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陈漫:制造“中国时尚面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00:4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身为当下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时尚摄影师,陈漫说:“明星也是人,他们很多时候都在表演别人来娱乐大众,往往失去自我。而在拍摄这些时尚大片时,他(她)们更多在表现内心真实的自己。”

  曹俊杰

  31岁的陈漫很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即使在室内,也不会轻易在镁光灯前把遮盖了近半张脸的墨镜摘下。

  也许你不知道陈漫是谁,但或许见过她拍摄的那张著名照片——在以东方明珠为远景的鲜艳红旗下,名模杜鹃赤裸双足,身着红色礼服,婀娜地倚在旗杆旁,举起左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张照片被诸多国内外时尚杂志用作封面照片,当作典型意义上的中国时尚制造。

  年轻的陈漫被视为当下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时尚摄影师。她是国内众多一线明星的御用摄影师,长期为《VOGUE》、《ELLE》、《BAZAAR》等多家时尚杂志拍摄封面。因独特的个性和旺盛的创造力,被大腕明星称为“最会拍照的北京妞儿”。

  11月23日起,陈漫摄影艺术展“漫——陈漫视觉艺术展”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开幕。即使是国内最大牌的艺术家,恐怕也要在陈漫展览的“阵容”面前黯然失色:她的摄影展不仅得到浪琴、迪奥、周大福、保时捷等品牌的全力赞助,还有一众明星前往捧场。

  犀利的观察力捕捉瞬间

  墨镜背后的陈漫有一双大眼睛,说起话来的顺溜似乎就是北京人常说的“声音都是鼻子里冒出来的,嘴皮子都懒得动”,乍看就是一个普通北京胡同里的邻家女孩。不过正是这明眸善睐的眼神,让她在长期以男性摄影师为主的时尚圈内找到了自己的优势。

  回顾展中的图片,除了五星红旗下的杜鹃,还有扮成李小龙的范冰冰、抽着烟的陈坤、优雅靠在橱窗内沙发里的辛迪·克劳馥、脱去军大衣瞬间的巩俐……撇开这些凝固的瞬间,照片上绘画性的美感和光影效果,也足以让人愕然。

  杨澜回忆陈漫为自己拍片时的情形,仍心有余悸:“在拍摄场内,我总觉得后脊梁骨发凉,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后来发现一个小姑娘直瞪瞪地盯着你看,不带任何掩饰。那时,我才知道,她是为我拍照的摄影师。”

  陈漫自称对人的外表有着非常大的兴趣。她看电视频道一秒钟,就能记住人脸上的表情,甚至对人物的个性和喜好有大概的了解。或许是同为女性的缘故,女明星称赞她拍摄的时尚大片往往比她们本人更能表现出自我的气质。

  譬如,陈漫曾拍过一张范冰冰刮胡子的照片,尽管这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半个世纪前好莱坞摄影师拍摄的玛丽莲·梦露刮胡子的照片,但这绝不是粗浅的雷同。“范爷”精致脸庞呈现的性感与妩媚,与骨子里隐藏的阳刚强势,就这样被摄影师精准呈现于画面中。

  当然,除却褒奖,业内对陈漫的质疑之声也颇重。比如有人说她的成功得益于数码时代的便利——当传统摄影师还在追求胶片摄影的光影时,陈漫已经熟练使用PS等后期技术来为她的创作增添分量。有人甚至怀疑陈漫拍摄的五星红旗下的杜鹃实为后期合成照。

  “我的拍摄不以男女为单位,不以年龄为单位,不以贫富为单位,而是以人为单位的。明星也是人,他们很多时候都在表演别人来娱乐大众,往往失去自我。而在拍摄这些时尚大片的时候,他(她)们更多是在表现内心真实的自己。”陈漫解释自己的创作时说。

  对于自己的拍摄对象,陈漫也有自己的评价:“周迅属于很会拍照的人,在化妆的时候,她就已经酝量好了情绪;黄晓明对于自己的优势很熟悉,他的侧面很好看;杨澜是属于很好办的拍摄对象,谁拍她都能拍得好,因为她永远是那样。”

  混合是时尚未来的审美趋势

  幼年时,陈漫就已体现出在视觉创作上过人的天赋。陈漫的母亲曾把她一岁时偶尔看到一只过街老鼠而画的图画,作为陈漫日后在艺术造诣上的一种先天性的指向。从小到大,陈漫就读的都是艺术院校,学过绘画、设计、建筑与舞美。

  初入行,陈漫就开始用借来的胶片相机为名模春晓拍摄时尚大片。2003年起,陈漫成了陈逸飞创办的《VISION》杂志的封面摄影师,并被造型师李东田发现,李东田负责艺人造型,陈漫负责拍摄,这样的合作让她开始在时尚圈崭露头角。

  或许是身为80后独特叛逆的一面使然,陈漫曾因“太不自由”为由主动从中央戏剧学院退学,重新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玩摄影的陈漫也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她不以华丽场景作为铺陈,而偏好那种具有时代背景感的场所,她让模特穿着三点式的比基尼,站在北京的高速公路上;在长城上拍摄时,非要把“毛主席万岁”的山体背景字纳入画面。

  作为时尚产业制造者的一环,陈漫对时尚也有自己的理解,“时尚就是忘掉生活中的种种不顺,自我娱乐的人类的特有发明”、“时尚是内心世界的外在表达”、“如果地球是女人,那她一定是谢顶的女人”。

  “这个时代的特点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混合。这种中性的审美不仅是现在,也是未来的审美趋势,你看迈克尔·杰克逊,不男不女,不阴不阳,不白不黑,连死都是50岁,太中间了。”陈漫直言。

  陈漫的作品也体现了这种混合的面貌,展览中作为阐述陈漫视觉语言的《五行》、《四大天王》等系列创作中,用中国元素串联起一种西方技术美学,成了陈漫最爱使用的视觉创作技巧之一。

  “我为什么要拍巩俐脱军大衣的瞬间?巩俐是一种东方古典美的代表,军大衣在我们某个年代具有特定的含义,当她身穿西方名牌礼服,脱去军大衣的瞬间,我就觉得有太多含义在其中表达出来了。”陈漫解释说。

  把商业作品积淀成为艺术品,是陈漫这类时尚摄影师的梦想。幸运的是,陈漫很早就达到了这样的目标,她创作的作品,一部分已经被伦敦V&A博物馆、北京今日美术馆等当作馆藏收藏,并在法国、美国、英国和中国举办了多次作品个展,参加过多个国际艺术博览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