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消息称天然气未来将施行一地一价 三巨头博弈定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2 03:1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何清

  “广东天然气管网公司(简称管网公司)股权变更方案已经确定,中石油成了第二大股东,未来西二线天然气将主要通过管网公司向广东全省供气”,有广东方面消息人士透露。

  多个消息源证实,在管网公司新架构中,粤电集团持股28%,成为第一大股东,中石油持股26%,中海油和中石化分别持股23%。

  自2009年以来,为争夺广东天然气市场主导权,代表广东原有市场利益的中海油,与西气东输二线(简称西二线)的资源方中石油一直在进行激烈的博弈(详见本报2010年8月7日头版《两个管网闹广东》)。

  “管网公司股权变更方案的确定,是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出台背景下双方磋商后的结果”,这位消息人士称:“天然气定价未来很可能将施行一地一价,在某个确定的地区,不同气源将按统一的价格进行销售。”

  同时,天然气将采取市场净回值定价,即以与国际油价挂钩的国内某地天然气价格为基准,再加上距天然气产地的距离成本,得出天然气价格。

  “在这种背景下,尽快完成股权结构调整,对双方都有利。”上述消息人士说。

  中石油成广东管网大股东

  中海油曾是管网公司最大的出资方,持有40%股权,然而现在它已退居第三位——这一变动源于天然气资源的供应量发生了变化。

  广东是能源消费大省,成立于2008年的管网公司是当地最主要的燃气管网建设运营企业。

  根据规划,到2020年它将总计投资458亿元,建设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四大区域管网,实现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管线总长约3200公里、年输气能力达600亿立方米的大网络。

  届时,管网公司将有望实现年销售额1500亿元的目标。

  “然而由于资源供应量有限,广东还有很多城镇尚未使用天然气。2010年其天然气消费量仅80亿立方米,距离600亿立方米的目标还很遥远”,有中石油总部人士称。

  这位人士指出,管网公司只是资源分销商,它必须拥有稳定可靠的上游供应商。之所以中海油曾是管网公司第一大股东,就因为它在广东拥有多个液化天然气接收基站,可每年接收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吨进口液化天然气,是管网公司唯一的资源供应商。

  但是广东经济发展迅速,中海油的资源供应已远远无法满足当地需求。目前,广东不但民用天然气拥有巨大的潜在需求,而且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新建、扩建燃气电厂用气需求也很大。

  “现在西二线到广东了,每年将向广东提供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在当地天然气市场中将占据第一大资源供应商角色,中石油出任第二大股东理所当然。”上述中石油人士称。

  西二线在广东境内的长度约820公里,途经9个地级以上城市。按照中石油与广东省政府达成的框架协议, 西二线投产后,将年供应广东天然气100亿立方米,其中40亿立方米供应深圳, 60亿立方米供应广州及其它珠三角城市,“未来西二线还将延伸到香港,因此其供气量还预留了增产的空间。”

  根据协议,未来西二线将与管网公司的管道直接连通,其资源也将主要由管网公司负责在广东境内的各地市分销,中石油不再新建覆盖全省的管网。为了满足部分燃气电厂的资源需求,管网公司允许中石油自建通往发电厂等工业用户的直供管道。

  气价新机制下的连横计

  管网公司股权变更方案的确定,是新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出台背景下,双方不得已的妥协——“它们都拖不起了”,上述广东方面消息人士指出。

  据了解,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确定了新天然气定价机制的基本原则,只待时机合适,就公布实施。

  新定价机制将采用市场净回值确定消费地门站价格,进口气和国产气执行统一的门站价格。选择天然气主要消费市场和多气源汇集地作为市场中心,建立市场中心天然气门站价格与进口燃料油和LPG挂钩,其他地区按照主天然气生产地到消费区的管输费的差异进行调整。

  如此,广东所有气源都将统一定价销售,而不再考量不同气源各自的成本,这对于中石油、中海油都是巨大的挑战。

  “打个比方,过去中海油采购的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卡气)成本过高,导致其供应燃气电厂的销售价格达到4元/立方米以上;新定价机制后,卡气肯定竞争不过新来的西二线,中海油原有的市场份额必将被中石油所抢占”,那位广东人士称:“所以中海油必须让出部分管网公司股权,将中石油绑上自己的利益战车”。

  而中石油放弃原有的控股管网公司的立场,主动加入管网公司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在广东新建天然气管道成本太高,这不仅指征地费用等表面成本,还有地方利益的协调”,上述中石油人士表示。

  如果没有成规模的天然气管网,即将投产的西二线在广东每年销售100亿立方米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完成,更不要说未来向香港送气。

  “因此,中石油和管网公司原股东们都做出了让步,粤电集团成为了第一大股东”,那位广东人士透露。

  未来的定价之战

  “围绕着价格形成机制,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还将进行激烈的博弈”,有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专家指出。

  据了解,过去无论是西气东输等已投产的管线,还是广东大鹏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其在国内的销售定价均采取成本加利润的模式(即“一线一价”),这导致国内天然气销售价格千差万别。

  “仅在深圳,中海油天然气销售就有多个价格——供应深能源的澳大利亚天然气售价不到2元/立方米,而供应深南电的卡气售价却超过了4元/立方米;在全国其他地方,中石油、中石化销售的天然气,也因气源不同,而按照不同价格销售”,上述广东人士说。

  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掌握气源的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都更愿意将资源在销售合同允许的范围内向价高的地区集中。当气源无法满足市场突发需求时,它们也不愿意将资源从高价区向低价区返输,因此每年冬季天然气需求旺盛时,一些低价区就难免发生气荒。

  一位参与天然气定价方案制定人士指出,新定价机制将与进口燃料油和LPG挂钩,实现了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的间接接轨,并按距离市场中心的远近确定分级价格,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

  “这使得原来低价销售的天然气有了巨大的价格涨幅空间,比如中石油的西气东输管道、陕京线等;但中海油的卡气、中石化的川气东送等却不得不接受价格浮动空间变窄的现实,卡气甚至不得不面对亏损的局面”,上述参与天然气定价方案制定人士说。

  据他透露,对于新的定价机制,中石油表示十分欢迎,而中海油和中石化仍在积极争取“一线一价”。

  “在中国天然气进口量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这种颠覆式的改革是必须的,它将确保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互动,从而保障国内的天然气供应安全”,这位人士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