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商务部昨启动贸易壁垒调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6 14:21 来源: 上海商报

  针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政及补贴措施

  本月初,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发起“双反”调查,中国商务部昨日予以实质回击,宣布将对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进行贸易壁垒立案调查。商务部的公告称,此次调查所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与风能、太阳能及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相关的产品,设备及其零部件,本次调查在2012年5月25日前结束。

  商报记者 徐志凤

  美国补贴措施违反WTO规则

  商务部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商务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规定,发布2011年第69号公告,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

  据介绍,本次调查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的申请立案。以上申请人提出,美国政府对其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和限制,已构成贸易壁垒。申请人要求商务部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消除美国政府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不利影响,以维护公平贸易环境。

  调查项目包括“美国华盛顿州可再生能源生产鼓励项目”、马萨诸塞州“州立太阳能返款项目Ⅱ”、俄亥俄州“风力生产和制造鼓励项目”、新泽西州“可再生能源鼓励项目”等6项。

  商务部将依据中国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查,评估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政策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影响。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人表示,商务部将公正、客观评估申请人指称的有关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如果调查结果认定上述政策措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构成贸易壁垒,商务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如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调查应在2012年5月25日前结束,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2012年8月25日。

  美多晶硅企业向我国倾销

  近期,在我国多晶硅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且全球光伏市场形势不好的情况下,美国等多晶硅企业通过大幅压低价格大量向我国倾销多晶硅产品。

  美国多晶硅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享受大量的经济补贴,如2010年,Hemlock和REC等美国多晶硅企业获得上亿美元政府补贴等,这些公司享受的补贴电价也低于联邦平均电价水平等,它们利用美国政府的补贴,在过去几年中向我国大量出口低价的多晶硅产品,严重损害了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致使我国多数多晶硅企业在2011年相继减产或停产,有的甚至倒闭破产。

  尤其是,2011年来,美国田纳西州政府对Hemlock和另外一家企业在该州新建的产能均为2万吨的多晶硅工厂进行大量补贴,据Hemlock和另一家企业公布的消息,上述新工厂的产能大部分将售往中国等亚洲地区。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光伏企业自美国进口的原材料和设备金额超过50亿美元,而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则不足20亿美元。

  中国光伏业三季度大亏损

  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高宏玲介绍,我国多晶硅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在2007-2008年多晶硅供不应求的时候,多晶硅进口价格一度高达500美元/千克,但随着我国多晶硅产能的释放,来自美国等国家的多晶硅企业也开始通过压低价格,大量向我国出口多晶硅产品。我国进口多晶硅量从2009年的2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4.75万吨,预计2011年将达到6万吨。

  今年来,因欧洲主要市场下调光伏发电补贴令需求增长放缓,产业链库存创下历史高位,价格降幅达到四成,令光伏企业利润大损。中国主要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企业,包括尚德电力、晶澳太阳能和赛维LDK太阳能三季度亏损均超出预期,并预计行业疲软态势可能会延续至明年。

  光伏联盟的调查显示,在今年三季度光伏市场并无好转的情况下,8、9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分别达到6473吨和6489吨,为近几年月度最高水平,严重挤占了中国多晶硅企业的市场空间,导致我国多家多晶硅企业减产、停产或破产,许多工人下岗。

  事件影响:中国迅速反应提振国内光伏业

  据咨询公司数据披露,我国2011年光伏装机量将超过美国,位居全球前三,“十二五”相关规划也将2015年的光伏装机目标从10GW上调到15GW,2020年将达到50GW。

  在全球市场萎缩、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美国光伏产业却将矛头指向了中国。本月初,美国商务部正式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美方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双反” (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将可能导致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施加高税,以帮助困境中的美国生产商。

  据统计,过去10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690余件,涉及金额400亿美元左右,美国的案件就有100个左右。

  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律师协会国际投资与反垄断委员会副主任盛先磊谈到,商务部的迅速反应,体现了中国在加入WTO之后,政府部门无论在法律法规健全还是在组织机构完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中国企业以及企业联盟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时,对国际规则的应用也日益成熟。

  盛先磊认为:“在全球光伏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此次反补贴调查的开展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中国企业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

  除了积极应对国际贸易障碍,中国还在积极转变可再生发展战略,由出口为主转向扩大内需。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有望将“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上调至1500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目标为1400万千瓦。而此前备受业界关注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也有望近期提高至8厘/千瓦时。

  与此同时,工信部将以加强多晶硅行业准入为契机,推动国内多晶硅企业整合。预示着未来5年国内太阳能发电(特别是光伏发电)市场蛋糕将可能远远超出市场预期,这对于目前因国外市场需求不佳而陷入困顿的国内光伏全产业链是极大的提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