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海保险业沙盘推演“十二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00:5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张颖

  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理想,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也尚待提高,上海也是如此。11月24日,上海保监局举行上海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会。上海保监局副局长李峰在回答《国际金融报》提问时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保险业要服务‘四个中心’国家战略,加快培育保险市场。”

  “十二五”期间,上海保险市场总保费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在14%-19%之间。到“十二五”末,上海保险市场保费总规模将达1350亿-1650亿元,保险深度将达到5.4%-6.6%左右,常住人口保险密度将达到5500元/人-6700元/人。

  航运保险要“发声”

  “我们正在计划建立航运保险协会,积极争取加入国际性航运保险组织,提升国际影响力。”上海保监局统计研究处处长涂欣在详解上海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时指出,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航运保险市场。

  具体而言,保险业要大力发展传统业务,拓展国际航运保险和邮轮产业新业务,研究探索与航运融资租赁和航运金融衍生产品相关的保险。加强航运保险信息化建设,努力形成有影响力的航运保险定价机制。

  李峰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正积极争取进一步扩大国际航运相关保险业务营业税减免范围,争取对进出口企业在境内投保货运险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支持专业性航运保险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离岸再保险待突破

  根据“十二五”规划,上海保险业将坚持对外开放,稳妥推进保险业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投融资,努力提高上海保险业国际化水平。在李峰看来,上海致力于成为人民币结算、交易、定价中心,保险业应该发挥一定作用,开展离岸再保险业务是重要举措。

  具体来说,上海保险业将促进与更多境外保险机构签订保险费等资金的货币互换协议,对符合监管条件的保险公司,支持其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再保险业务,鼓励在涉外保险领域用人民币结算;加强沪港、沪台保险合作和交流。

  “除此之外,我们积极探索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有效管理保险业外汇资产。”涂欣分析,“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趋势日益加速的情况下,推动保险公司合理配置资产的货币品种,降低保险外汇资产汇率波动风险,提高资产效益;进一步拓展保险企业外汇资金的运用渠道,促进保险公司国际业务发展。”

  按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要求,李峰强调称:“上海保险业要瞄准世界一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方向,显著拓展经济补偿功能和社会救助作用、发挥资金融通功能、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把上海保险市场建设成一个业务规模较大、市场体系完善、功能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区域保险市场。”

  创新试点“箭在弦上”

  “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业务试点处理方案基本得到了税务总局的肯定,正在等待财政总局的汇总。”涂欣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十二五”期间,上海保险业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强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具体而言,上海保险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商业养老保障计划,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开展企业年金保险,做实、做好企业年金的基金账户管理人、基金受托人和基金投资管理人三种角色,加大养老保险资金的运用力度,保证养老保险资金的增值,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保险产业;并积极研究反向抵押贷款业务的可行性。

  此外,“十二五”期间,上海保险业还将努力推动保险资金运用基地建设;积极支持保险资金服务上海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公租房建设,积极参与上海国企国资改革进程,投资与保险产业密切相关的医疗、养老、汽车服务等机构。

  特别是,保险资金服务上海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公租房建设方面,李峰告诉记者:“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

  在车险领域,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秘书长张俊才向记者透露,明年(最快5月1日)新车险费率条款将正式出台,上海保险业此前研究的车险手续费差异化方案将暂时搁浅,等待新车险费率条款出台后再行启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