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整顿交易所 地方利益恐成最大障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2 01:07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国务院重拳出击纠正违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

  整顿交易所 地方利益恐成最大障碍

  记者 吴黎华 李唐宁 北京报道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国务院已于日前正式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要求建立起由证监会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并要求各省级政府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对本地区各类交易场所,进行一次集中清理整顿。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地方利益的纠葛恐将成为此次整顿的最大障碍。

  整顿 国务院重拳出击 治理交易所乱相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要求全国各省、国务院各部委高度重视各类交易场所违法活动蕴藏的风险,切实做好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各项工作。各省级政府要求尽快制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并于2011年12月底前报国务院备案。

  《决定》称,近年来,一些地区为推进权益(如股权、产权等)和商品市场发展,陆续批准设立了一些从事产权交易、文化艺术品交易和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等各种类型的交易场所。目前,一些交易场所未经批准违法开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有的交易场所管理不规范,存在严重投机和价格操纵行为;个别交易场所股东直接参与买卖,甚至发生管理人员侵吞客户资金、经营者捐款逃跑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发展蔓延,极易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必须及早采取措施坚决予以纠正。

  《决定》表示,将建立由证监会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和省级政府清理整顿违法证券期货交易工作,督导建立对各类交易场所和交易产品的规范管理制度,完成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联席会议日常办事机构设在证监会。

  《决定》要求,各省级政府要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对本地区各类交易场所,进行一次集中清理整顿,其中重点是坚决纠正违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投资者资金安全和社会稳定。对从事违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的交易场所,严禁以任何方式扩大业务范围,严禁新增交易品种,严禁新增投资者,并限期取消或结束交易活动;未经批准在交易场所名称中使用“交易所”字样的交易场所,应限期清理规范。清理整顿期间,不得设立新的开展标准化产品或合约交易的交易场所。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于2011年12月底前报国务院备案。

  《决定》明确,自下发之日起,除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或国务院批准的从事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外,任何交易场所均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不得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不得将权益按照标准化交易单位持续挂牌交易,任何投资者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5个交易日;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权益持有人累计不得超过200人。

  除依法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期货监管机构批准设立从事期货交易的交易场所外,任何单位一律不得以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从事保险、信贷、黄金等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必须经国务院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批准设立。

  “对交易所清理整顿的工作非常必要。”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继鹏教授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很多商品期货交易所发展较快,但在监管分工上并不明确,这方面投机性大,风险性大,社会影响性大。另一方面,像天津文交所这样的交易所,实际上是打着金融创新的名义,把一个不能分割、份额化、交易化、证券化的品种集中竞价,进行交易,甚至设立了交易所。天交所这些交易品种,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证券的范围,但目前在这方面管理都是盲点,因此也蕴含着巨大的社会风险。

  执行 力度空前 效果仍待观察

  各地筹建交易所的风气自2003年始,经过2009年的迅速扩张和近两年的“大跃进”式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全面铺开的态势。据生意社的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0月份,全国各地各类交易所总数已经超过了300家。

  然而,由于缺乏规范管理,一些交易场所在运行中离设立初衷渐行渐远,暴露出诸如随意制订或修改交易规则,收取高额手续费,操纵市场等问题,已经蕴含较大的金融和社会风险。“各类交易所的存在和发展是有合理性的,但一部分交易所宣扬的目的和定位与现实效果的错位,成为暴利工具。”生意社总编刘心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此次整顿是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如果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和适应,这部分交易所纠正过来,再加以引导,那么将有利于行业步入良性的轨道。

  “我们还是抱着比较乐观的心态。”上海一家电子交易中心的负责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交易所”这个行业其实也在发生变化,很多曾经把投机作为主业的交易所也在逐渐规范完善,朝着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转型。

  然而,由于相关细则未出,业内对于《决定》最终将以怎样的形式实施,整顿效果如何还存有不同意见。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国务院发文清理整顿,力度空前,但政策效果还要拭目以待。

  “首先,无论证监会,商务部还是各级地方政府,是否都已经对这个市场彻底摸底?”胡俞越表示,现在“交易所”不再仅仅是大宗商品电子盘的名称,而是包括权益类、文化艺术类,甚至地下炒汇炒金,数量之庞大,涉及品种及范畴远远超出原有范围,甚至更猖狂风险更大,有些还涉及违法。

  此外,胡俞越认为,具体清理中,标准和界定问题也不容易确定:“政策执行中,是一刀切还是切一刀?一刀切的话怎么切,切一刀是切在什么地方,最后切完了,还要考虑如何发展合理合法的投资途径,满足投资需求……都是后续要解决的问题。”

  阻力 地方利益恐成整顿“拦路虎”

  事实上,《决定》已经不是监管层挥向“交易所”的第一根大棒。

  早在2009年,国家工商总局的“232号文”就要求“全国禁止新设立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此后不久,在2010年初由商务部、银监会和证监会等六部委又联合下发了《中远期交易市场整顿规范工作指导意见》,尽管如此“交易所”仍以野火燎原之势扫过全国。

  胡俞越认为,流动性过剩和市场内在需求固然是各地交易所屡禁不止的一个因素,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

  地方政府热衷于建设市场,因为交易所的设立可以形成聚集效应,不仅能吸引巨大的资金流,而且如果交易所做大,对相关的仓储、物流等行业都有益。更甚者,在很多交易所中,地方政府很可能是以国有投资公司的形式成为交易所股东。“交易所台子已经搭起来了,人力物力财力已经投放了,地方大员已经去剪彩了。这件事包含了太多地方利益在里面,现在国务院发文要整顿它,肯定要遇到地方政府的阻力。”胡俞越说。

  对此,一位从业多年的行业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各地政府目前对于交易所的态度,各地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动的早收的早”,比如上海,山东的交易所批建都已经收紧,甚至已经清理了一批交易所。

  其次是以天津和宁波为代表的第二类城市,“交易所”热潮则正处在上升期,“现在天津就有交易所几十家之多,而山东这么大市场却已经寥寥可数。”第三类则以内蒙、湖南、云南等地为代表,“交易所”刚刚开始发展,比较混沌,正在摸索。

  这位行业人士认为,整顿交易所乱象,地方政府有难度有阻力是肯定的,但是力度会有不同:对于第一类地区,稍加监管规范就问题不大,第三类因为刚开始发展,一切都没成型,也还容易。唯有第二类最为困难,因为处在火热期。“这和城市的定位有关系,以天津为例,定位在北方的经济中心,如果没有这些市场,那么大宗商品集散的功能缺失了,所以阻力肯定会较其他地区更甚。”他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