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守坚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7 02:55 来源: 经济日报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模具制造分公司量具钳工周建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守着不平凡的坚持。作为一个量具钳工,他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十佳金牌工人”等多项殊荣。他主持的降低专用量规制造成本,提高专用量规耐用度获得国家专利,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淮海集团技能工人申报国家专利的第一人。

  1982年周建民从长治技工学校毕业,进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淮海集团,走上量具钳工的岗位。白天,师傅干活,他就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技艺。晚上,周建民经常挑灯夜战,抱住那些买来的、找来的有关技术书籍进行理论“充电”。

  在长期的工作中,周建民不仅刻苦钻研本道工序的业务技能,又先后学习了车工、铣工、镗工、磨工、数控等操作技能。有人问他:“你把自己的工序管好就行,学那么多操作工序干吗?”周建民经常说:“作为工厂技能带头人,我不仅要熟悉掌握本工序操作,而且要发挥带动作用,带动整个量具生产团队水平提升。”在近年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淮海集团的技能大赛中,周建民不仅夺得钳工技能比赛第一名,而且在车工和磨工比赛中也名列前茅。

  作为一名技能工人,周建民以不寻常的视角去发现、去总结,时时创新、处处创新。

  针对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尺寸标注均在空间位置的位置量具,他总结提炼出了“第二基准法”,使检测零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均达到100%,在量具制造行业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针对加工对称度量具磨削中受力不均匀、不能满足形位公差要求的现象,他总结出了“整体研磨法”,大大提高了量具的尺寸精度。

  针对体积大、精度高、加工难度高的全型规,周建民总结出了“冷热配合法”,填补了大型量具生产制造技术的空白。

  周建民不断对这些操作法进行完善、补充,又总结出了“三要诀加工法”、“反向研磨法”、“同一中心打表勾表法”,大大提升了工厂专用量具的制造水平。

  2009年,周建民组织开展降低专用量规制造成本,提高专用量规耐用度创新性课题研究工作。经过50多天的连续探索试制,周建民采用定位块斜面涨紧和端面压合的方式,加工制造出15套合格工装,得到使用单位的充分肯定。这项改进,将专用量规的耐用度提高了30倍以上,每年可为工厂节约制造费用300多万元,成功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参加工作30年来,周建民的创新成果达到1000余项,创造价值累计达到3000多万元。

  周建民作为杰出技能工人的代表,他的身上不仅体现了老一辈兵工人“把一切献给党”的优良传统,更体现了当代兵工人创新、务实、奉献的高贵品格。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