美元,集团全部资产将近24000亿美元;目前工行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34家境外机构,加上正在等待有关国家的监管机构最终审批的几个项目,到明年上半年,工行的海外机构将可以覆盖4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
“到目前为止,工行海外机构的资产、利润在全行的总资产、总利润占比仅5%,这虽然有工行自身资产总量、利润总量十分巨大的因素之外,也应该坦率地承认,工行国际化发展的程度仍然是有限的。”杨凯生如是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中资银行国际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是发展趋势所在,伴随中资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中资行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同时,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和资本项目自由化逐步推进,也在不断优化中资银行国际化的环境,有助于其在海外逐步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和客户资源,做大市场和资产规模。
但同时也看到,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仍处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面临着战略定位、机构网络、服务水平、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等多方面挑战。
“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爆发既给中资银行海外扩张带来风险,也带来机遇,”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风险在于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动荡,机遇则是外资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为中资行挪腾市场空间,中资银行明显开始介入海外本地企业金融业务,而后者有助于建立长期良好的业务关系。
在连平看来,应该加大大型中资金融机构海外扩张脚步,但同时要平衡好惧怕风险和盲目扩张之间的关系。
也有业内人士提醒,中国国有大行在海外“昂贵”扩张,投资巨大、消耗资本金但回报有限,转而又在国内借助资本市场补充资本金,银行不能“贪大求洋”、为国际化而国际化;同时海外扩张要特别注意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更为复杂的国际政治风险、国别风险、国际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新风险。
“新设机构”与“收购兼并”共促进
“在未来国际业务发展上,我们一方面将加快网点建设,尽早在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实现全覆盖,真正建成‘以亚太为主体,欧美为两翼’的服务网络。另一方面,通过并购、战略联盟、开设独立分支机构等手段拓展海外市场。如有合适的并购目标,我们会积极进行研究。”交行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上述相关负责人还指出,未来将积极寻求与汇丰在海外市场及国际业务方面的合作,通过双方各自优势做大做强海外业务。
在海外业务扩张上,工行则奉行“两条腿走路”策略,即坚持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并存,同时特别关注新兴市场;在采取直接增设分支机构的同时,也注重运用并购的方式来拓展境外网络。
“在我看来,新设机构和收购兼并要共同促进。”连平对本报说,“近年来,中资银行在海外新设机构非常迅速,这种传统做法仍会继续;同时,未来收购兼并也会有更多机会,应该加强跨文化管理和跨文化整合。”
连平表示,在中资银行海外扩张地点选择上,新兴市场和欧美发达地区都“不可偏废”,“新兴市场中中国企业更多,但法律法规等相对不够完善;发达地区的政策法规更完善,但成本和管理要求都较高。”
此外,连平还认为,中资银行海外经营面临两个紧迫课题:一是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巩固并进一步拓展本地优质客户群体,要针对当地优质客户的要求,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其金融要求;二则是如何有效管控经营风险,银行海外经营的风险明显大于境内经营。中资银行海外经营,尤应关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合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