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棉花月报:需求持续萎靡 收储放量明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8 09: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1月1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棉花收购工作人员正在用仪器检测交售的机采棉花含水率。新棉收购进入尾声,该团坚持按订单合同收购种植户的棉花,同时严把棉花收购质量。刘世全 李伟鸿 摄
当前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陷入低迷,欧债危机阴霾犹存市场信心难以持续提升;纺织服装消费开始步入传统淡季,短期全球用棉需求回暖的希望渺茫,中外棉商之间的竞争有增无减。好在近期收储量不断加大,市场供应压力有所缓解。今后一段时间,棉价继续偏弱运行的可能性较大。
11月份以来,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动荡,中国经济进一步降温,结构面临重大调整。近期,全球棉花供给压力有增无减,中国棉花市场萎靡不振,收储日成交量达到3万吨左右,后期供需格局及棉价走向如何变化,本期月报将与您探讨。
行情回顾——棉花价格下跌 内外价差倒挂
10月下旬以来,全球经济低迷,欧债危机持续升级,美元走势显强,大宗商品价格承压下跌,外棉价格跌幅大于国棉,内外棉价差出现倒挂。11月10日,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为99.50美分/磅,环比下跌3.84美分/磅,跌幅3.7%,同比跌幅31.7%。国际棉花指数(M)为112.37美分/磅,环比下跌15.03美分/磅,跌幅11.8%,同比跌幅37.1%,按1%关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8305元/吨,低于国内市场价格970元/吨;按滑准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8698元/吨,低于国内市场价格577元/吨。
国内方面,由于皮棉现货销售不畅,棉花加工企业收购谨慎,在临时收储支撑下,购销价格温和下跌。11月10日,国内郑棉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为20225元/吨,环比下跌245元/吨,跌幅1.2%,同比跌幅38.7%;代表内地328级皮棉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为19275元/吨,环比下跌512元/吨,跌幅2.6%,同比跌幅37.4%。
2011年10月,我国棉花进口量同比大幅增长。据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10月,我国进口棉花25.23万吨,较上月减少0.04万吨;同比增加15.62万吨,增幅162.6%;2011年9~10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50.50万吨,同比增加20.82万吨,增幅70.15%;2011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219.53万吨,同比减少5.40万吨。
2011年10月,我国纺纱产量平稳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10月,我国纺纱产量为263.9万吨,同比增加37万吨,增长16.3%;环比增加1万吨,增长0.4%。2011年1~10月,我国纱产量累计2358.8万吨,同比增长11.8%。
市场解析——消费难见曙光 市场疲软依旧
当前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动荡。一方面,政治动荡持续升级,占领华尔街及希腊罢工等事件此起彼伏,多国领导人面临换届选举,不利社会稳定及金融投资。另一方面,欧债危机阴霾深重,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消费难见曙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1年欧洲经济增长率为2.3%,同比放缓0.1%,2012年将降至1.8%。为刺激经济增长,欧洲央行11月3日宣布下调利率0.25个百分点至1.25%,意味着欧洲央行已决定扭转今年4月启动的加息势头,但此举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欧债危机,且高通胀还将继续抑制居民消费。10月份,欧元区17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9月的-19.1降至-19.9,已连续第5个月下滑。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美联储11月2日再次强调美国经济前景面临显著下行风险,并将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从3.5%调减至2.7%。10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9月的46.4降至39.8,为2009年3月份以来最低水平。
