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宏丰股份利润率倍增被质疑 采购成本存猫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8 15:25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在行业景气度并无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上市前的利润却呈现倍增之势,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宏丰股份”)在其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引起市场关注。

  这家以生产电器金属触片为主业的加工企业于今年8月19日过会,正等待登陆创业板。

  企业利润一般源于业绩提升、技术进步、投资收益或成本节约,宏丰股份的利润提升来源于何处?是否恰如公司人士所说,是一个“做专做精”的样本?

  利润率倍增

  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使得宏丰股份的业绩看上去很美。

  11月初,记者来到温州乐清的北白象镇,宏丰股份的厂址位于104国道一侧,迎面一座几层高的办公楼,背后是生产车间,占地面积有两个足球场大。

  车间里,生产线基本上都在围绕一种产品运转,末端成型的是2-3厘米长度的金属片,上面焊有一个直径约0.4厘米的金属突起,那就是公司的主要产品——电器线路开合的金属触片,专业名称为颗粒及纤维增强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及元件,其供应对象是电器生产商。

  乐清有“低压电器之都”之称,据当地人介绍,以正泰集团为首的电器厂商有上百家,生产配件的则有数百家。在配件厂商中,宏丰股份算不上最大,却是第一个IPO过会的。

  “这个行业已经发展了20年了,产品比较单一,技术改进的空间有限,附加值很低,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利润微薄。”当地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各家的情况都比较透明,行业利润率一般在3%~5%范围内,超过5%是不得了的事情,10%不可能实现。”

  宏丰股份给出的利润数字是:在2008年到2011年1~6月的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7018.38万元、22486.48万元、45731.02万元、40786.3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893.04万元、2143.92万元、4425.07万元、4958.77万元。根据这些数据,宏丰股份的利润率分别为5.25%、9.53%、9.68%、12.16%,加权平均利润率为9.86%。

  记者分别致电福达合金、浙江乐银、温州瓯海、银泰合金等十余家同行业企业了解到,行业利润率如上述人士所言,一般不易超过5%。其中,福达合金2009年的营业收入7.2亿元,这一规模在乐清同行中居首,比宏丰股份大一倍,其净利润率没有达到10%。

  “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里,利润的额度可以随着规模扩大而扩大,但利润率是相对稳定的,规模效应不明显。即便有销售价格上的变动,也是整个行业受益或受影响,而不是单个企业。”一位受访者说。

  此外,宏丰股份在招股书中列举了研发方面的投入和创新的一体化电接触组件制造技术、领先的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等技术实力,但这些技术是如何对利润率产生影响并无量化说明。宏丰股份在招股书第167页阐述其核心技术优势时,提及“降低贵金属银在电接触材料中的用量”。关于这一技术是否有助于其取得高于同行的业绩,记者致电多家同行业企业并未得到求证。一位业内人士说,“行业技术很透明,不存在可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的技术垄断。”

  合作关系网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宏丰股份在采购成本方面,有耐人琢磨的地方。

  宏丰股份生产的电接触片,白银的采购成本是重头。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近三年及一期原材料白银的采购金额占原材料采购总额比例的算术平均数为 85.30%。

  近来国际市场白银价格变动剧烈,其作为贵金属的属性使中国市场的采购价与国际同步,工业用银的价格与金融市场一致,参照中国金融资讯网或中国白银网公布的一周内即时价格进行交易。

  记者了解到,由于白银采购占用资金多、原料积压风险大,少有厂商大量囤积白银,大多采用即买即用、多批次采购的方式。一家厂商往往与3家以上的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尽量减少承担白银交易风险。

  宏丰股份过去几年的白银供应商主要包括浙江宏达金属冶炼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宏达”)、上海昌帆金属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常银贸易有限公司、上海欣略贸易有限公司、上海贵藏物资有限公司等。其中浙江宏达一直是第一大供应商,2008、2009、2010这三年的采购比重分别为21.58%、26.45%、42.06%,采购金额分别为 2811.26 万元、5033.99 万元、17789.00 万元。

  宏丰股份招股书中对浙江宏达描述为:“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迅速增长,稳定的白银供应渠道对公司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也要求白银供应商具备相当的规模、技术能力。浙江宏达金属冶炼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白银生产企业,具有自主品牌,产品质量等方面能满足公司要求。加强与其的业务合作关系,是公司对供应商体系进行优化整合的结果。”

  白银采购环节的微妙变化从2010年开始出现,当年成立的乐清华晨贸易有限公司(下称“乐清华晨”)加入供应商队伍,并在当年占了宏丰股份白银采购量13.79%的份额。乐清华晨2011年1-6月的占比达67.63%,交易额超过2亿元。

  但在解释乐清华晨的供应商地位何以在2010年后迅速上升时,宏丰股份列举的原因为:公司可以较多地通过银行承兑汇票方式向乐清华晨采购白银;可以享受不超过500万元的应付款——对乐清华晨采购额超过2亿元15%货款(不超过500万元)可以到下月付清。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上述解释与现实存在矛盾。

  “上述解释回避了乐清华晨的规模、技术实力问题。白银贸易属于微利,普遍采用现金结算,先付款、后发货是通行的规则,没有哪家贸易商愿意为承兑汇票贴息或者接受延期付款。”知情人说,“银行承兑汇票的贴息成本(即持有汇票损失利息),理论上最高可达13%每年。谁会主动承担银行承兑汇票的贴息成本以及应收账款的利息损失?”

