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陈永杰:国内油价涨快跌慢有几大原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8 18:57 来源: 新华08网

  

  新华08网11月18日讯(张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在接受新华08网采访时表示,中国油价相对于国际水平高企已是不争的事实,自从2009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油价有条件的联动以来,中国油价一直涨快跌慢涨多跌少,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经济和体制原因,概括来说,很多影响因素未被计入到油价实际涨跌中,导致油企对消费者无法让利。

  忽视人民币升值对国际油价冲抵作用

  国际油价一直用美元结算,而国内油价以人民币计价,所以从人民币升值的角度来看国际油价,其上涨幅度并没有以美元计价的那么高。陈永杰用数据进行了举例,如果国际油价从100美元上涨到104美元,则国内油价上调窗口已打开,但若同时人民币升值1%,则国际油价需要上涨到105美元,国内油价上调窗口才打开。反过来,国际油价从100美元下跌到96美元,国内油价下调窗口将打开,由于人民币升值,则只需要下跌到96.5美元,下调窗口就已打开。从2011年4月7日油价上调以来到10月,纽约轻质原油价格下跌了24%,而同期人民币对美元上涨了3%,两者叠加,油价实际下跌了近30%,但国内油价并没有下调。所以,长期忽视人民币升值对国际油价的冲抵作用是非常不合理的。

  定价机制未考虑低成本油因素

  陈永杰介绍说,每年我国在海外都有一部分与产油国合资开采的“份额油”或是“外交关系油”,这部分油的到岸价格比照同期国际油价是比较低的。同时虽然我国目前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6%,但仍有44%的原油产自国内,这部分油的开采成本比照国际标准也是较低。然而这些因素都未被考虑进成品油定价机制中,这也是推高国内油价的因素。

  投机势力及税收机制助涨国内油价

  陈永杰指出,根据研究,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的传导能力是4%左右,也就是说,国际油价上涨10元,国内油价就上涨4元,而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无视这种传导机制,完全按照国际油价的涨跌幅度来调国内油价,这也是不合理的。

  陈永杰还指出,国际投机势力以及现行税收机制都是国内油价上涨的助推器。中国目前已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如此庞大的需求很容易成为国际投机势力操作的对象,所以时有出现中国加大原油进口量的时候正是国际油价高涨之时。由于油企炼油成本上涨而导致的销售收入增加推动了企业增值税额的增加,而在批发和零售环节,这些税负又被转嫁给了消费者,所以现行税收机制同样助推了油价上涨,有关部门要在不增加消费者负担的基础上,设计更为合理的汽柴油增值税体系。

  陈永杰提出,未来要改变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不合理之处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如在每月进口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可设定一个增减区间核定当月油价,将人民币汇率因素考虑进油价中,同时在炼化行业引入真正的竞争机制,允许民营油企进入新发现油田的开采,赋予民营企业真正的原油进口权,废除国有两大油企对民营企业炼油的排产等不合理制度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