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肖伟:天翼阅读以多屏互动 打造移动互联泛阅读时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4 07:45 来源: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张颖洁

   近日,由中国电信天翼阅读基地特别协办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出版座谈会暨全媒体首发仪式在京举行。截至11月14日下午,天翼阅读平台《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已有9522次的点击。而备受关注的《史蒂夫·乔布斯传》电子版也已在国内由中国电信天翼阅读首发,读者可下载中国电信“天翼阅读”客户端进行订阅。

   毋庸置疑,数字化正在翻开阅读的下一页。作为全业务运营商,中国电信自然积极参与,且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创造了不俗的成绩。截至目前,天翼阅读用户数已超2500万,月环比复合增长率超25%,在八大基地排名第一,平台内容引入已超10万册;尤其,2011年10月,活跃用户率达到34%,持续高出同行竞争者普遍水平。

   那么,数字阅读的前景究竟如何?从网络硬件到产业链合作,中国电信数字阅读业务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格局如何演变?如何提高用户体验,培养用户付费习惯?天翼阅读基地的近期主要发展规划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把握三年黄金发展期?针对此类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电信天翼阅读产品基地总经理肖伟先生。

   思考一:数字阅读会有多大作为?

   记者:运营商在数字阅读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天翼阅读在中国电信3G应用业务布局上扮演怎样的角色,天翼阅读将如何助推中国电信转型“新三者”?

   肖伟:天翼阅读作为中国电信的3G特色业务,指以手机、专用阅读终端、互联网、平板PC等为主要载体,利用CDMA、WiFi等无线接入手段进行交互和下载服务,为用户提供包括原创、书籍、杂志、漫画、资讯等各类电子书的在线和离线阅读,并支持书评、分享等阅读参与方式的互动服务。

   去年9月8日,中国电信集团在杭州举办天翼阅读产品发布会,宣布千万级用户规模的天翼阅读基地在浙江建成,并正式推出天翼阅读应用。如今,天翼阅读用户数已超2500万,月环比复合增长率超25%,在八大基地排名第一,平台内容引入已超10万册;尤其,2011年10月,活跃用户率达34%,持续高出同行竞争者普遍水平。

   记者:从网络硬件到产业链合作,中国电信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肖伟:总体来说,天翼阅读是中国电信整合各类阅读内容、满足客户阅读需求的一项业务。其优势表现在:第一,基础优势。中国电信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CDMA移动网络,拥有带宽最宽、覆盖最广、信息资源最丰富的互联网,还拥有国内唯一的卫星通信网络,并充分利用其全网络、全业务的运营优势,促进数字阅读的发展。天翼阅读作为数字阅读平台的提供者,在带给用户无缝多屏的全新阅读体验的同时,也将拉动消费与经济增长。第二,应用优势。天翼阅读是数字阅读内容的整合者,是数字内容创新服务的提供者,面对全网开放,打造新兴“泛阅读”概念。

   对于“电信运营商对数字阅读的影响”这个问题,用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孙康敏曾表示的话来说,未来三年,中国电信将对数字阅读基地直接投资3亿元用于基地建设及应用推广;三年内计划与超过500家出版单位签约合作,推动上千款数字阅读终端、3G大屏智能手机的生产销售及相关应用软件开发,预计会拉动数字出版和电子制造业增加值50亿元,带动国民电子产品和文化的消费75亿元。

   思考二:强化用户体验、产业链竞合提升数字阅读价值

   记者:国内三大运营商悉数推出了自己的移动阅读平台,令阅读体验更为多元化。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中,百度、盛大等也纷纷涉足电子阅读产业。那么,您如何看待天翼阅读与竞争对手相似产品的竞争格局?

