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金人才“公转私”生存秘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1 01:3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谢潞锦

  近年来,一大批来自公募基金阵营的专业人士投身阳光私募行业。但由于今年来市场行情不佳,相当一部分阳光私募机构遭遇业绩“寒流”,仍能在行业中屹立不倒的屈指可数。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综合分析,今年来,往往业绩突出的“新贵”业绩惨淡,倒是那些行业“老手”却能够在极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获得稳定的收益,其中奥秘究竟是什么?

  正收益是关键

  从目前情况看,在“公转私”的大量基金人员中,能够在行业内仍然保持一定的美誉度的机构和个人并不多。相对来说,由于昔日“明星基金经理”掌舵的私募机构运行尚属平稳,比如,“星石系”江晖、“从容系”吕俊、“世诚系”陈家琳等,由于经历了多个牛熊周期,且掌管过“大钱”,尤其是对宏观周期及政策目标甚至自身条件有清醒认识,因此能够在多种市场条件下保持一份冷静。

  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这些“公转私”的成功范例,还是有一些共同点,如这些人士本身有很强的投研能力,这与部分机构的当家人出身于销售和管理有着很大的不同;又如,由于经历过多个惨淡的熊市环境,因此,他们更能把风险控制放在较高位置。

  把握合理预期

  其实,在银行理财产品兴盛之时,能够将“大钱”投入高风险度产品的人士和机构毕竟很少,多数人还是把稳定收益放在首要位置。即便在境外成熟市场上,固定收益方向依然是主流的机构理财方向。试想,如果一年下来,99%的基金经理连一年定期存款收益也战胜不了,而投资者却要支付不小的管理费,那么这种“游戏”又怎能长期维持?资产管理机构在社会分工中又怎样创造价值?显然,好的配置方向是资产管理市场的重要出发点。更为重要的是,A股市场的特点也决定了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轨迹。忽视市场最大的基本面,将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某家投资公司负责人就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直言,其公司发起之初,就把投资策略集中在为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线机构服务之上,这是吸取了大量的同行经验而作出的选择。

  结合自身条件开展日常经营,这是成功机构给人的最大印象。比如,一位“公转私”的上海地区私募机构总经理就坦言,他从来不研究“长三角”以外的上市公司。一方面,从日常运营费用看,去附近地区的上市公司进行调研能够节约经营费用。另一方面,附近地区的人文概貌也容易把握。“事实上,集中投资也更容易让人用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好几家公司,从而能够获得超额收益。如果研究的公司太多了,可能最好的结果无非是市场的平均收益。”

  而另一家近年来表现不错的阳光私募机构负责人则向本报记者表示,他发现,国内投资者的最大“心病”在于产品不要亏损,“这其实也是理财行业的关键所在”。他认为,投资者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并不是你一年帮他们赚了200%,而是一年让他们亏了20%。因此,他和他的团队今年来做的内部功课最多的是,提高操盘系统的风险控制率,在一定程度上用程序去控制风险,尽量避免因为人为主观因素而出现的不必要的损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