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银国际熊市里很牛 玩的就是大单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1 13:43 来源: 《环球企业家》网站

  玩的就是大单子

  国庆刚过,来势汹汹的中国水电便逆市登陆A股,斩获135亿元资金,创下今年迄今为止最大IPO记录,背后作为主承销商的中银国际出尽风头。

  事实上,今年8月份之前,中银国际的平平表现还让人为其本年度的业绩捏一把汗,然而,两个月之内,中国水电、陕煤股份、中交股份三个超级大单走马灯似的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不禁感慨:中银国际突然发力,何等凶猛。

  紧随中国水电的陕煤股份拟发行不超过20亿股A股,计划募集资金约172亿元,中交股份拟发行不超过35亿股,计划募集资金约200亿元。第四季度,中银国际手上的大单争先恐后刷新A股最大融资记录,而作为保荐人和承销商的中银国际今年业绩出类拔萃,问鼎年度冠军宝座几成定局。

  大单战略

  8月,陕煤股份成功过会;9月,中交股份披露招股书;10月,中国水电惊艳上市。同为主承销商的中银国际凭借这三单超级IPO一骑绝尘,让其他券商只能望单兴叹。

  中国水电,中银国际和中信建投担任联席保荐人,中信证券为财务顾问;陕煤股份的联席保荐人和主承销商为中金和中银国际,中信证券既是财务顾问,也是联席主承销商;中交股份的联席保荐人和主承销商为中银国际和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也担任了财务顾问和联席主承销商的角色。虽然这几大项目仍旧与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分而食之,但与仅参与陕煤股份的中金公司相比,中银国际成绩斐然。

  事实上,历史上中银国际也曾经承销过建投能源、大唐电力、中国中铁等大型项目,但是跟中金、中信、瑞银相比,成绩似乎总是不够抢眼,甚至很难挤进前十。

  然而,2010年以来这一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2010年度证券公司股票及债券承销金额排名》显示,中信、中金、中银国际以1780亿、1376亿和1215亿元的成绩分列前三。

  “券商在投行领域,往往在一个阶段保持大者恒大、弱者恒弱,中银国际现在势头正劲,今年应该能拔得头筹,以后表现也差不了。”一位投行人士告诉本刊记者。

  根据CVAwards数据统计,上一年度中银国际虽然仅承销18家企业,但全年IPO募资规模达到336亿元,其中,通过主承销中国一重、宁波港和中南传媒,募得资金243亿元,在这一年度的比拼中仅次于中金,居市场第二,而此次中银国际包揽今年的三张超级大单之后,今年这些榜单中的座次很可能会被再次改写。

  另据同花顺数据统计,2008年以来,中银国际承销募集金额在50亿元以上IPO项目共有5单,排名全部投行中第二位,中金公司排名第一,成绩为11单,排名第三位的则为中信证券,自2008年以来共俘获3单超级IPO。

  通常券商IPO的承销费用为募集金额的3%至6%,另加上百万的保荐费用,按照今年三个大单的募集资金总额计算,即使联席承销商的费用均分,中银国际也会有将近10亿元的收入,如果发生超募,收入将会更多。

  如此,中银国际赚得盆满钵满,凭借大单战略一战成名。

  熊市依然很牛

  “这种大单通常是很早就开始培育,可能几年前就已经拿下了,现在大家表面上看到中银国际突然收获几笔大单,实际上背后的铺垫何止一两年。”一位投行人士称。

  以中交股份为例,2006年中交股份A+H股上市未能成行,仅在H股上市,发行募资港币185.2亿元,当时中银国际正是其H股上市的联席全球协调人、保荐人、主承销商。

  “中银国际总部在香港,在香港的能量比较强,加之中国银行(微博)在香港的地位可以比肩汇丰,中银国际正好利用这个优势从外到内开展业务。”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国泰君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阎峰说。

  作为最早在香港成立的银行系券商之一,截至目前,中银国际已参与14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在香港的上市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今在H股逐渐回归A股、香港与内地资本结合的大趋势下,中银国际的优势也开始显现出来。

  前述投行人士表示:“和发行人之间的历史渊源、合作关系以及往来是否密切都是决定券商能否胜出的因素,实际上因为中银国际由中国银行控股,如果中国银行与某家企业有比较密切的业务往来,那么中银国际在项目竞争时也会占得优势。”

  另一方面,一向与基建物流行业亲厚的中银国际此次斩获中国水电和陕煤股份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此前中银国际在中铁建、宁波港和中国一重的项目中都担任过主承销商或联席承销商的角色。

  “这些可以说是铺垫吧,实际上要拿到大单,在中国关键还得靠券商和发行人之间的关系,发行人会考虑券商能不能帮助他们顺利通过各级政府的审批,包括地方政府、发改委、国资委、证监会、环保部等部门。这也是大型企业一般都会请好几个保荐人和承销商的原因之一,希望能够在各个券商中各取所长。”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胜负存疑

  不得不承认的是,选择在市场内忧外患、大盘萧条的时刻操盘上市,的确需要勇气。

  中国水电在一级市场的发行状况甚为惨淡,其网上中签率达到9.7%,创近3个月的新高,受此影响,中国水电被迫以4.5元的询价下限发行,融资规模也被从最初的173亿元压缩至135亿元,众人纷纷断言中国水电上市之日即会跌破。

