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工具化”生存 业界认为,风格鲜明的基金才会活得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1 01:3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王艳伟
在整个基金行业大洗牌的环境下,部分基金却借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赢得规模的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基金产品向工具化转型,将是基金行业差异化竞争的必然结果,并将成为未来基金公司迈入下一轮扩张的突破口。
基金工具化
各类行业基金和主题基金的出现,成为自2010年以来基金市场上的一大变化。这些基金或以被动跟踪行业指数的形式,或以在某一主题范围内做主动管理的形式,向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风格鲜明、可供波段操作的新投资工具。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当前市场中存在的主题基金主要类型有:消费类主题基金、新兴产业类主题基金、能源类主题基金、抗通胀类主题基金以及纯行业指数类基金,此外还有一些较为另类的主题基金,如黄金基金。而在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成长期、细分行业仍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主题基金和行业基金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
从A股市场过往表现来看,市场对主题投资的敏感性较高,在一段时期内得到投资者认同的主题往往能有惊人的表现。而特征鲜明、符合市场热点的主题基金也能获得投资者的关爱。国投瑞银基金公司总助刘凯就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10月下旬金融地产股整体大幅上涨时,公司旗下的沪深300金融地产指数基金就在短时间内获得非常明显的净申购。
除了这类已在基金合同中约定好投资范围的产品以外,传统宽泛概念的基金中,也有一些因基金经理坚持个人风格而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产品。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曾令华认为,基金风格鲜明化,是差异化竞争的必然结果。“风格鲜明的基金,才会活得更好。未来可能更加明确谁更擅长投大盘蓝筹,谁对中小盘股研究深入,谁会坚守价值类股票等,同时在操作风格上也逐渐形成鲜明的特点,谁做波段,谁持股不动。基金应该在管理方法上体现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自上而下。”
发展投资顾问
当然,基金业的重新扩张仍然需要等待股票市场的真正好转。上一轮基金业的大迈进就是在A股一波大牛市的推动下完成的,未来的大迈进也仍然如此。曾令华表示,境外基金也是一样,基金总体规模和股市涨跌相关性很高。
但是,在下一次扩张机会到来前,基金业应先解决好自身的问题,主要就是收益预期的极不稳定。在过去几年里,基金实际收益率大起大落,业绩排名长期靠前的基金寥寥无几,投资者购买基金产品几乎全靠运气。如此一来,基金也就无法成为值得投资者长期持有的理财产品,更不具备老百姓理财养老的功能。
此外,行业中目前还欠缺真正的第三方投资顾问,这个问题也亟待解决。曾令华认为:“国外目前盛行的方式就是基金+投资顾问。现在国内还只有基金,这个生态链是不完整的,应该有专业的投资顾问,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
美国普信集团副总裁林羿曾对本报记者介绍,目前美国基金业已经形成五大主要销售渠道:直销、投资顾问营销、养老金计划、基金超市和机构投资者渠道。以2002年底的数据来看,投资顾问的销售占比最大,达到55%。这些投资顾问包括在券商、银行和保险公司工作的理财师,也包括独立的投资咨询顾问。大部分投资顾问会向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理财服务,客户在通过他们购买基金时,需要支付一次性的销售佣金。
而目前,国内的公募基金似乎更倾向于充当全能角色,既要做好投资,又要给投资者提供建议——基金公司主办的各式各样的理财论坛便是以此为目的。但是,基金公司作为投资顾问有天然的缺陷:基金有最低仓位限制,换句话说,在国内缺乏做空工具的情况下,基金是永远的做多者。显然,这与投资者获取绝对回报的终极投资目标互为矛盾,市场迫切需要第三方专业理财机构的出现。
随着新《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的颁布,数十家机构跃跃欲试“第三方销售机构”。尽管这种“基金+投资顾问”模式的前景已经越来越清晰,但第三方销售机构能否打破银行的渠道垄断,能否改变国内投资者享受免费服务的习惯,能否迅速占领市场并实现赢利,一切皆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