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8 04:41 来源: 经济日报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从统计数据看,当前的消费市场,既存在着农村消费增速加快、大中型企业销售较好等积极变化,也存在着增势不尽如人意、消费率偏低等一些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既要着眼近期消费热点的培育,也要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从而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总量矛盾始终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虽然总需求比较旺盛,但居民消费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消费、农村消费增长较慢。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的情况下,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尤为重要。而且着眼于中长期经济运行,扩大消费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既是我国的优势,也是我国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不断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主要发达经济体消费低迷的情况下,我们要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协调发展,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要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扩大内需是我国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需要。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是扩大内需的重点。我们说内需不足,主要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根据央行的调查统计,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3%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其中41%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只有17%的人倾向于“更多消费”。较低居民消费率也预示着我国消费市场可开拓的空间很大。
近年来,随着税收政策调整、社保完善和增加居民收入等政策出台,城乡居民消费支付能力将有所提高,消费品零售额有望呈现稳步加快的增长趋势。
但也要看到,未来一段时间,消费增长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一是汽车消费增速逐月走低,成为消费增长趋缓的重要因素。二是通胀预期仍存,对消费的影响弊端较多。三是负利率损害居民实际利益和消费能力。因此,我们要把扩大内需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从而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要求我国在“十二五”时期立足扩大内需,积极有效扩大消费需求,切实提高消费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必须加快建立健全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探索以消费需求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思路和新动力。
一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切实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这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这就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要更加注重就业和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以此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要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要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
二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抓手。要坚持民生优先,加快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解决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尤其是要改善进城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积极培育城市消费的新生力量。一方面,要对农民工进行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职业培训。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设立农民工培训专用基金,采取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各出一点”的办法,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给予适当补贴。另一方面,要有序地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就业、医疗、社保、住房和子女教育等基本保障体系,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消费群体。
三是进一步扩大信用消费。要创新信用、融资业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继续发挥内贸信用险在拓展市场、防范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创新信用消费模式,扩大信用保险补助范围,推进信用消费。要支持和规范商贸信用服务业,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要鼓励网上购物,规范网上交易环境。要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实力强、运作规范的网络购物营销企业,建设交易商品丰富、服务内容多样的新型商业网站。
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加大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和推进现代营销方式,为城乡居民创造更加便利的消费环境,进一步提升内贸流通的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