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民营企业要发展,靠政策,更靠责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9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白勇

  

“民营企业要发展,靠政策,更靠责任”
54岁创业,68岁造车,72岁上市;十多年间,将一个仅有9名员工、20万元资金的微型企业,发展为拥有1.6万余名员工、19座工厂、资产过百亿元的大集团……

  实现这一创富传奇的人是尹明善,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如今的尹明善,走到哪里都有“粉丝”簇拥,然而,面对人们关于“致富经”的追问,他最愿谈的是“德”。在他看来,企业家的“德”体现为社会责任,民营企业要发展,靠政策,更靠责任。

  尹明善所说的这份责任,首先是对企业员工的责任。

  力帆集团是重庆市的出口大户,力帆摩托车和力帆汽车一半以上的市场在海外。然而,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力帆的订单大幅减少。力帆一些高层主管主张裁员,被尹明善不假思索地否决了。

  近年来已很少过问企业具体事务的他,这一次过问得很仔细,从员工的工资怎么发放,到岗位怎么保留。“我们决不能让一个员工失去工作!”尹明善坚定地说。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在尹明善的脑海中,有两个场景总是挥之不去。

  一个是在创业初期,在他的办公室兼车间的不足40平方米的重庆郊外的一间农房里,尹明善带着企业仅有的9名员工,用简陋的机器敲啊、打啊、削啊、刨啊,生产出了最早的“力帆”发动机。员工们凭着一份勤劳和质朴,陪伴着他一起走过了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最艰难的日子。

  一个是企业壮大后,尹明善有时在办公室里工作累了,会来到车间。车间里工人们忙忙碌碌,现代化的生产线紧张运转,他倚在门边,看着这红红火火的景象,心里就会感觉特别充实、特别安慰,他喜欢看到工人们在力帆这个大家庭里安安生生、开开心心。

  “企业发展了,有员工的贡献。共同创造财富,共同享受成果,我们决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而裁员。力帆的员工中,差不多有1万人是农民工,没了这份工作,对他们全家人的生活影响太大了。”尹明善说。

  他告诉力帆管理层:“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的一切,最高准则是保住所有员工的饭碗,在这道杠杠面前,没有什么不能让步,付出再多辛劳也值!”

  有了这样的“命令”,力帆人在困难面前激发出更高昂的斗志。千方百计把掉下来的订单拿回来,千方百计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08年12月起,力帆的订单止跌回升。而那些与企业共同渡过危机的工人们,也成了素质更高、对企业更有归属感的劳动者。“可以肯定地说,面对经济调整的压力,力帆的‘身子骨’是硬朗的。”尹明善不无自信地说。

  其实,力帆从作坊式小厂发展为全球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之一,其间经历过无数风雨。能一路走来,贵在“智”,贵在“勇”,更贵在“德”。这种“德”,不只体现在企业内部,也体现在对整个社会的责任。

  力帆集团地处三峡库区腹地重庆。为了支援库区建设,十余年来,尹明善致力于改善三峡库区产业的“造血”功能,注重运用市场法则为库区企业科学发展注入持续生命力。

  通过对库区重点区县的实地考察调研,尹明善发现库区工业发展较为滞后,必须先靠外来企业“输血”投入,注入发展资金。于是,力帆集团拿出5000万元,帮助万州区重点国有企业万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企业改制,稳定了1000多名国企员工就业。

  据了解,10多年来,力帆集团仅在三峡库区就解决农村青年就业6000多名,在重庆、广东、云南、贵州等贫困山区招收农民工1万多名。

  “作为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在实现全民族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上,承担起社会责任。”尹明善说。

  面对媒体采访,尹明善总是在重复自己的理念:“力帆的财富创造,七分靠社会赐予,三分靠个人打拼,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力帆的今天。因此,力帆理应积极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