中国经济进一步降温,结构面临重大调整,宏观政策步入定向微调。对于资金链紧张、下游消费低迷等状况积压已久的纺织业来说,要想在宏观政策适度微调的情况下短期内解困不甚现实。在经济增速逐步回落、国家鼓励进口、国际市场倒逼人民币升值(年内人民币升值已近5%)的情况下,当前纺织市场的低迷走势在短期难有改观,中长期走势仍需观察政策面动向。
全球棉花供给趋增
美国新棉收获加速进行。近日,美国大部分棉区收获工作再次提速,截至目前,棉花收获进度已达70%,较正常水平快17个百分点。其中,得州棉花收获进度达67%,较正常水平快2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持续干旱导致上百万英亩棉田绝收。从目前来看,今年美棉收获进度将提前两周完成,或为近10年以来最快的年份。
印度新花收获进度推迟,丰产预期依然强烈。受前期季风雨影响,今年印度棉花收获进度有所推迟。截至目前,该国新花累计上市量合计35.7万吨,同比减少23.4%,创下近6年来同期最低水平。不过,充足的降雨对提高棉花单产非常有利,因此本年度该国棉花丰产预期依然强烈,预计未来几个月新花上市量将不断增加,根据该国棉花咨询委员会的预测,本年度印度棉花产量或达603.5万吨,高于美国农业部预测的598.7万吨。
巴基斯坦棉花市场价格维持稳定。近日巴基斯坦棉花价格持稳,籽棉收购处于高峰期,并且质量有所改善,旁遮普省和信德省部分纺织厂开始大量采购。据悉,轧花厂高等级新花提货价约在5800~6000卢比/毛德,折81.5~84.25美分/磅;低等级新棉交易价约为4500~5500卢比/毛德,折63.19~77.23美分/磅。
巴西棉花产量或创新高,出口量大幅增加。目前,巴西大范围的棉花播种仅在萨瓦纳斯地区展开,如果本年度该国植棉面积能赶上上年度水平,那么棉花产量有望超过196万吨,或创历史最高纪录。另外,10月份巴西棉花出口量达17.46万吨,为连续第3个月增长,同比增幅达88.8%,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对中国的出口量达8.56万吨,同比增长262.7%;对越南、土耳其和韩国的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120.4%、116.4%和41.4%。截至10月,本年度该国棉花累计出口量达43.5万吨,同比增长69.4%,几乎赶上去年棉花出口总量,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澳大利亚棉区天气晴好,播种加速进行。近几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大部分产棉区天气晴好,10月份东部地区的日均气温及降雨量均接近正常水平,促进了棉花播种工作加速进行。业内人士预测,本年度澳棉产量有望达到110万吨,较美国农业部上年度预测增长约20%。
全球消费持续不振
巴基斯坦15%~20%的纺织品出口订单转移到国外。过去一年,由于天然气和电力供应不足,巴基斯坦约15%~20%的纺织品出口订单转移到孟加拉国、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对该国纺织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了解,近日巴基斯坦电价和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纺织品生产成本随之上涨,该国每单位电价为12美分,但孟加拉国仅7美分;每立方米天然气价格为16美分,而孟加拉国仅7美分。因此买家宁可选择印度和孟加拉国等国订单,而放弃从巴基斯坦采购。
孟加拉国市场需求不振,纺企谨慎采购。近日孟加拉国纺织市场无明显起色,纺企采购重点主要集中在即期装运的新棉。由于棉纱价格明显低于棉花价格,因此部分纺织企业继续推迟棉花采购,等待后期大量新棉上市。据悉,目前该国纺织企业多为亏损状态,开机率普遍仅在50%,且产成品库存居高不下。不过,近日印度政府对产自孟加拉国的部分品类服装进口予以免税政策,这给孟加拉国的服装出口商们带来了些许乐观情绪。
越南本年度棉花累计进口量同比大减。受纺织需求持续不振的影响,截至10月底,该国本年度累计棉花进口量仅6.1万吨,同比减少30.7%。近期纺织市场的疲软态势令人咋舌,再加上该国棉纱进口成本持续低于棉花进口成本,令人担忧本年度的棉花进口量能否达到美国农业部(USDA)预测的34.84万吨。
泰国9月份棉花进口量同比大减。泰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泰国棉花进口量仅1.9万吨,同比减少42.3%。与纺织品产量持续下降相对应,该国棉花出口已创下过去12年来同期最低纪录。该国棉花进口持续低迷主要是因为纺织需求不旺,近期泰铢汇率走强也导致纺织厂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降低。此外,九十月份该国遭遇大范围洪灾导致大量纺织品运输推迟,因此部分纺织厂生产搁浅。虽然后期天气有望转晴,但纺织业的疲软态势预计还将持续,该国未来几个月的棉花进口仍然堪忧。
后市预测——纺织步入淡季 棉花成交走弱
