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棉价暴跌 棉农纷纷转产 明年可能再掀一阵棉花涨价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10:55 来源: 商务部网站

  据新华社 受棉价大跌、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当前棉纺行业整体不景气,棉农、棉加工企业、纺织企业等全行业集体叫苦。棉加工企业停产或半停产,棉纺织企业销售迟缓,棉农纷纷“弃棉从粮”。业内人士认为,棉农转产为新的周期轮回埋下伏笔,明年可能再掀起一阵棉花涨价潮。

  山东德州市位于鲁西北平原,是传统的产棉大区,同时又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基地,全市有棉纺织企业247家,年需棉量45万吨左右。目前这里的籽棉价格下跌至每公斤7.8元左右,同比下跌44%。

  德州市武城县老城镇祖寨村马玉珍家种植了13亩棉花,今年一共收获了3300公斤籽棉。记者近日在她家看到,房间里、走廊上都堆满了棉花。她说:“价格不高,连收拾的心情都没有了。现在好一些的籽棉每公斤能卖到8块,差一些的只能每公斤卖七块多,今年算是白忙活了!”

  中国棉花协会会员、山东利津县希君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希军说,今年棉花价格低,棉农利润空间太薄,已经有不少棉农“弃棉从粮”了。据德州市棉花协会测算,明年全市的棉花种植面积将下降20%-30%。

  德州市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介绍,今年3月初以来,随着棉价大幅下滑,棉纱价格也大幅跟跌,纺织企业经营非常困难。5-7月份当地中小型棉纺织企业中,80%左右停产、限产,其困难程度不亚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造成的影响。8月底以来,随着棉价企稳回升,棉纱销售有所好转,停产企业陆续复工。9月中旬以来棉花现货价格持续下跌,对下游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织布、服装客户采购意愿不强,致使棉纱销售受阻,棉纱企业平均开工率只有70%左右,生产经营重又陷入困境。

  马俊凯说,由于棉花生产基础薄弱和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价格波动造成全产业链遭遇困境,对棉农造成的冲击最大,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棉农种植的积极性,部分棉花产区种植面积持续下降,明年可能再掀起一阵棉花涨价潮。

  对加工企业来说,下游实际需求萎靡、出口环境不容乐观是最大问题。武城县康桥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荣贵说:“当前最大的问题是看不到春天,我手机上每天都会收到很多行业信息,但大家都是一片绝望的声音。”

  武城县华一集团董事长孟庆顺说,国内纺织企业多年来以较低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优势占领市场、快速发展。而近年来国内人工成本迅速上升,国内棉纺织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下降,外贸订单流失严重,这一点从前不久闭幕的110届广交会上可见一斑。

  据了解,110届广交会成交数据不容乐观,欧美订单不足,缩减达20%至30%,而且6个月以内的中短单占订单总数八成以上,缺乏长单。

  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稳定了棉价,但棉纺行业新一轮洗牌仍不可避免。我国人工成本仍在延续上升趋势,而国内棉价长期高于国际棉价,资金紧张的局面也将持续,这些对棉纺行业不利的因素很难有根本性改变,因此,棉纺行业将出现新一轮大洗牌,一批资金、技术实力较差的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