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资行议最新数据:政策微调使信贷或暂时松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10:2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我国10月份5870亿元的新增贷款额为4个月以来最高,超过了接受彭博调查的所有18位经济学家的预期。尽管因为缺乏有关10月份表外信贷的信息,现在判断实体经济的整体流动性条件是不是已显著放松可能为时过早,但在与本报记者连线的几位外资银行专家眼里,银行信贷已然放松,至少在表内是如此。他们将此视为显示选择性放松已经开始的一个信号,称其大大缓解了人们对中国经济急剧放缓的担忧。不过,鉴于此次放松政策的目的是避免经济“硬着陆”而不是制造另一轮经济繁荣,多数专家认为放松可能是临时和微调性质的。

  具体来分析10月份金融数据。首先,票据贴现业务持续萎缩,较上月减少了约700亿元,但普通银行贷款增加了约6600亿元,从而大大抵消了票据萎缩的影响。瑞银证券中国经济研究主管汪涛认为,正如国内媒体此前报道的,银行显然确实被允许在10月中下旬增加表内信贷。

  其次,持续的房地产紧缩政策以及萎靡的汽车销量导致了居民贷款增长乏力,从9月份的1750亿元减少至1330亿元,相反对企业部门的贷款则强劲增长,企业中长期贷款从9月份的仅750亿元增加至2370亿元。对此汪涛表示,这与10月份强劲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一致。考虑到基础建设投资有所反弹,她判断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基础建设项目的贷款也已放松。大和资本市场公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持有类似看法。他从10月份中长期贷款继9月份增加1630亿元后又增3350亿元判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铁道部可能是最近信贷放松的主要受益者。

  第三,与银行信贷超预期增长相反,10月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则进一步放缓至12.9%。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解释说,M2增速略有回落可能是因为资本净流入低迷所致。10月份的离岸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表明市场曾预期人民币会贬值,可能有大量资本撤离中国。

  第四,虽然银行放贷加速,当月银行存款还是减少了2000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减少了7300亿元。张智威表示,家庭储蓄存款降低有部分是季节性因素造成的,在过去10年中家庭储蓄存款在10月份期间曾有8次下降,资金流向理财产品则可能是另一个原因。事实上,与4月份和7月份的情况类似,居民存款虽然于9月份回归银行,但在季末监管层检查之后,再度从银行表内挪向表外理财产品。汪涛认为,这有两方面含义。首先,在负利率水平下,银行存款对居民而言不具吸引力;其次,虽然监管进一步加强,银行仍然遵循着将存款在表内—表外之间转移的游戏规则。由于企业贷款显著增长,所以即便在财政存款大幅增加4190亿元的情况下,10月份企业存款也微增了860亿元。

  基于10月份的贷款数据,孙明春预计11月和12月的新增贷款将分别接近6500亿元,使2011年全年的新增贷款总额高于7.5万亿元。“果真如此,这将大大降低四季度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正如我们此前所指出的那样。”孙明春如是说。而汪涛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11至12月份银行每月新增贷款可能在5000亿元至5500亿元,令全年新增贷款总额达到7.3万亿元。

  “考虑到表外借贷可能继续回落,表内借贷的增长空间可能比我们目前预计的更大,但今年的新增贷款总额应该不会超过7.5万亿元,社会融资总额可能会从2010年的14万亿元降至12万亿元。2012年,我们预计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总量均将增长约14%至15%,新增银行贷款可能达到8万亿元。”汪涛说。她还预计,未来随着银行信贷的进一步放松、年末财政支出进度加快,M2增速也将触底回升。

  鉴于目前经济增速逐渐放缓、政策已开始微调,汪涛认为中国政府可能会在不明显改变政策基调的情况下逐渐放松银行借贷,增加财政支出,而不是在明年初宣布改变宏观政策基调。尽管如此,她仍然认为进一步的放松将取决于经济数据,且会维持较小的规模,除非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以及中国出口出现严重问题。

  考虑到欧洲特别是意大利压力的上升,以及CPI和PPI压力的急剧下降,孙明春认为中国决策者可能在放松政策时更加主动的几率上升,而放松措施的力度可能大于预期。他说,央行在今年年底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几率显然正在上升,“目前的几率为40%”。孙明春说。

  尽管如此,孙明春提醒道,此次放松政策的目的是避免经济“硬着陆”,而不是制造另一轮经济繁荣,因此信贷放松可能是临时和微调性质的,类似于去年年底的情况。他预计目前的放松将在2012年1月份以后结束,此后决策者将重新恢复其紧缩姿态,因为其面临限制货币增长的长期任务。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