  乐清华晨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在宏丰股份前五名供应商中成立最晚,注册资金最少。而其股东都出生于1980年之后,都在30岁以下。记者赶赴乐清华晨的注册地北白象镇东才村,没找到该公司的实际办公地点。

  乐清华晨的主要股东为尚文斌、郑海伦等人,记者在当地了解到,这些股东均为宏丰股份董事长陈晓的亲属。其中,尚文斌的外祖父陈景瑞和陈晓的父亲陈景汉是亲兄弟;郑海伦母亲陈春平的爷爷和陈晓的爷爷也是兄弟关系。此外,尚文斌既是宏丰股份原料白银供应商的法人代表,同时又是宏丰股份第一大客户正泰电器的华东片区经理。

  采购价格有无秘密

  宏丰股份在招股书中表明,“在产品销售价格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原材料白银的价格上涨或下跌5%、10%时,将减少或增加公司利润总额1817.83万元、3635.67万元,当价格上涨幅度超过 13.87%时,公司将出现亏损。”

  鉴于此,在现实中,厂商通过与客户签订动态定价模式协议的方式来保持利润率的相对稳定。例如宏丰股份与正泰集团、德力西电气、天正电气之间采用的是“交货前一周白银均价”为产品结算依据的定价模式,与其他客户之间采用的是以“订单当日白银价格”为结算依据的定价模式。

  宏丰股份在招股书中称,“现有的销售定价方式下,公司能够将原材料价格变动向客户传导,体现在产品售价上。因此,价格变动不会对公司毛利率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

  知情人士向记者指出了宏丰股份招股书中的一个漏洞:回避了对各家供应商的采购量,导致采购成本不透明。

  记者留意到,招股书中列举了报告期内向前5家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和比例,列举了报告期内总的采购数量、采购金额、平均价格,但回避了两项重要内容:一是向每家供应商采购白银的当期价格是否相同,以及与中国金融资讯网或中国白银网公布的即时价格是否一致;二是每月的采购量是多少。由于白银价格不同月份之间的差别较大,如果各月份的采购量与价格之间不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真实的采购成本就难以考证,而存在将采购量偏向低价时段计算的可能。

  “以上两项内容及其包含的信息,关系到宏丰股份成本数据的真实性,也就关系到利润数据的真实性,这个信息不透明,就不能保证利润数据的真实性。”知情人说。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到,在过去一年当中,白银价格年初(1月19日)最低时为5680元/公斤,最高时(4月21日前后)10120元/公斤,5月之后在8000元/公斤左右徘徊,近期的价格在6900元/公斤左右。

  上述知情人士解释,2011年上半年白银的中间价格在7500元/公斤左右,但对于一对交易伙伴来说,加权平均价格取决于各个时段的交易量的多少。如果价格低的月份采购量大,加权平均价格就偏低;反之亦然。“这就是为什么说,不建立价与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就无从考察采购成本的真实性。”

  举例来说,宏丰股份2011年1~6月采购白银41.66吨,其中以乐清华晨名义采购的假如有28吨,若均按较低价格6000元/公斤计算,累计采购成本为16800万元,这与招股书中公布的宏丰股份2011年上半年向乐清华晨采购总额的20748.10万元之间就有了3948.1万元的差距。这种“节省下来”的成本在财务处理时将有助于利润的提升。

  记者致电证券行业人士了解到,上市公司人为调整业绩数据的现象并不罕见。“早期的如琼民源、蓝田股份、银广夏(000557.SZ),近期的如紫鑫药业(002118.SZ)、洲明科技(300232.SZ)等,较多出现在创业板领域,常见的手段是虚增营业收入,借助亲属控制的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的是另外一种类型”,曾在南方基金任职的一位分析师表示,“宏丰股份与乐清华晨之间这种‘隐性关联’虽然不能说是违法,但给投资者带来了风险,是应该给出风险提示的。”

  记者还注意到两家突击入股的PE。在2010年12月9日,上海秉原安股权投资发展中心和北京华云股权投资中心分别以3000万元、1616万元认缴宏丰股份202.84万元、109.26万元新增注册资本,若以27.9元/股的发行价估算,上述投资者半年多时间内即获得1.89倍的账面浮盈。

  上述两家公司的入股时间仅比上会审核早了半年。其中,上海秉原安成立于2010年10月26日,比入股宏丰股份仅早一个多月。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