眼下,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广泛,各国消费需求普遍疲软,特别是本届广交会上欧美市场对中国纺织服装进口需求不振的前景得以充分体现。国内企业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和融资成本上涨以及汇率变动的影响,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反映经营压力增大,原料采购和接单十分谨慎。
11月4日下午,第110届广交会落下帷幕,与上届广交会相比,本届广交会到会人数和成交量均不逊色,但欧美市场出口成交总体降两成以上。主要特点如下:一是欧美市场成交锐减。欧美到会采购商有所增长,但观望询价较多,实际成交分别下降19%和24%。二是中短单占比居高不下,长单比重仍然偏低。6个月以内的中、短订单占比达到88%,反映了国际市场预期谨慎,不敢下长单;国内企业担心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不敢接长单。三是必需品成交有所增长,非刚性需求出现下降。
具体到纺织服装的成交情况来看,尽管成交额的情况可圈可点,但考虑到价格上涨因素,成交量增长幅度有限,加上世界经济尚未走出金融危机阴影,欧债主权危机持续恶化、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企业普遍反映接单信心不强,今后一段时间外贸出口情况堪忧。
进入10月以后,纱布市场传统的“金九银十”规律彻底被打破。因销势转缓,市场库存压力增大,纺织企业普遍压缩产能,降价销货,加之正值新棉上市高峰期,棉花期现价格联动下滑,纺织企业备货补库谨慎,坚持按需采购或延迟采购。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中国棉花工业库存调查报告》显示,截至11月8日,被抽样调查的纺织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30.5天(含到港进口棉数量),环比减少1.1天,同比减少4.7天,比近三年平均水平减少2.5天。同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规模以上纺织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环比放缓0.2个百分点。随着纺织行业逐步步入淡季,预计今年内棉花消费难现转机。
外棉进口量仍将保持高位
鉴于目前棉花交储利润高于期现市场,现货市场成交清淡、郑棉期货持仓量与日俱减,400型加工企业交储积极性高涨,高等级棉逐渐进入国家临时储备,同时外棉到港压力也逐步显现。
首先,郑棉行情难有起色,资金参与热情或进一步降温。9月底以来,棉价持续小幅下跌且销售不畅,市场信心受挫。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数据,本年度以来资金开始大举撤离郑棉期货市场,11月10日,郑棉持仓总量仅28万手,较年度初的近70万手大幅缩减六成。近来,郑棉多空双方持续陷入胶着状态,行情难有起色,棉价总体维持在两万元附近振荡整理,资金参与热情或将进一步降温。
其次,收储量日益放大,新疆棉占比超过70%。鉴于期货及现货市场利润微薄,随着棉花公检量不断放大,400型加工企业逐渐将目光锁定在新棉收储上,近来交储积极性明显提高,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000家企业参与交储。从11月份开始,收储日成交量均在3万吨左右,截至11月11日,本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交易累计成交413990吨,其中内地成交117510吨,主要集中在湖北、安徽等地;新疆成交296480吨,占比高达72%,意味着国家临时储备中高等级棉占有绝对份额。如果以日均成交量2万~3万吨计算,预计到2011年年底国家临时收储量有望超过110万吨,可望有效缓解市场现货供应压力。
第三,国外棉商降价促销,外棉进口量或保持高位。目前,美国农业部仍在不断反向修正全球棉花产需数据,据10月份预测,全球棉花产量大于消费量209.4万吨。供应压力令外商不敢豪赌本年度后期市场,因此眼下纷纷加大促销力度,并将目光锁定在中国市场,而临近年底,国内纺织企业有望集中使用配额,预计近期外棉进口量仍将保持高位。
一方面,2011年度以来外棉大幅降价,目前外棉报价已低于国内棉价,改变了前期国棉价格低于外棉的格局。对比看,本年度以来国内外棉花价格冲高回落,但截至11月8日国内棉价累计下跌幅度仅0.4%,而外棉累计降价幅度达到15.3%。同时,印度棉和巴西棉报价已低于18000元/吨,吸引了不少纺织企业。印度M 1~3/32"报价105.85美分/磅,巴西M 1~3/32"报价107.35美分/磅,折1%关税下人民币进口成本分别为17172元/吨和17413元/吨,折滑准税下人民币进口成本分别为17643元/吨和17890元/吨。
另一方面,棉花进口配额充裕,纺企或现集中采购。2011年,国家累计发放进口棉配额360万吨。据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94.3万吨,同比减少9.7%,这意味着还有约160万吨配额待用,尽管每年都有配额延期作废,但如果后期国内外棉花价差具有足够吸引力,今后几个月国内棉花月均进口量有可能超过25万吨,9~12月份累计进口量或将超过100万吨,而作为同属收储年份的2008年同期累计进口仅为47万吨。
(责任编辑:傅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