  然而,10月18日首发当天,中国水电竟逆市大涨17%,盘中最高涨幅逼近40%,甚至因涨幅过高,中途一度停牌。然而好景不长,此后的几天中国水电开始连续下跌,第三日终于跌至4.48元,股价破发。

  据统计,中国水电发行当日换手率高达94%,买方前两位均为机构客户,然而仅一天之隔,这两家机构即迅速占据了卖方榜单的前两位,且卖出金额高于前一天的买入金额,似乎已经获利离场,“券商操纵股价”的说法引起一片非议。

  “市场整体不好,发行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跟中国水电本身以及承销商没有太大关系,不管是哪家企业哪家券商,在市场状况这么不好的时候发行这么大一个盘,投资者肯定都会抱比较谨慎的态度。”上述投行人士分析,行情不好的时候,新股发行一般都会动员一些机构来首日护航,这也是业内的习惯。

  除此以外,有媒体爆出中交股份的招股书中刻意隐瞒了其全资子公司中交烟台环保疏浚有限公司2010年在山东省发生的“特别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这一环境事件造成万余亩海洋被污染,环保业内人士称,这次污染事故是近几年来山东海域最严重的区域生态灾难之一,已有相关企业举报该事故并作出司法鉴定,至今尚未妥善解决。

  然而中交股份招股书中写道:“在疏浚领域,中交股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疏浚企业,同时在国内沿海疏浚市场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该项业务盈利水平较高、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本公司最为有力的利润增长点之一。”

  前述特别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正属于疏浚领域,中银国际等保荐承销商也因此被指无责任心,“不得不说在这样的情势下,招股书中的说法有失真实,如此重大的事故应该在招股书中说明才对,这是保荐人应该尽到的尽职调查和信息披露义务。”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特大项目一般券商也没太多自由裁量权,有些项目是无论如何都会上的,这个未披露的情况一般也就算是有重大遗漏吧。”

  然而,根据证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须符合“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此事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中交股份A股上市有可能被指存法律障碍。

  据记者统计,中银证券H股承销的14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近一半已完成A股上市,其中包括刚刚过会的中交股份,其他的如新鑫矿业、中国外运等具有超级IPO潜力的大中型国企尚未登陆A股,“抓住一些H股老主顾,中银国际还是有些机会的。”上述投行人士说。

  事实上,中银国际本身作为一家香港公司,H股和海外投资银行的丰富经验为其加分不少,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中银国际将来在国际版潜在的优势也是不容小觑的。”

  大券商之间内部的人事更替似乎也能折射出一种信号,符合公司战略定位、有资源有背景的人会被进一步推到台前。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中银国际这两年靠拿大单子,尝到了甜头,没有理由不继续推行现在少而精的大单战略。”

  但是,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进程的推进,剩下的资源注定是越来越少,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IPO肯定是会越来越困难,但是上市公司都会不断地配股和增发,作为承销商,关系维护得好的话,后续的其他机会也不会少。”上述投行人士透露。

  “银行系”优势

  “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的发展,需要庞大的资金做后盾,因此券商上市依然是大势所趋。”阎峰表示,现在已上市的券商发展都比较迅速,国泰君安能快速增长也得益于去年发红筹股,资本金充足对证券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中银国际应该也是会朝上市的方向前进”。

  去年11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向北京联想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转让了12%的中银国际股份;而长达5个月三起三落的挂牌之后,中银国际前任股东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向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售了6%的股份;几乎在同一时期,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又接盘玉溪红塔烟草手中6%的中银国际股份。短短半年,三大股东易主,而中银国际也终于满足了证监会“一参一控”的要求,为今后上市扫清了一道障碍。

  阎峰介绍,虽然银行系券商背后有母银行做后盾,但是因为分业经营,银行的资金不能直接提供给券商,券商需要拥有自己的资本金来开疆扩土。“我认为A+H股是券商上市的一个趋势,中信已经增发H股,海通紧随其后,但是对还没上市的机构,例如中银国际来说,A+H是更简单快捷的方式。”

  “从长远来看,银行系的券商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有体量庞大的银行资源作为后盾,做起投行业务来往往更加得心应手。”前述投行人士称。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杨青丽表示:“银行系券商在投行业务领域的优势是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我们有银行的公司客户作为庞大客户来源,也比其他券商以及外资投行更了解中国的公司客户和中国市场。”

  “在目前经纪业务下滑的时期,投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会成为券商更重要的盈利点,所以现在中银国际、招商证券(微博)和建银国际这些长于投行业务的银行系券商非常受人关注,今后的前景也非常广阔。”前述投行人士表示。

  计划于第四季度上市的除了中银国际手握的陕煤股份和中交股份,还有一个超级IPO新华人寿,目前正在等待证监会的批文。然而据港媒报道,新华人寿的集资金额将由此前传出的40亿美元削至24亿美元,最快于11月中旬挂牌,而将新华人寿收入囊中的则是业内老牌投行中金公司和瑞银证券。

  不难看出,纵然市场状况堪忧,四季度大盘依然群雄逐鹿、大单成堆,最终的成绩单尚无定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中银国际的悄然崛起已让券商系投行一家独大的局面成为历史。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