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李书福危局:海外高利贷勒紧吉利脖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7 13:48 来源: 中国网

  中国网11月17日讯 吉利集团堪称中国民营企业的样本,掌门人李书福亦堪称中国企业家群体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从1996年开始在小作坊里用铁头和玻璃纤维敲打出第一辆汽车,到收购全球知名品牌沃尔沃,短短10多年时间,这个高中毕业的浙江民企老板实现惊人飞跃,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更使得吉利集团与李书福名声大震。

  据悉,至少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吉利集团已重新开始秘密接洽海内外私募机构,如凯雷、TPG等国际大型PE机构,筹资的重要原因就是还高盛的高息债券。巧合的是,再次寻求的这一批海外PE,恰恰是2009年吉利集团洽购沃尔沃期间,寻找战略股东的那一批。

  截至目前,多家海外私募机构仍保持和两年前一样的、拒绝合作的审慎态度。其原因,是这些海外机构的投资委员会均担心吉利集团的还款能力,认为融资风险太大。高利贷亟待偿还,压力空前,缘起于对沃尔沃的收购,高潮于对沃尔沃的运营。相伴相随的,还有资产负债率高企和偿付能力欠佳。从2008年到2010年,吉利集团的负债总额就从47.8亿元攀升到了710.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3.4%。

  吉利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具备良好的偿付能力,总资产负债率合理。

  “高盛牌”高利贷危局

  当初收购沃尔沃,吉利集团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竞争者中胜出,是因为其出价远高于其他竞争者,大多数竞争者的方案是从福特手中购买沃尔沃是小头,大头放在了沃尔沃日后的重组和运营上。

  迄今为止,吉利集团都没有公布其收购、整合资金的完整来源与构成等重要信息。据多方了解,自有资金严重不足的吉利集团,很大一部分收购资金都来自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贷款,应急的部分是通过向海外发行高息债券获得。

  吉利集团的债主不仅有高盛。李书福曾表示,融资中近50%来自海外资金,包括美国、欧洲、中国香港的机构出资近13亿美元。

  2011年8月份,高盛完成的一份对吉利集团的投资报告,揭开了吉利集团当初高利贷和应急资金的来源。除了作为福特出售沃尔沃的财务顾问外,高盛还充当了吉利集团的海外融资方,并参与其向海外发行高息债券。

  回想2009年9月23日,吉利集团引入高盛作为外资战略投资者,向其发行可换股债券18.97亿港元及3亿份认股权证,获得25.86亿港元的融资高盛则获得了吉利汽车15%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高盛不仅作为战略股东,为吉利集团上市公司融资,还承担了为其在海外发行高息债券的营生。

  高盛的做法是,通过吉利集团母子公司分头发债,高盛选择了财务披露清晰的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发债,再以母公司做100%资产担保,锁定了看得见的收益。此外,还通过联合海外其他投行共同为吉利集团发债融资。

  高盛投资团队的推荐书显示,高盛对吉利集团的投资案被列为第二大明星项目,第一位的项目则是高盛入股。两者的重要性和获利水平可以相提并论。

  根据吉利集团提供的财务报表,截至2008年6月底,吉利集团的非流动资产为5.79亿美元,流动资产7.89亿美元,两者合计13.68亿美元。即,吉利集团自身的实力无法买下沃尔沃。换言之,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必须依靠各类贷款,但也将使得吉利集团的负债迅速增加,对其经营将会造成巨大的压力,也会带来空前的风险。

  除了对外披露的仅有很少一部分资金来自于欧洲银行外,吉利集团寄希望于国内银行。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欧洲银行提供的资金支持仅是为保证解决并购中出现的人员安置等应急问题资金,该资金不能用于并购。”

  通常情况下,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因其特殊的性质,而积极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吉利集团的贷款融资方案中,自然少不了这两家银行的重要角色。但吉利集团本身资产已承受高盛海外发债及国内地下钱庄的多重资产担保压力,以其本身资产作为抵押,并不能在银行形成有效的贷款抵押资产。所以,吉利集团最初的融资计划实施并不顺利。

  与此同时,吉利集团并不像其子公司财报披露显示的那样手握大量现金。2010年8月2日,吉利集团为完成收购沃尔沃开出了2亿美元票据并支付了第一笔资金13亿美元现金。

  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资金筹措不足,吉利集团在支付了第一笔资金后,并未继续向福特支付剩余的沃尔沃收购款。2亿美元票据也是吉利集团为福特开具的高息欠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