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和伞绝处逢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00:4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陈琳

  如何让有150年历史的和伞重获新生?

  数年之前,当主修商贸和艺术的日本学生西堀耕太郎跟着女友,来到她家族开设的和伞店铺“日吉屋”时,这个问题就开始“困扰”他。那是日本京都唯一一家坚持以和纸为材料,用家族代代相传的古法制作五尺本式野点伞的店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戴安娜王妃造访日本时,都使用过日吉屋的本式野点伞。虽曾风光无限,但此时,西堀耕太郎看到的和伞店已经“奄奄一息”,现代人不再用和伞,销量几乎为零。族人已经萌生了永久关闭这家店的打算。

  眼看家族手艺就要失传,西堀耕太郎决定担负起让和伞重生的使命。他尝试为店铺制作网页,利用网络吸引人们的注意,“这一招开始还奏效,一些人看到网页就慕名前来”。但很快,西堀耕太郎就发现,顾客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茶道和传统歌舞的表演者,这波购买小高峰过去之后,日吉屋仍会陷入原先的困境之中。

  “一定有办法解决问题的。”和女友结婚后,成为日吉屋第五代继承人的西堀耕太郎,每天站在老宅的院子,一边摆弄和伞,一边静静思索。撑开、合拢,再撑开、再合拢,这个动作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直到那一刻,西堀耕太郎偶然把伞对着太阳,才发现原本刺眼的阳光透过和纸撒在脸颊,竟是一片柔和。他心中一动,突然萌生了把和伞做成灯罩的念头。

  伞,一开一合,灯,一明一暗。此前,已经有设计师注意到伞和灯之间的这种秘密联系,做出一些伞形灯的概念产品。尽管家族纸伞工艺已经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模仿前人却是设计上的大忌。“伞和灯简单结合,玩的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能突出我们的制伞工艺。最理想的设计,是让伞和灯神形合一,让消费者能从中读出伞的工艺和神韵,而不是让人第一眼就识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加法。”

  现在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简单,但这却是西堀耕太郎和设计团队苦苦思索后得出的设计方案。“百分百设计”上海展上,坐在日吉屋今年出品的MOTO灯具面前,西堀耕太郎拿着一个小小的伞具模型,向人们演示着当时他们思考的过程。“人们都有惯性思维,认为伞骨只能朝一面打开。但是,如果我们去掉了伞顶,把另外一面也做成可以任意开合的样子,会是什么样呢?”一边说,西堀耕太郎打开了另外一面的伞骨,这就是人们看到的和伞做灯的雏形——灯罩基本上沿用了和伞的结构,两面都能开合的伞骨自然而然地把和纸撑开,中间本来用作和伞主干的部分换成灯架。

  思维上的小小改变,让日吉屋的手工老和伞“绝处逢生”。“别看灯具只是伞骨加上一层和纸的结构,其中可以产生很多种变化。”2006年,西堀耕太郎推出以竹骨与和纸材料做成的“古都里”和伞灯系列,立即在日本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斩获了“Japan Shop Award”、新日式100选、德国FORM奖和Good Design奖。

  最近新推出的MOTO系列,形态看上去更为简洁,直接去掉了和纸,只保留了伞骨结构,反而使得灯具更具有灵活性。用户通过变化支架的收缩角度,使得一盏简单的灯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当支架形状改变时,光线的影射效果也会随之发生微妙的改变。MOTO也因此获得今年的IF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