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蓝天上放飞理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2 09:45 来源: 经济日报11月11日,中国航空博物馆空军英雄纪念墙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首都16所高校大学生代表与空军官兵敬献的5个大花篮,在阳光下灿烂夺目,散发出莘莘学子对抗美援朝、国土防空、作战训练、试验试飞,以及执行其他任务中牺牲的1733名烈士和259名英模的崇敬之情。空军航空兵某师“航空兵英雄中队”大队长马刚从战斗英雄、空军原司令员王海手中接过火炬,依次传递,最后由空军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飞行员班学员司凡点燃“胜利之火”时,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梁识栋激动地说,这一刻,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感受到人民空军的光荣传统和精神文化正在我们心中传承。
传承科学严谨的航空航天精神
深情的目光抚摸着英雄墙上近2000个名字,国际关系学院学生陈裕邦的眼眶湿润了。他说,为保卫祖国打击侵略者,军人流血牺牲是义无反顾的选择。然而,真没想到,在风和日丽的岁月,仍有那么多空军官兵为空军的发展壮大,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献出宝贵生命。他们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为人民筑起坚不可摧的蓝天长城,他们的英名不仅镌刻在墙上,更会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英雄试飞员”李中华,是大学生熟悉的名字。每次试飞重大风险课目,他总是把头发剪得整整齐齐,胡子刮得干干净净,靴子擦得锃光瓦亮,戴着雪白的飞行手套,登上战机,去迎接挑战。20多年试飞生涯中,他遭遇过“飞机发动机高空大马赫数时双发停车”、“飞机液压系统漏油、着陆刹车失效”等20多次“与死神过招”的时刻,靠着科学素养和严谨作风,次次凯旋。
“他身上体现出的科学严谨作风,是航空航天人要坚守和传承的文化精神。”在“机械师尖兵”夏北浩的名字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本科生陈世泽停住了脚步。
90后的陈世泽对夏北浩这个上世纪60年代涌现出的英模人物十分佩服。虽然天天与飞机打交道,机械师夏北浩却不能像飞行员一样驾着战鹰翱翔蓝天。他“宁可自己辛苦千万遍,也决不让飞行员担半点风险”,以对战斗胜利负责、对战友安全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的精神,把维护飞机的工作干到极致,成为高扬在空军机务战线的旗帜。这种精神被凝练为以高度负责、严谨细致为核心的“夏北浩检查法”。从此,一个人名与一种作风、一个军种品质紧密相融。
从军报国在祖国蓝天上放飞理想
走进空军,大学生们更真切了解到,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空军始终与人民血脉相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阶段,空军更早奋飞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支援国家建设第一线。
汶川特大地震,空军部队闻讯而动,各型运输机、直升机和侦察机第一时间飞赴灾区,展开了空军历史上出动飞机最多、飞行强度最大的空中救援行动。15名空降兵勇士在5000米高空奋身一跃,已成为永恒瞬间,定格在亿万人民的记忆中。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航空测绘、人工降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击非典、抗旱救灾、支援西部大开发,只要祖国和人民一声呼唤,空军官兵就会立即伸展开钢铁翅膀。
意犹未尽离开航空博物馆,大学生们来到驻扎在燕山脚下的北京空军地空导弹某师“英雄营”。走进官兵宿舍,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子们目光中透着新奇和敬慕:摸着“豆腐块”一般的被子,翻看官兵整齐划一的内务柜,中央财经大学学生石钰竹说,“以前对部队生活的了解停留在影视剧和书本里。今天走进军营,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英雄营”官兵的知识和素质令学子刮目相看。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的上等兵袁航与大家分享了在部队的成长喜悦。谈起从地方大学生到优秀士兵、共产党员的转变,袁航说,“进来是块铁,出去就是钢。在部队这所大学,不仅能学到新知识新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出责任、坚强、奉献、团结等优秀品质”。
相近的年龄、同样的学历,袁航的成长经历引起大家强烈共鸣。中央民族大学张茜、中国传媒大学郁琼源动情地说,“英烈不能忘,传统不能丢,新时期的大学生,就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们纷纷表示,兵营燃烧激情,军旅砥砺青春,有机会一定参军入伍,在军营实现人生价值,在祖国蓝天上放飞理想。
图为大学生参观“英雄营”。张 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