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能政府”需转向“有限政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4 07:07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洪若琳 发自北京

  所谓“趋势”,意含“或迟或早要走这一步”,撤销街道办的重要前置条件和趋势,是管理理念的转变,即由“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

  时代周报:为什么要建立社区?

  浦兴祖:社区它是一个社会学上的概念,它强调的是在整个区域里面的社会共同体,不管你是否居住在这里,如果你主要的活动时间在这里,跟这个区域里的其他人有一定的联系的,像学校、医院、企业等,都应该得到保障,参与治理,这就是社区的意义。这和居委会不同,居委会强调的是居住在这个区里面的户籍居民。社区更能充分发挥区域的各种资源,更有超越性。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我们在社区运转当中还是把它当成了街道一样的居委会来实践,人们也并不能真正搞清楚社区是怎么回事,以为换了一个名字叫社区,很好听,结果大家都去搞社区,最终是换汤不换药。

  时代周报:有一种看法认为,现在的社区变成一个不叫街道办的街道办了,你同意吗?

  浦兴祖:同意。现实中,我们的社区跟居委会还是由政府主导,政府主导最明显的表现在政府的态度极端,表面上说是又多了个资源,实际上还是政府在主导,行政色彩太浓重了。

  比如,街道没了,但是区政府还是管很多,管不过来,还是有好多东西推给社区、居委会,那么跟以前差不多啊,以前街道是“二传手”,把政府的东西传下来,结果,现在只不过是把区政府变成了“一传手”。

  另外一个情况是,街道虽然没有了,但街道里的干部到居委会去了,带着公职人员的这个身份的待遇下去的。弄得不好的话,按照他们的观念、方式,还有他的各种影响,结果他把居委会渐渐地变成了小政府、小街道了。这些人能不能有一个角色的转换,转换为居民自治,能不能从观念到本质,到各个方面都完成一个转换,认为自己并不是代表政府。

  时代周报:如此说来,自下而上的改革是不是不足够?

  浦兴祖:现在还没有“而上”,所以意义只停留在基层。我们讲了几十年,说政府要转变职能,有些社区自己可以去做的,那就不要政府去管,这就是转变职能,讲了几十年了,但是不容易做到。

  时代周报:你曾经提出一个观点,要转变全能政府的观念,走向有限政府。在具体的社区建设上,如何体现?

  浦兴祖: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早就定下这个目标了。我们管这叫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转变职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搞全能政府。但是这恰恰不容易做到,这当中有各种原因。

  其中一个深层的原因是职能背后的利益,有些职能掌握在政府手中,是一种资源,一种权力。一旦掌握在手中,就有上门烧香拜佛的,有求于他的,某些部门,某些官员,就可以谋取利益了。所以他们经常讲,哎呀,这个放下去,下面要搞乱的,搞不好的。利益阻碍着我们政府职能转变,这很麻烦。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部分区域的社区确实还没有发育完成。我认为,政府应该有意识地去培育社会,而不能仅仅以此作为不愿意下放权限的理由。为什么不能有意识地去培育推动社会发展呢?让社会逐渐增强自主能力。这里有一个鸡和蛋的关系,你说这个社会发展不够,我不能放权,但不放权,社会又很难发展,然后在这个圈里就绕不出来了,如此恶性循环会使我们的政府永远是全能政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