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戴志康:收藏应关注作品的美学价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8 01:1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孙行之

  同王石、冯仑、潘石屹等人相比,这位用十多年时间创造百亿财富的地产大鳄显得有些神秘。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似乎刻意与媒体保持着距离,但收藏圈关于他一掷千金的传言此起彼伏。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常常是上海另一位大藏家:刘益谦。

  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身着黑白中式服装的戴志康自言与艺术结缘始于房地产生意。“那时要和建筑师打交道,要造美观的房子,我就把建筑当做艺术品看待。”现在伫立在浦东“大拇指广场”的“大拇指雕塑”则是他正式被带入收藏圈的标志物,当时证大集团购买这件法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恺撒的名作,引起了媒体注意。“之后就一直有人问我这个你要不要,那个要不要。我跟这个圈子也就近了。”

  在11月16日的上海收藏论坛上,这位上世纪80年代的高材生谦虚称自己“文化艺术素养缺乏”。在他看来,这样的缺憾并非他一个人的问题,自己先前的状态在社会上具有“典型性”。

  “接触了艺术之后,自己才慢慢有了文化上的修为。”戴志康说。于是他想到要将个人收藏转化为一种公众品,运营证大集团的公共文化事业。“不管是私人收藏还是企业收藏,不管是收藏艺术品还是文物,公共性都是其终极属性,以任何方式积淀下来的文化财富都属于社会。”

  被戴志康收入囊中的艺术品大都被放入证大的公共文化平台——美术馆。事实上,证大集团有一个30人的团队为美术馆甄选藏品。“我希望美术馆不是我个人的空间,而是有着各种主题、各类人群和各种风格艺术作品的公共空间。”戴志康说。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艺术文化事业在整个产业当中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

  戴志康:真正赚钱的并不是在艺术品,而是艺术品滋养的其他产业。比如时尚、高端消费品等等。任何品牌的经营都离不开文化与艺术的底蕴。法国的品牌、意大利的品牌就代表了他们的文化,而德国的产品更直接是国民性格的体现。中国人要做品牌也离不开自己的文化与艺术积淀,这也就是“made in China”与“create in China”的区别。

  日报:你个人收藏的偏好是什么?

  戴志康:我个人喜欢中国古代字画。当代艺术品也收,主要为了美术馆的陈列。在古代字画的收藏上,我不拘泥于流派和画家,但注重朝代。我认为中国宋、元、明、清的书画有许多精品。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有着太多西化的东西,我们的审美太多地按照西方的套路来,也造成了审美观方面出现了问题。我们不必盯着西方,中国的传统文化完全可以成为世界的主流。尤其是宋元时期的书画,代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高峰。

  日报:现在每年春秋两季的拍卖你会关注吗?作为藏家,你对于现在的艺术品市场抱着什么样的看法?

  戴志康:会关注。不过,我认为应该将收藏和投资分开来。收藏艺术与投资艺术是两个价值层面的事情。我们也做艺术品投资,但目的不是营利,而是通过运营将艺术品转化为文化财富。

  2003年和2008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标志性节点。自那时起,中国艺术品市场就非常蓬勃了,同时,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也增强了。但是,中国现在的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也掩盖了文化与美的韵味。艺术品是文化、文学、有人文价值的东西,资本的强大力量侵蚀了这些价值,使得人们只是一味追逐资本价值。收藏要关注的应该还是作品的美学价值,而不单单是拍了多少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