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亚洲经济的新角色:转变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8 16:48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欧元区故障解决时间可能会拉长,美日经济或有增长但长期仍有待观察,因此,亚洲在全球经济的角色将逐渐从制造中心转变为增长引擎保罗•谢尔德

  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升级,全球经济呈现变幻莫测风起云涌之势。就欧元区而言,目前架构需要修整,不然可能会面临解体的危险。其故障现在难以处理且解决过程可能很长并令人担心。

  现在意大利成为欧洲风暴的中心。意大利目前的财政巩固计划雄心勃勃,政府预期到2013年大致实现收支相抵,2014年小幅盈余。预期基本财政收支盈余增加至目前水平的6倍,从规模和时间来看,这是90年代后期以来最大的财政调整计划。然而,我们现在预期2013、和2014财政赤字的缩小进度会更慢。除了宏观经济预测更加黯淡外,我们也质疑政府是否有能力在2012年实现相关财政目标。

  在美国,尽管疲软的金融状况和欧洲经济放缓对复苏造成了威胁,但2011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步伐似乎已有所加快。目前,信用评级机构正在密切关注削减赤字联合特别委员会的进展。作为在8月份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的唯一一家机构,标普警告说一旦委员会提出的赤字削减计划无法避免预算支出权利被取消的结果,该机构会进一步降级美国国债。惠誉则表示如果委员会的赤字削减计划未能满足预期,“可能导致评级机构采取下调评级的行动”。当然,如果不能满足《预算控制法案》规定的赤字削减1.2万-1.5万亿美元的目标,这将再次展示出长期赤字削减面临的政治阻力。

  不管削减赤字联合特别委员会的进展如何,2012年美国经济都将受到财政拖累的一些影响。2012年过后,目前的法律暗示2013年的财政拖累作用将会很大。举个例子,如果允许布什时代的减税措施如期在2012年底结束,这会对2013年造成2380亿美元的拖累作用;对于增速低于趋势水平的经济体而言,这样的拖累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削减赤字联合特别委员会未能在今年推动重要的财政改革,美国的政界人士很有动机要将改革推迟到下次总统大选之后实施,以避免不作为导致的严重的财政紧缩。在这一背景下,明年底实行基本财政改革的环境要好于今年底。

  日本第三季度GDP实现了地震后的首次增长。而目前扩张经济伙伴协议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开放日本,这会提高对日本经济将发生变化的预期,从而增加对日本市场的投资。因为日本被认为是个岛国,我们觉得重要的是提高农业部门和外国劳工接受度发生变化的预期,进而来自海外的投资有可能会振兴日本经济。除了推动出口和生产外,如果贸易自由化能够促进国际基金转移,这会大大增强对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

  亚洲似乎更乐观一些。目前亚洲在全球市场上的重要性提高,逐渐从制造中心转变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强大的全球金融安全网是亚洲经济在内需拉动下腾飞的重要前提。

  如果信贷危机导致欧元区经济急剧下滑,亚洲受到的负面影响不会像2008年时那样严重,但负面冲击不可避免,因为亚洲地区对欧洲银行业有欠款。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我们预期亚洲经济体会出台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和货币放松政策。如果这伴随着亚洲货币的升值,由于财富从国家(例如外汇储备)转移到私人部门,这应该会加快亚洲地区的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

  自2001 年加入 WTO 以来,中国又一次站在了关键的十字路口。其从过去改革中所获取的收益已经逐渐减少,经济发展也可能从爆炸式的繁荣恢复至更为正常的水平。

  中国维持其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率,而提高生产率的唯一途径是进一步推动改革。事实上,中国仍有较大的改革空间。对于国外投资者与私人投资者而言,例如银行、医疗和教育等服务业中的许多重要部分仍然是相对封闭。政府已明确表示,服务业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市场化,此方面的改革必将有利于中国提高其生产率。

  我们对中国的经济持乐观态度。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未来面临两大风险。第一,外需疲软程度超过预期;第二,先行指标显示未来几个月住宅投资可能会下滑。如果这些因素导致中国经济较大减速,我们预期中国可能会再次放松货币和财政政策,但政策影响实体经济需要时间,因此要警惕经济暂时急剧下滑的风险。从中长期来看,这些措施可能会推迟宏观经济的重新平衡,从而增加2012年以后经济的风险。

  (作者为野村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