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第六届东亚峰会成果显著 定调东亚合作模式 强化五大领域互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1 06:16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陶冶

  从美、俄的首次介入到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干扰,历时3天的第六届东亚峰会终于突破重重迷雾,于本月19日在印尼巴厘岛圆满闭幕。让不少分析人士感到欣慰的是,本次峰会丝毫没有被此前的G20戛纳峰会和APEC峰会的光环掩埋,更没有在合作模式的抉择中迷失方向,从而坚定了人们对于后危机时代本地区合作前景的信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11月20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刚刚闭幕的东亚峰会在战略与战术层次上均取得了不俗成果,肯定了20年来区域合作的成绩和方向。在战略上,峰会明确提出在加强与外界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坚定回归既有东亚合作模式;在战术上,峰会就区域未来合作方向作出更明确部署,突出五大合作领域,强调构建金融安全与粮食安全两大稳定锚以及推进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要合作支撑点。

  坚持“小马拉大车”合作战略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也是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启动15周年。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盘点合作成果的时候,人们不得不承认东亚地区合作正面临方向抉择的十字路口。

  让情况变得复杂的主要信号有两个,一是合作机制不断扩容,二是美国力推TPP协定。继20世纪90年代后期东盟10国分别与中国、日本、韩国3国确立“10+1”合作机制以及和中日韩3国联合确立“10+3”合作机制后,2005年12月,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加入进来形成所谓的“10+6”合作机制,而此次峰会美国和俄罗斯首次成为东亚峰会成员国,使得这一机制进一步扩容为“10+8”模式。本月17日,巴西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意味着这一机制还将继续增加新成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密切关注扩容后的东亚地区合作由谁主导,方向上又会有哪些变数。更为重要的是,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格局出现“东升西落”局面的背景下,急于重返亚太的美国在不久前的APEC夏威夷峰会上极力推销其被认为是亚太版WTO的TPP协定,这也让东亚各国产生一种危机感:是追随TPP从而接受美国主导?还是坚持原有轨道走本地区合作之路?

  值得庆幸的是,本次峰会克服种种困扰,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与会成员国强调东亚峰会要继续坚持以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性质,坚持以东盟为主导,以“10+1”、“10+3”为合作主渠道,突出发展、互利、共赢主题,坚持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东亚合作模式”。陈凤英认为,东亚合作模式的一个最主要特点就是以东盟为主导,这是一种典型的“小马拉大车”模式。事实上,过去20年东亚经济一体化取得的进展已经证明这一模式的有效性。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大国博弈不断加码且扩容已成大势所趋的背景下,这种“以小领大”以及“大国支持小国”的模式更有助于缓和大国间的矛盾,从而将努力的重点转向富有实效的区域合作上来。

  强化金融“血库”“粮库”两大稳定锚

  如果说,明确战略方向是本次峰会的最大亮点,那么峰会对未来合作领域所作的战术部署更让人们感到欣慰。会议明确,要加强成员国在财金、能源、教育、传染病和灾害管理等五大重点领域的合作。其中,位列首位的财金合作尤其引人注目。在东亚峰会前召开的“10+3”会议上,东盟与中日韩3国集中讨论了旨在保障亚洲金融稳定的外汇储备库建设问题。这一被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为东亚地区金融“血库”的外汇储备库在2000年开始建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其总规模从最初的800亿美元逐步扩容为目前的1200亿美元,成为防范本地区金融危机的重要稳定锚。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峰会期间明确表示,将进一步规范外汇储备库的运作,拓展其危机防范功能。“与北美和欧盟不同,东亚金融合作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启动的。在这种背景下,通常被认为是区域一体化高级阶段的金融合作因为‘抱团取暖’的需要而成为东亚经济合作的起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陈凤英表示。

  除金融安全稳定锚外,此次泰国洪灾引发的粮食危机使得粮食安全成为本届东亚峰会的另外一个重要议题。为此,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在峰会期间正式签署了大米紧急储备协定,旨在进一步提升东亚粮食安全合作水平。相比于金融“血库”,“粮库”建设更具东亚特色。陈凤英认为,相比于欧盟、北美等其它地区,东亚贫困人口为数可观,加之这一地区旱涝灾害频发,粮食安全一直是困扰不少东亚穷国的棘手问题。此次峰会签署的大米紧急储备协定相当于确立了粮食安全稳定锚,抓住了东亚地区的发展特点。

  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区域发展支撑点

  本次峰会的另外一个战术部署亮点就是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区域合作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加强各国在广义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互通互联。早在峰会召开之前,中国领导人就宣布,将在此前承诺150亿美元贷款的基础上再向东盟提供100亿美元贷款,还将设立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用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陈凤英认为,东亚地区有着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高储蓄率和外汇储备率,却仍然有许多国家和人民在和贫穷作斗争,要打破这样一种不均衡的态势,加强基础设施不仅仅是一个战术选择,也是重要的战略安排。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东亚地区的外汇储备已高达6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69.6%。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世界陷入债务困境,美欧双双觊觎东亚地区积攒的大量资本。对于东亚各国来说,如何最大限度发挥资本效力的问题已经有了不同的答案。相比于购买美债和欧债,越来越多的东亚国家认识到把钱投资到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最有投入产出保障的选择。“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各国能够发现和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瓶颈问题,加快本地区工业化进程,特别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这些都是促进东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实现经济腾飞不可或缺的。”陈凤英表示。“人们已经认识到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打造亚洲世纪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