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频被否与趋紧无关罗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6 08:5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本报记者 罗诺 北京报道
11月业已过半,对于IPO的审核发行市场而言,虽然缺乏大盘股IPO放行,但却并不平静。
一边厢,过会三月的陕煤股份尚待字闺中,刚刚完成反向路演的中交股份也对发行批文翘首以盼,但11日晚预披露的新华保险让上述两家的发行档期或将再次遭到“争抢”。即便如此,在大盘股市场中,原本预计将是不平静的11月上半个月却在悄无声息一片平静中度过。
另一边厢,有关中小板和创业板的IPO争夺战依旧如火如荼,11月以来,截至14日,中小板与创业板共有17公司的IPO申请上会受审,其中六家被否,被否比例超过三成,达35.3%,而若按发审委在11月里已召开发审会的五个工作日计算,平均每个发审工作日便有1.2家企业被否。
这一比例无疑是近期被否率的一个新高。但监管层的有关人士一再公开否认这是IPO趋紧的征兆。
“IPO被否,主要还是因为其盈利增长的问题和其募资的必要性。”一位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曾对记者如此透露,市场认为IPO趋紧的说法不成立,因为对于IPO的审核监管层都是按照有关条例进行严格的风险把控,这一直以来都是IPO的过会把控准则,而稍有不同的是,各个时期随着市场不断成熟和完善,这个把控也会愈加适应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要求,而此外,各个时期市场集中凸显出来的已上市公司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将作为经验或教训被及时完善到有关规则中去。
的确,2011年11月,对于已经诞生两年的创业板市场而言,其中有太多宝贵的经验也有许多不可忽视的教训,而自2009年年中再度开启的IPO之闸,也给投资者们不断上着“风险投资教育”课。
2011年上半年,创业板公司以及新上市不足半年的中小板公司业绩的集体变脸,引发了监管层对于拟上市公司的业绩变脸风险加大把控力度;10月份,IPO再度重启之后的首家被否的H股回归公司——京客隆的诞生,催生了对IPO审核中对“关联交易”从严趋势的探讨;11月,面对市场的羸弱以及监管层换届后的新政,拟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的实施,凸显了监管层对于IPO审核的态度。正如上述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记者所称的:“没有趋紧,只有成熟和完善。”
事实上,对于在11月被否的六家公司,据记者,了解了大部分原因属于“风险过大,募资多余”的范畴。
淑女屋被否在于发审委认为它“预投产能较大,对市场能否消化有疑惑,其发展前景有不确定性”,温州瑞明的被否则在于其业绩过度依赖关联交易,而之前颇被看好的从事黄金珠宝行业的千禧之星的意外落马,则同样是因为其所在行业的环境因素造成,其“黄金存货较大,而近年来黄金市场的波动较大,造成未来的盈利风险难以预测”,最近被否的绿城水务,则因为“市场空间狭小,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影响过大”。
11月16日,在两年前就曾申请上市但受阻的苏州通润将再次上会,这一次,等待苏州通润的审查结果又将是什么呢?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