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资行分食点心债蛋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9 01:47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米娜

   “只要企业有足够的实力,仅靠企业的名声,无须经过评级,你便能用极低的成本融到钱。”一位多年从事境外债券业务的外资投资银行副总裁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继中联重科之后,11月14日,腾讯控股有限公司(0700.HK)宣称计划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美元债券。

  然而在火爆的美元债券和香港点心债(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背后,投资者逐渐趋于理性,以往风光无比、备受香港投资者追捧的点心债市场也逐渐发生变化,强者恒强的法则得到再度体现。

  投资趋理性

   自今年9月份以后,法兴银行亚太区全球资本市场主管叶正加开始频繁往返中国,希望能将手中正在运作的数项中国内地企业赴境外发行企业债的项目得以顺利进行,他的愿望是希望在明年第一季度将手中的项目在相关市场推出。

  点心债从2007年开始在香港建立,该债券因为规模很小而被香港业内称为“点心债券”。 在香港点心债市场上,摩根大通,汇丰银行等先行者已经取得了显赫战绩,法兴银行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分食蛋糕的机会。

  但以往“一票难求”的香港点心债时代已经发生改变。“在最近两个月发的点心债只有几笔交易获得成功,其中来自房地产行业的发行者都没有成交。”叶正加说。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副总裁章怡在谈到点心债发展初期香港投资者购买点心债的态度时,用了“高息定期存款”这个词来形容。“香港存款利息非常低,内地银行、央企发行的点心债利息比存款利息高,信用又好,加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所以刚开始发行的点心债无论规模大小几乎都被抢购一空。”章怡表示,据了解,2010年内地金融机构赴港发债均获得多倍超额认购率。

  “在点心债达到一定规模以后,今年七八月份的时候,由于受欧债危机影响,点心债市场很糟糕,香港很多投资者基本处于观望的焦虑状态,很多本来想发点心债的企业基本都延后发行,直到九十月份全球经济局面明朗以后,情况才开始好转。”章怡告诉记者。

  这种细微的变化还体现在投资者对行业的选择。“在高收益债券方面,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发行比较多,如焦煤,钢铁和制造业等。”一位外资投资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而在前两年大量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国内房地产企业却鲜见踪影。对此,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场上房地产企业的债券供给比较充裕,而且之前发的很多债券尚未到期,所以今年没有出现这种房地产企业大规模发债,而发债的主流变成了资金紧缺的工业企业。

  强者恒强

  在内地信贷额度受限情况下,紧缺资金的企业纷纷赴中国香港及新加坡等地发行债券融资。

  但根据11月11日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贷款增加5868亿元,高于9月份的4700亿元。在章怡看来,信贷的松动并不会对香港点心债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缺钱的企业还是很多,而且香港发债的成本比内地要低很多。”章怡表示。

  “在香港点心债市场,有实力的企业所需要的前期发行成本,包括投行包装承销费用、律师费用等一切费用在内,估计50万美元就能全部搞定,成本占不到所融资的0.1%。”一位多年从事境外债券业务的外资投资银行副总裁表示。

  据了解,在香港发行点心债无须香港特区政府的审批,且发行方式灵活,但也对企业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债券发行的成本主要取决于企业本身的信用资质,如果企业信用资质较差,可能发行的成本会高于国内的融资成本。”上述外资投资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比如中央国企、银行以及在其领域里拥有龙头地位的前景企业所发行的债券比较受欢迎。”叶正加表示,在目前点心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投资者也逐渐理性。

  叶正加认为,这种不评级就直接发债的情况会逐渐减少,因为投资者最初寻求投资于持续升值的人民币市场的机会时,信用风险并不是首要的考核标准,但随着可供选择的点心债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关注所发行债券的风险。

  “现在的趋势是国际评级在点心债当中越来越被投资者所要求,包括石油这样的企业发行债券都有评级,如果只有一两个亿的规模,投资者对发行人的名字也熟悉,那么不需要评级也可能做得到,但如果规模大,一般还是要评级。”上述外资投资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