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互利互惠优先照顾中小企业南非对中国制造业抛“橄榄枝”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9 13:11 来源: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劳佳迪 报道

  透过明亮的双眼,莱昂内尔·欧特伯彰显着一个年轻国度的信心。昨天,坐在记者对面,这位就任只有半年的南非贸易工业部总司长毫不避言祖国历史。在他看来,于去年底正式加入金砖五国的南非,正需要摆脱“传统矿业大国”的单一称号,而中国制造业市场正是他希冀中的一片辽阔天地。

  财政优惠投向跨国中小企业

  “对南非来说,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贸易伙伴,以往的贸易主要单向集中在大宗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欧特伯告诉记者,南非对欧盟、美洲等经济体的出口则更多样化,“包括相当大数量的工业制成品,奥迪、奔驰、宝马等都在南非拥有生产基地,食品、渔业、葡萄酒等出口量也很大。 ”

  欧特伯未雨绸缪的是,单一的贸易品种太容易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与中国的互惠互利应该扩大到制造业领域,尤其是照顾到新兴经济体内的中小企业互动。 ”据他透露,在南非政府可量化的财政激励机制中,有高达33%投向外国投资的中小企业,目前已有一家中国水泥企业获得税收激励优惠。

  事实上,两国制造业领域合作早有“一汽版本”。近期,在南非“闯荡”十数年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又计划在南非建汽车组装厂,“一汽与中非投资基金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规划用地也已经开辟,明年3月以前希望会有确切的谈判结果。 ”

  “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不存在任何障碍,投资保护方面也不存在问题。”在回应记者关于南非投资环境的问题时,欧特伯强调,当地公司治理、融资审计、透明度等方面的世界排名均居于前列前,并且同样适用于在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企业。

  “虽然南非只有5000万人口,但加上与南非签有自由贸易协议的刚果与津巴布韦,一共有三亿人口。”记者了解到,2010年中南双边贸易额256亿美元,比建交之初增长了16倍。今年1-7月,中南贸易额达到244亿美元,同比增长87%,其中中方进口了174亿美元。

  欲再现商品交易盛况

  作为欧特伯“新政”的重头戏,昨天,“南非商品展”从北京移师上海。据悉,该展会是由中国商务部联合南非贸工部携手举办,也是迄今为止南非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展商人数最多的展览会。此次商品展的十大热门产品包括农产品加工、替代能源、金融服务、信息通讯技术和电子产品、基础设施、金属和矿产品、汽车及零配件,突出体现了欧特伯所言“多样性”。

  此次参展的红酒企业Thandi总经理VernonHenn告诉记者,在北京刚签订了1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合约,“我们更看重在中国的中长期战略,理想的状态是我们寻找在全国拥有销售网络的合作伙伴,但这样的伙伴往往已经拥有自己的品牌,南非红酒企业的机会不大。 ”问及未来的投资方向,VernonHenn透露,首先会拓宽在上海、北京等平均收入高的枢纽城市,以及作为酒类生产基地的烟台。数据显示,2010年南非在华的红酒销量达到400万升,预计今年该销量有望达到650万升。

  另一位参展商Rand精炼厂首席策略官彼得·鲍尔则对记者表示,目前已和山东黄金寻求冶炼技术上的合作。由于国内只有9家银行获得直接采购许可,该精炼厂还与上海黄金交易所这一销售渠道保持紧密联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