   肖伟:创新业务不怕竞争。天翼阅读定位于“数字阅读、绿色阅读、品质阅读”,这12个字可以演绎出一个观点,就是我们着力向用户提供有别于普通手机阅读产品的差异化、品质化阅读服务。具体表现在:首先,打造全方位数字阅读体验,推出多网络、多终端的“多屏无缝”阅读服务。用户可通过手机、PC、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IPTV、固定电话等载体,在固定电话网、固定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上实现无缝多屏阅读。比如固定电话,可以体验有声阅读,通过点播,话筒内会传来相关内容的朗诵。其次,打造融合开放的产业链合作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作家-出版-发行-终端-读者”。目前,天翼阅读定位于“内容发行者”这个产品链重要环节,整个链条需要各方的合作,以建立互利共赢的价值链利益分配模式。眼下,天翼阅读紧抓社会及市场热点内容,着力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好最流行的阅读内容,有:乔布斯唯一授权的传记《史蒂夫·乔布斯传》、余华微博(http://weibo.com)体新作《余华@》以及运营商开腔互联网手机市场的《中国手机》,产学研官媒多方共同关注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等等。当然,天翼阅读还在不断招揽整合各种原创内容,为广大原创需求读者提供丰富的原创连载阅读服务,像刚刚在天涯上首战告捷的“天翼阅读原创挖坑大赛”,就收获了350多部优秀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原创作品,让获取资源和成本的路径越走越宽。

   记者:易观国际日前发布报告显示,今年手机阅读市场不愿意付费用户比例为27.8%,高于去年。您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如何提高用户体验,培养用户付费习惯?

   肖伟:付费意愿下降不能单一看待,应与历史进行对比。当然整体付费阅读用户的绝对值还是提升的,而且会随着大屏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快速提升而同步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需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与互动。当前,微博已经成为天翼阅读与用户互动的重要手段之一,仅天翼阅读官方微博就已经有近80万的粉丝,通过开辟专题、专栏、开展互动活动宣传日常活动,虚心吸纳粉丝建议,建立内容及时沟通机制。另一方面,尽可能引入优质内容带动用户付费,这是基础。充分考虑解决内容质量、盈利模式、版权问题、用户付费习惯培养等这些横在数字阅读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想法设法加以改善,相信能够有效地提升用户付费意愿,尤其是对精品数字阅读内容的付费。

   思考三:数字阅读产业蛋糕做大看角度够不够深

   记者:目前国内的3G用户数已经突破一亿,天翼阅读主推的八大3G应用之一,可以说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那么目前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影响较大的问题又是什么?

   肖伟:目前一个很核心的问题还是,基于对盗版问题的担忧,很多出版社,尤其是传统的一批,还是不愿意将最优质的资源放在数字阅读平台上,同时很多的书没有充分运用商业化的方式进行推广,对整体出版业发展制约较大。但是,中国电信的天翼阅读平台具备数字保护和防盗版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每一册内容的非法传播,这一点,我们一直在努力向传统出版单位传递。另外,我们精准化的内容运营,包括内容推荐也可以有效地提升更多内容的商业价值。所以,要释放传统优质出版资源在数字平台上的价值,一方面要把优质内容放到可信任的数字平台上;另一方面加大内容量的提供,让用户方便地找到、读到他们想读的内容,打通所有的信息以及购买环节,让读者能一站式解决与阅读相关的所有问题,只有这样数字出版产业才能真正形成良性循环。

   记者:天翼阅读产品基地近期主要发展规划以及未来三年分步骤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怎样最大限度地把握三年黄金发展期?

   肖伟:一句话,继续脚踏实地、深化多屏融合,整合好内容,做大规模。分步骤来看就是:首先,初步扩大整体规模。年内将入库图书10万册、3年内将超过40万册;坚持正版阅读,严格执行版权与内容审核制度,天翼阅读的读物100%具有版权、80%属于出版类图书。其次,扩大用户规模和收入规模,体现数字阅读的价值。要进一步促进公共阅读,需要国家拿出更多的决心和投入,并设立更多的公共阅读促进工程。再次,结合移动互联网的特征,继续整合、延伸服务,创造叠加价值。重复一个观点,天翼阅读目前定位数字阅读平台提供者和数字阅读内容的整合者,将打造一站式的品质阅读平台。

   总之,对于运营商而言,能否把握移动互联网的机遇,能否把握用户规模及小额支付等先天优势,并将阅读用户转化为数字阅读有偿服务使用的用户是成败关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